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及其现实意义

2019-09-10 07:22彭蔚
速读·上旬 2019年8期
关键词:无为老子内涵

彭蔚

◆摘 要:“无为”出自老子《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治国理念及处事之道。“无为”并不是安于现状,无所作为,它有着更深层次的含义,本文将从初步探讨何为“无为”,理解“无为”的真正内涵,同时正视“无为”的历史价值及启示作用。

◆关键词:老子;“无为”;内涵

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是道家学派创始人,存世之作有《道德经》。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书中蕴含“无为”,“大道无形”、“道法自然”、“顺其自然”等诸多探讨宇宙、自然、治国、修身的哲学道理,而这些思想也通常被认为与儒家学派中的积极入世、自强不息、为国为民的思想相对立的。因此有人武断下定论认为“无为”,“顺其自然”不过是所谓的经过包装后的不求进取,是一种掩盖无所作为的遮羞布。用心思考,我们就能知道老子本意并非如此。而且,综观中华上下五千年,西汉的“文景之治”,东汉的“柔道治天下”,宋代的“慎罚薄敛,与民休息”都潜藏着“无为”的影子,那么受众多统治者青睐推崇的学说必有它的独到之处。

要真正理解“无为”,我们可以先回到老子所处的世道,看看他是在怎样的社会背景中提出“无为”。《老子》一书约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这是一个我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也是一个社会发生巨变的时代,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激化,各种社会制度全面变革。我国从宗法制度开始向封建制度慢慢转化,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进程。这一时期,随着周王朝势力的不断衰退,各诸侯国纷纷崛起。一方面,诸侯国的势力迅速发展、壮大,诸侯争霸相继出现,出现了所谓的“春秋无义战”,因为这一时期发生的战争大多不是为了捍卫正义、捍卫礼乐制度,其目的大多是为了争夺土地和劳动力而已。另一方面,新兴的地主阶级地主迫切需要更多的政治权力来巩固自己的地位,他们为了与旧贵族享受同等权力,两个阶级展开激烈斗争。

在新旧阶级的交锋中,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一切观念都在冲突中受到冲突及转变。舊的社会秩序残破不堪,新的社会秩序刚刚萌芽。面对这种民不聊生的局面,政治家及学者都开始思考一个问题:这个社会出现了什么问题?该怎么解决?他们尝试寻求一种能治国平天下的救世方案。老子也不例外,他虽出身史官晚年又退隐,但他并没有闲云野鹤般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惬意隐居生活。他深刻反思历史,冷静观察现实,用独特的思维方式,提出了与当时众多学者流派所不所同的救世学说,构建了独特的哲学体系。《老子》这部中国最早的哲学著作就以洋洋五千言展现了老子哲学思想的光辉。“道”是老子哲学的最全面的概括,也是其最基本和最核心的概念,老子就是围绕着“道”而逐步展开他的哲学体系的。在老子看来,“道”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无为而无不为”。可见在老子哲学体系中,“无为”思想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是老子哲学思想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

何为“无为”?从字义上看,“无为”似乎是让人们什么也不要做,无所事事,含有消极意味。其实不然,“无为”不等于“不为”,而是“不妄为”,是顺其自然而为。表现为顺应自然规律,在不背离自然规律的前提下追求个人的目的。老子提倡清静无为,崇尚遵循自然规律,反对的只是违反自然规律的“肆意妄为”。所以,“无为”的准确含义,应该是指顺应事物之自然的不妄为。老子曰:“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而“不敢为”就是要遵循自然规律。如我们耕耘劳作,适时给它浇水施肥,待其瓜熟蒂落,这就是“无为”;反之,如果我们揠苗助长,急于求成,是达不到预期效果的;“无为”同时也是适度而为,世界万事万物都有一定的限度,如果超过了这个度,就会物极必反,月盈则亏。老子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常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老子认为,人在功成名就之时应急流勇退,这是自然之道,人做事不能过度,做事要留有余地,适可而止为上,如果太过留恋功名利禄,必会灾祸临头。圣人也应注意适度,老子说:“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圣人要消除一些偏激的想法,才能像永存的天道。

“无为”的历史价值是不容否定的,在历朝历代,国泰民安之时,统治者需要“无为”,休养生息,薄敛慎刑,让百姓们安居乐业,发展农业、经济,致国富民强。过多的限制约束,反而会阻碍了社会发展的步伐,如晚清的闭关锁国,故步自封,锁住的不仅是商品,还有国家的未来与希望。兵荒马乱结束之时,统治者更需要“无为”,百姓深受战争之苦,许多壮丁为国捐躯,余下诸多老弱病残,残垣颓壁,荒芜田地,这时候统治者们要放松政策,让百姓们繁衍生息,如此才能恢复民生,重振国家。

“无为”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价值,且对现代人的生活也有着启示作用,为人类的现代化进程敲响警钟,告诫我们要善待自然,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因为人与自然息息相关,相辅相成。人与自然联系起来,从人性上遵循自然的规律就是人与自然本质上统一的结果。老子认为,人的行为不应该独立于自然之外的,而是把人与万物等同,将人类视为是自然系统中的一个纽节。人作为万物之灵,不能说主导,但是影响着自然界的发展变迁。因此,人类对自然界应该持“无为”的态度,强调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应当遵从自然发展的规律,应该尊重宇宙万物的自然本性,切不可仅仅以功利的眼光衡量万物。只有适当节制人的欲望,禁止人类无节制地掠夺自然,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宋绪富.先秦道家人生观思想探源[J].考试周刊,2014,(45):17-17,18.

[2]森舸澜,闫怡恂,史国强.先秦哲学研究(三):自然与《老子》的“无为”[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2(05):113-128.

[3]马晓慧,杨玉婷.老子“无为”释义:一种自然价值导向的“为”[J].荆楚学刊,2018,19(03):65-68.

猜你喜欢
无为老子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漫画
老子“无为”思想的价值研究
有理数的数学内涵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智者老子
木木相册
寻找老子【三】
老子
五代两宋佛教雕塑的佛学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