在新的起点上再出发

2019-09-10 07:22鲍国明
中国内部审计 2019年8期
关键词:办刊编辑部杂志

鲍国明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

时序更迭,岁月常新。在全国上下以实际行动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喜庆时刻,我们欢聚一堂,共同纪念《中国内部审计》杂志创刊20周年。20年来,杂志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路风雨兼程,一路砥砺奋进,一路收获满满。在此,我谨代表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对长期以来给予《中国内部审计》杂志关心、关注与宝贵支持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和读者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

回顾20年前,在审计署深化机构改革、调整内部审计指导和监督职能、决定将中国内部审计学会改建为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实行内部审计职业自律管理的大背景下,在署党组的大力支持下,经原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1999年8月,将原来由审计科研所和中国审计学会主办的《审计研究资料》刊物变更为中国内部审计学会主办的《中国内部审计》。至此,一本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主管、中国内部审计学会主办的内部审计专业领域的国家级刊物诞生了。《中国内部审计》杂志的创刊,是筹建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由学术团体向专业团体转变、履行内部审计职业自律管理的需要;是加强内部审计宣传、扩大内部审计职业影响力的需要;更是广大内部审计理论和实务工作者学习知识、交流思想、分享成果、推动内部审计事业发展的需要。20年来,《中国内部审计》杂志与中国内部审计事业一路同行,做到了“五个始终坚持”。

2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独具特色的办刊宗旨。《中国内部审计》杂志创刊以来,坚持“面向基层,服务实践,宣传内部审计成果,推动内部审计发展”的办刊宗旨,牢记服务内部审计人员需求、服务内部审计事业发展需要的办刊初心和使命,突出权威性、实效性和可读性的鲜明办刊特色。权威性,就是要把党和国家有关内部审计工作的方针政策,审计机关和内审协会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意见宣传好、解读好,体现国家级刊物的权威性;实效性,就是要把符合时代要求、能够切实指导内部审计实践的理论、知识和经验传播给读者,做到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可读性,就是尽可能使杂志内容通俗易懂、文字流畅生动、形式活泼新颖,体现面向基层、服务实践的杂志定位。在长期的办刊实践中,逐步形成了求实、创新、精练的文字风格。

2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正确的宣传导向。内部审计事业是党的事业的一部分,内部审计刊物是党的宣传阵地的一部分,具有党媒属性。20年来,《中国内部审计》杂志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发挥好审计署和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的喉舌作用,坚持正确宣传导向,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讴歌真善美。到今年8月份,杂志共出刊242期,编发各类稿件3000多万字,采编人员时刻不忘把好政治关、方向关,务求每篇稿件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吻合,与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相吻合,与审计法、《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等审计法律法规的精神相吻合。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我们充分发挥杂志的宣传主阵地作用,系列刊登了部分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负责人和内部审计教学科研领域的专家学者在中内协召开的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座谈会上的发言,刊登《新时代内审与高质量发展同行》《提高政治站位 助力组织治理》等内部审计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学习评论文章。

2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与内审事业发展同频共振。《中国内部审计》杂志紧跟中国内部审计事业发展的步伐,忠实伴随中国内部审计事业一路前行。杂志一步步见证着内部审计的发展历程。见证了审计机关指导和监督内部审计体制机制的历次变革;见证了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因政府职能转变而生、不断发展壮大,又在脱钩改制中砥砺前行、不断开创新局面的成长足迹;见证了内部审计由传统模式向以风险为导向、以控制为主线、以治理为目标、以增值为目的现代模式的转型升级。杂志记录下一个个内部审计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记录了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认真履职尽责,促进所在组织加强管理、防控风险、提质增效取得的成绩;记录了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准则体系,加强审计规范化建设取得的进步;记录了实施科技强审战略、加快审计信息化建設取得的成果;记录了中国内部审计引进来为我所用、走出去积极发声,扩大国内外交流合作取得的收获。杂志一次次践行着推动内部审计事业发展的使命。推动了影响内部审计发展的法规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推动了内部审计理论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推动了内部审计实践经验的交流分享;推动了内部审计先进典型的引领示范。

2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中国内部审计》杂志始终根据形势发展、追踪读者需求,不断丰富杂志内容,不断更新调整杂志栏目和版式设计,在创新中求发展。杂志初创时为双月刊,第二年即改为月刊,页码从起初64个增至80个,再增至目前的96个,印刷从黑白到双色再到全彩。先后推出了一系列理论与实务兼顾、天线与地气并重的栏目,如“领导谈”“老总说”“学者讲”“经纬速递”“经验与方法”“广角观察”等广受读者欢迎的栏目,力求为读者提供更专业、更精准的服务与指导。同时为适应互联网传播的需要,将部分时政类稿件转移到传播速度更快的中内协官网上,把精减压缩下来的版面深耕细作在理论型、学术型栏目上。杂志的发行渠道和方式也在与时俱进,杂志被中国知网等多家网络知识服务平台全文收录。先后与中国邮政集团中邮阅读网、超星期刊域出版平台、龙源期刊网等多家网络平台合作推出杂志数字刊,或探索纸质刊与数字刊复合发行的新模式。特别是从2015年起,我们将杂志中部分适合轻阅读的栏目文章以协会微信公众号为载体向外推出,同时将协会微信、网站中作为消息报道的协会重点工作和活动,通过杂志进一步深度宣传,这标志着杂志由传统媒体向融媒体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

