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化利用早午读,提高英语教学效率

2019-09-10 05:16郑秀芳
成长 2019年8期
关键词:提高利用效率

郑秀芳

摘 要:教学大纲规定,小学阶段英语课程每周3节课,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既要完成《开心学英语》的教材内容,又要进行复习巩固,还要进行培优转差的工作,其实课时是严重不足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另辟新径,合理整合零碎的在校时间才能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我觉得细化合理利用好早、午读的时间是最有效的途径,它有“水滴石穿”之效。细化合理利用早午读,长短课互补,做好课堂40分钟外的延伸工作,可以提高工作的效率。

关键词:利用;早午读;提高; 英语教学;效率

1 发挥教师榜样的作用,暗示早读的重要性

教师是孩子们成长路程中的最直接的“榜样”,在生活中我们时常听到有的家长说:“老师说一句,胜过父母的千言万语。”这句话确切地体现了小学生都有一种共同的心理,那就是向师性。 他们信任、依赖老师,有的学生还喜欢模仿老师的衣着和言行,在学生的心目中,老师的形象是高大的,老师的指示就像“圣旨”一样,他们“亲其师信其道。”所以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他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对他们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都重视言传身教的。例如,当代中国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老师在谈到教师的作用时,曾经说过这样的一段话: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教师也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作为引路人,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孩子起到很大的影响。 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在讲到教师的作用时,也曾举例说:假如学校来了一位才华出众的生物教师,用不了多久,他的周围就会出现一群爱好生物课的学生。“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由此可见,要求学生做到的, 教师先要自己做到, 而且要做得比学生更好,而且要具有示范性。 所以教师要求学生认真对待早、午读, 那自己先要重视早、午读,负责任地安排好早、午读的事情,不迟到不早退,学生也会有样学样,久而久之,他们也有会积极对待早、午读的。

从教17年来,曾经教过一些有“早午读吵吵闹闹”和“老师来了就假装读”现象的班级,我采取了很多说教或奖罚的手段,早午读效果收效都甚微,那段时间我都要“急火攻心”了。后来有一位前辈跟我说:“ 在老师们天天的说教下,其实大道理学生是知道的,他们做不好主要是因为他们行动上还没有养成习惯,他们不知道怎样才叫“好”, 他们没有一个好的标准,给他们一个标准示范吧,你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的。”说做就做,第二天开始,我比学生早到班, 把早、午读时间的任务板书在黑板上,然后脸带笑容,静静地坐在讲台上,默默地看书等学生回教室,等学生差不多都回来了,我就认真地指导学生开始完成黑板上地早、午读任务,开始几天还在装模做样的学生受到老师和周围同学的影响很快就融入到了早、午读的队伍中,班上时而充满琅琅的读书声,时而是学生们安静地听老师评讲的画面,时而是学生们在苦思冥想练习题的正确答案的画面,时而是小组内耐心辅导的画面。一切都是那么的和谐。 时间一天一天地在我耐心的等待、合理的安排和微笑的指导中流淌,一天、两天、三天、四天……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我们班早、午读的良好风气形成了,学生习惯了默读书本等待,认真完成任务的早、午读模式,从那以后吵吵闹闹的早、午读变得规范起来了。班上的早午读良好风气形成以后,我慢慢地推迟到班的时间,默默地观察早午读情况,鼓励优秀带动待进,从旁适当引导,一个学期下来,学生自觉多了,我也不再为早午读的吵闹而大动肝火了。 做学生的表率,给学生一个标准示范,比任何的说教来得更直接,更有有效果。

2 明确早午读的时间安排和内容,养成良好的习惯

在让学生习惯早午读模式的基础上,我积极地跟班上其它科任老师沟通协调好,固定每次英语早午读的时间,我还根据学生能力制定好早午读的内容,力求做到内容少而精,让学生知道“什么时候学”,“学什么”,“学得怎样”, 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学生就有的放矢地去做,避免了盲目性,使早午读工作循序渐进,有条不紊地进行。 下面我来谈谈内容和时间方面的安排:

