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典诗歌鉴赏复习课的思考

2019-09-10 05:41郑荣燕
高考·中 2019年7期
关键词:古典诗歌复习课高考

摘 要: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历来是学生老大难的问题。学生普遍反映本专题复习效率低,解题找不到切入点,得分率提不高。通过观察、跟踪、分析发现学生怕古代诗歌鉴赏的原因主要体现在:诗歌内容不理解、不能正确使用答题技巧、语言组织不规范等。本文从“导”、“练”、“评”三个方面对古代诗歌复习课堂进行了归纳总结,以供高中师生参考。

关键词:高考;古典诗歌;复习课

引言:新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开展,新高考也进入师生的视野。古代诗歌鉴赏作为高考语文的必考题,也是高三师生必须认真复习的一个专题。为了提高学生古代诗歌鉴赏专题的复习效率,提高本专题的得分率,我认为在古代诗歌鉴赏复习课上,应该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要做好“导”的工作

“源头”无水,就要疏导。导则通,通则变,变则达,达则活水来。也就是说,教师在进行古诗鉴赏专题复习时要先指导学生了解古代诗歌鉴赏的命题形式、考点设置以及相关的理论知识,“磨刀不误砍柴工”让学生在宏观上对古代诗歌有所认识,这样学生在碰到具体的题目时就不会无从下手了。

(一)引导学生了解命题形式。

语文高考对古代诗歌鉴赏的考查以主观题为主,考查考生的分析和赏析能力。题量为2小题,全国卷2018年开始变成4选1的客观题1题,3分,主观题1题,6分,共9分。篇幅通常较简短,这几年一般以唐诗宋词为主选材,全国Ⅰ卷2014年考查的宋词《阮郎归》、2015年考查的唐诗《发临洮将赴北亭留别》、2016年考查的唐诗《金陵望汉江》、2017年考查的宋诗《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2018年考查的唐代诗歌《野歌》,字数篇幅均适中。

(二)指导学生熟悉考点设置。

《考试说明》要求学生会准确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但具体考查时,命题人都进行了陌生化处理,很多学生就无法从试题中准确判断考查点,加上很多学生还不能正确理解诗歌内容,而导致答题没有切入点,得分不高。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复习过程中,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考点的判断,是考查其中的一方面,还是综合在一起进行考查。基本上客观题都是综合考查,而主观题也不会单一考查。

全国Ⅰ卷为例,2017年考查鉴赏文学作品语言的能力,题目则设成“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2018年考查对诗歌语言的赏析和情感的評价能力,题目则设成“诗中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都需要认真分析判断,才能明确考查点。因此,指导学生熟悉考点就尤为重要,题目的问题导向越明确,学生答题就越要有方向。

(三)辅导学生进行规范答题。

提高古代诗歌鉴赏主观题得分率的重要手段是指导学生规范答题。教师在上古诗鉴赏复习课时,要有明确的目标,分专题进行,鉴赏形象就要辅导学生如何确定诗中的形象、如何分析形象的特点、如何用答题术语组织答案、如何分条作答;鉴赏表达技巧就要辅导学生怎么准确判定表达技巧、怎么结合诗歌内容对表达技巧进行分析、怎么推出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等。这一过程必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确实达到学生学会规范组织答案了,教学目标即达成的效果。这样,就能使学生做到真正意义上得“知彼”了。

全国Ⅰ卷2017年的“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这个题目,教师要指导学生从“具体运用的表达技巧”、“有什么表达效果”、“语言上的特点”三个方面组织答案来回答精妙之处;而2018年的“诗中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这个题目则要从诗句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个方面来指导学生规范组织答案。

二、要做好“练”的工作

源头活水来了,渠水要清,还要有沉淀的过程。就是说学生掌握了古代诗歌的理论知识以后,还要通过一定量的练习要高考真题加以巩固,方有效果。使掌握的知识系统化、概念化,这样学生在解题时才能运用自如,规范答题。“练”就是把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具体的解题步骤上来,分五步进行。

(一)训练学生读标能力。

诗歌的标题也能揭示诗歌的主旨。解答古代诗歌鉴赏题时,首先可以通过诗歌的标题初步判断诗歌的题材和可能运用的表达技巧。学生通过古诗的标题如果能判断是一首写景诗,那么这首诗可能采用的表达技巧就是借景抒情,展开来说就是考查情景的关系,学生就要能从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乐景衬哀情等方面考虑了;如果是咏物诗就可能采用托物言志的表达技巧;咏史诗就用典等等。这些都可以通过诗歌的标题进行初步判断。