2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创精品期刊为使命。质量是杂志的生命,文章是质量的载体,创精品期刊始终是协会和杂志编辑部全体人员义不容辞的使命。为此,一是积极向审计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约稿,刊发他们在内审思想、理论与实务研究方面的新成果。20年来,共有100多名专家、学者在杂志发稿,这一方面提升了杂志的品位与水准,另一方面也是对杂志的一种信赖和认可。二是积极向各级领导约稿或进行专访,进一步做实杂志迈向高端的根基。20年来,共有75位省部级以上党政领导和央企老总,以及140多位其他企业老总、国际组织负责人或接受杂志专访、或为杂志撰稿,其中近百位还登上了杂志的封面。三是发挥读者的参与作用,在开门办刊中赢得了好口碑。多年来,杂志不仅拥有一大批忠实的读者,有的读者还积极为杂志撰稿,以在杂志上发表文章为荣。四是加强编辑部建设,强化采编校质量管理。杂志编辑部不断完善采编校工作流程,引入专家审稿制度。20年来,杂志历经三届编委会、三任总编、七任主编、先后二十余位采编人员,薪火相传,打造了一支人员年龄结构更趋合理、知识水平不断优化、专业能力互为补充的采编队伍,助推杂志成为精品期刊。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2012年2月,《中国内部审计》成功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14年12月,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认定为首批学术期刊,标志着杂志在创精品期刊工作中取得重要进展。

回顾杂志20年的发展历程,我们有以下三点体会:一是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是办好杂志的强大动力与保障。《中国内部审计》杂志在创刊之初,就得到了审计署领导的亲切关怀,时任审计长李金华亲自题写了刊名,并在创刊号上发表了署名文章。2005年12月28日,李金华审计长为杂志题词:“要把《中国内部审计》办成一流刊物”,为杂志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二是中国内部审计事业的蓬勃发展是办好杂志的不竭动力与源泉。新中国内部审计事业是在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得以恢复并蓬勃发展起来的。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内部审计越来越受到重视,内部审计理念得以与国际接轨、内部审计法规制度得以不断完善、内部审计实践得以不断丰富、内部审计理论得以不断创新,这些鲜活的发展成果为《中国内部审计》杂志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宣传素材。三是一代代采编人的心血和汗水是办好杂志的丰富滋养与支撑。杂志初创时期仅有一名采编人员,后来杂志编辑部才逐步形成,发展过程中人员变动不小,特别是中内协脱钩改制期间,编辑部原在编人员都要回到审计署工作,仅留下个别人员暂时帮忙,编辑部原有人员仅剩下一名社聘人员,在这种情况下,编辑部仍克服种种困难坚持了下来,保证了杂志创刊20年来没有发生过延误出刊的情况。这两年随着招聘新人和聘请专家协助,杂志的采编质量得以持续保证。

各位来宾,《中国内部审计》今年20岁,才刚刚步入成年,正是大展宏图的好年华。我们的名誉会长李金华为纪念《中国内部审计》创刊20周年再次题词:“栉风沐雨,不忘初心,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我们一定不辜负老领导的深情寄语,决心做到以下三点:

一要把好导向,确保杂志行稳致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是: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中国内部审计》杂志以及协会官网、微信公众号,作为党在内审领域的新闻舆论阵地,必须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严格遵守党和国家的新闻出版法规和纪律,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同时要加强与审计署的沟通联系,与审计署的宣传工作方针紧密对接。

二要提升质量,全力打造一流期刊。稿件质量是杂志的生命线,只能提高,不能降低;只能抓紧,不能放松。为此,一是采编人员要层层把关,从严掌握选稿标准,确保好文章、符合杂志定位的文章能够脱颖而出。二是除积极请专家、学者帮助把关外,采编人员要眼睛向内,苦练内功,不断提高审稿的政治鉴别力、业务甄别力,增强对稿件深加工、精加工的能力。三是配齐配强采编力量。目前编辑部同志老中青相结合,专业背景各不相同,能够分工协作,密切配合,互促互进。今后要继续发挥这种优势,并且在提升审计专业水平和掌握新媒体技术手段方面进一步提升现有人员能力,适当补充相关专业人员。

三要创新引路,助推杂志与时携行。一是树立大媒体理念,把握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大势,使杂志、微信和网站三者优势互补,形成宣传合力。二是继续保持每两年一次的改版节奏,优化栏目设置,改进版式设计,提升印制品味,既要有所创新,又要保持稳定,不断提升反映内审事业发展成就的广度和深度,拓展协会创新指导内审工作的覆盖面。三是坚持开门办刊的理念,走出去观摩、学习、借鉴兄弟报刊的先进经验,引进来吸收广大读者的意见建议,让外部新思想、新理念、新办法在编辑部落地开花,达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效果。四是千方百计扩大杂志的发行量。只有发行量大了,杂志的质量提升与创新发展才有了强大的内驱力和广阔的群众基础。同样,杂志的质量提升了,与时代合拍了,读者才会喜欢,发行量才会水涨船高。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20年来,《中国内部审计》杂志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变化,办出了自己的特色,办出了自己的风格,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欢迎。今后,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勇于担当的责任感、奮发进取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扎扎实实地做好工作,从新的起点上再出发,把《中国内部审计》杂志办得更好,为中国内部审计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猜你喜欢
办刊编辑部杂志
编辑部的春天日常
“办刊育人”理念的探索与实践
杂志收纳碗
疯狂编辑部之鸭腿饭(四)
扶贫杂志走进“两会”
疯狂编辑部之快递也疯狂
杂志收纳碗
欢迎到邮局订阅2010年杂志
拟广告
重要预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