小学英语教学内容包括语法、读写和听说。为了避免内容的单一枯燥,我班的早午读是语法、听说读写资料无缝衔接的。我会提前一天安排好内容公示在黑板上。(1)读写内容。“读”对小学生来说,主要是指“朗读”。“写”对小学生来说,除了书写单词句子以外,到了高年级还会接触到写英文作文。我会利用早读的时间让学生朗读前一节课教授的内容,例如教科书, 范文等。 在此过程中,我进行语音语调和连读的指导,循序渐进让学生告别“哑巴英语”;然后安排学生对所读内容的重要部分进行书写的训练。最后默写重点内容。 这个过程也是日常英语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读写这个内容,我安排在一个午读进行。(2)听力。我安排的听力内容是围绕教科书选择的,要么听写单词,要么听力完成练习。例如大部分学生对听问句选答语和听音补全短文这类的题型不掌握,我就利用早午读的时间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听力训练,循序渐进地教会学生听力的技巧。在听力训练之前我会先安排学生有的放矢地读和默写相关的单词和句子, 给学生听力做个铺垫,用此方法既复习巩固了教材主要的单词,也可以慢慢地消除学生对英语听力的恐惧心理。听力训练这个内容我安排在一个早读进行。(3)语法训练。常言道“无规矩不成方圆。”,语法学习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掌握一定的语法规则,我们在运用语言时才能做到“有章可循”,好的语法基础能促进听说读写的学习和语感的培养。我每周安排一个午读的时间,用来帮助学生梳理和进一步巩固课堂上学过的语法,主要通过完成专项练习题,小组内理解背诵总结规律,评讲练习题,制作思维导图手抄报等的方式进行巩固梳理。

明确的目标就如同指示灯,照亮着我们前行的道路,能让我们更好地把时间用在实处。

3 形式多样化,引进小组合作模式,结合奖励机制,消除单调枯燥感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学艺术就在于设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就会肯用全副的精力去做事。”兴趣能促进一个人的行动。 为了激发学生早午读的兴趣,促进我们班早午读模式的稳步发展,创设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寓教于乐是必须的。简单枯燥的早午读模式,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在早午读的过程中,我想方设法摆正角色位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乐学,愿学、爱学,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例如写作环节,我会采用“接龙我最棒”的方式,引导学生先开口模仿性地说句子,在聆听、思考和接龙中积累写作的题材,最后再进入仿写。例如朗读,我采用了比赛读、背诵、齐读、男女读、分角色读,自由读、接龙读、默读、大声读、领读甚至是表演读等等的形式活跃气氛,让学生精神饱满地投入到早午读中去。针对大班教学中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地情况,避免老师的辅导跟不上的现象,我在早午读这么宝贵又短暂的时间里,引进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我把班级分成水平相当的六个小组,在每个小组中,我着力培养两位各方面能力相对强的学生当正副组长,由组长带领,副组长协助,进行组内“帮扶”活动,取长补短。每次我给各小组定一个目标,先让他们在组内完成,最后我做最终的检查,达标的组我进行相关的加分獎励。每个小组内我还细化了奖励机制,这样组内每个成员都不甘落后。为了进一步促进各小组的发展,增强凝聚力,我还定期开展班级的小组展示活动,利用早午读时间进行专项语法知识的归纳手抄报展示,“朗读我组最棒”“小小书法家”等的比赛活动。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享受成果带来的乐趣,从而对自己的小组有越来越强的归属感,各小组也不甘示弱,力争上游。实践证明,小组合作模式在早午读时间收效显著。优生通过帮助待进生进一步的巩固知识,并在帮扶的过程中进一步归纳总结梳理知识点,使自己更加的优秀;待进生在优生及时的辅导中,也慢慢地掌握知识,“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优转差。

4 明确检查要求,培养成功感,增强英语学习的信心

课堂检查是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教学效果的反馈,在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布置了任务但教师不去检查的话,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放松了学习的节奏,或者随便完成,学生会养成得过且过的陋习,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所以,我在早午读开始之初向学生提出检查的任务和时间,这样有助于督促学生 认真听讲。同时考虑到早午读的时间短,所以我会尽量地降低检查的要求,保证大部分学生在早午读的时候“即学即得”、“课课通关”,这样学生在一次次的好成绩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慢慢增强学习好英语的信心。例如在每次语法的午读学习中, 我都会让学生做5道题左右的基础检测,然后对学生进行面批,评讲并同桌互批,组内互批等, 让学生当场知道自己的成绩,在班上及时肯定他们,久而久之,学生做练习的速度快起来了,他们热情高涨,成绩也越来越好了。

5 小结

所以我认为,打破旧的早午读学习模式, 细化合理利用好这部分的时间,整合零碎的在校时间,可以互补每周3节英语课的不足,提高学习效率,促进良好习惯的形成。只要我们教师多花心思,时间短短的早午读时间依然会大放异彩,“活”起来的。

参考文献:

[1] 刘静.初中英语教学有效性提升路径分析[J]. 科技风 2019年25期.

猜你喜欢
提高利用效率
“慢”过程 “高”效率
选用合适的方法,提升解答选择题的效率
画与理
聚焦立体几何命题 提高高考备考效率
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策略研究
让作文互评提高能力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跟踪导练(一)2
废物巧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