2015年全国Ⅰ卷考查的《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诗歌的标题为“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就可以直接判断本诗是借“留别”抒情达意的主旨。而且诗歌的第二小题确实从送别诗的思想内容角度进行考查。2014年全国Ⅰ卷考查的《阮郎归》也一样。

(二)训练学生识人能力。

就是通过知人论世的方法解诗,这里的“人”即作者,也就是所写诗歌有关作者的一些情况;“世”即作者所生活的时代,也就是诗歌的写作背景。复习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注意这些情况,多做积累,这有助于理解诗歌的文字所负载的思想内容及作者的观点态度。当然从这几年的高考题来看,命题者基本做了陌生化处理。2016年全国Ⅰ卷考查的《金陵望汉江》作者李白,学生都很熟悉,可是命题不涉及。

(三)训练学生用释能力。

注释往往是对诗歌的时代背景、作者的人生遭际以及一些生僻的、难理解的字句的解释说明。有的古典诗歌试题中有注释,有的没有。有注释的就要充分利用。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可能在注释中体现。

2017年全国Ⅱ卷考查苏轼的《送子由使契丹》的三个注释对理解诗歌内容及解题的帮助就很大,特别是注释①“清禁”和注释③“第一人”对客观题的判断排除就起了大作用;2017年全国Ⅲ卷考查白居易的《编得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中的客观题B、C两项的判断就可以根据注释①进行。

(四)训练学生解诗能力。

解诗就是要逐字逐句的理解诗歌内容,正确理解诗歌内容是解题正确的关键。因此,要训练学生借助诗歌的语言,特别是意象语言、情感语言、特殊称谓等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学生能通过试题中的显性信息还原隐性信息,还可以利用客观题的选项来了解古代诗歌语言组织的规律,双管齐下,就能迅速进入诗歌的语境。当然,像2018全国Ⅲ卷《精卫词》这样通俗易懂的诗歌,学生就没什么理解障碍了。

(五)训练学生审题能力。

不要在审题上节省时间,题目怎么问就怎么答。根据不同的设问方式采用相对应的答题格式进行答案的组织,就可确保答题的规范,从而提高答题的正确率。答题格式复习资料都有详细的解读,这里不一一赘述。

通过教师的“导”,学生的“练”,就能达到预期的复习目标。教师要在练习的选择上做正确的引导,不是要求学生搞题海战术,盲目的、随意的、没有目的的做大量的古代诗歌鉴赏练习,而是要目的明确、有针对性、循序渐进地做一些规范的题目,一般是选择高考真题进行训练。

三、要做好“评”的工作

源头有了活水,进行沉淀以后,要看渠水清不清,还离不开检测这一环节。这里的“评”是教师對练习的精讲精评,是学生对自己组织的答案是否规范的自我评估。也就是说,学生在积累了古代诗歌的理论知识,进行了一定量的实战演练以后,还要总结验收。

(一)精练要精讲。

教师对练习的选择有讲究,讲评也要有针对性,讲评是“导”与“练”的结合,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练习讲评,不仅要指出学生的错误,还要引导学生如何找到正确的答题切入点、如何组织答案规范答题,进而强化学生对命题形式、考点设置、答题技巧的掌握。例如讲评形象题时,教师就要再一次引导学生对古代诗歌形象的分类、答题步骤、答题术语进行复习。在讲评2018年全国Ⅰ卷古诗鉴赏的主观题时,就要从“写了什么”和“为什么写”两个方面很具体的指导学生规范组织答案。这样,不仅可以巩固学生的掌握情况,还可以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切实帮助学生提高答题的正确率和得分率。

(二)答案要评估。

学生对自己组织的答案要自主评估,看看自己写的答案和参考答案在内容、形式、表述上有那些不同,是否完整、是否分条作答。自主评估是“知己”的过程,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也可以学生间互改练习,互相指导,互相指出组织答案存在的问题,进而养成规范作答的习惯,达到训练的目的。学生通过练习,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和薄弱环节,这样在强化训练中就可以减少学生的盲目性、随意性了。那么,提高古代诗歌鉴赏题的正确率和得分率就指日可待了。

结语:“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帮助学生在源头上梳理好知识点,并通过一定量的真题训练,规范答题步骤,才能不断提高古诗阅读水平,进而提高本题得分。在古代诗歌鉴赏复习课堂中,我一直尝试着、思考着、追求着更高的复习课堂效率。

作者简介:郑荣燕,1978年生,男,福建尤溪人,本科学历,从事高中语文科教学,中学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古典诗歌复习课高考
谈谈如何上好小学英语复习课
在趣味情境中构建知识体系
追求高效的数学复习课
从近代英汉文言译诗的发展看古典诗歌革新的困境
小学古典诗歌选材示例
巧解古典诗歌“景语”中的情感元素
算错分,英“高考”推迟放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