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光油田降低超稠油井回压探索与实践

2019-09-10 06:00姚兰
石油研究 2019年8期
关键词:作业区油井管线

姚兰

前言

超稠油井生产过程中高回压问题比较普遍,高回压会降低油井产液量,严重制约油井正常生产。目前降低回压普遍采用增加掺液量、电加热降粘、井口火管炉降粘等举措,但存在成本高、安全风险高、管理难度大等问题。在综合分析掺水系统、双管流程适应性、低产低能井、原油粘度基础上,2017年以来针对性提出完善掺水系统、优化流程布局等对策,现场应用后,取得显著效果。

1 背景

1.1地质概况

采油作业五区主要开发杜813兴隆台南、杜212兴隆台、杜84兴隆台南等超稠油主力区块,构造上位于辽河盆地西部凹陷西斜坡中段,开发目的层为下第三系沙河街组沙一、二段兴隆台,平均孔隙度为32.4%,渗透率为1664×10μm,50℃地面原油脱气粘度近10×10mPa·s。2018年作业区开井255口,其中超稠油年产油23×10t,占全区总产量近80%。

1.2高回压现状

超稠油井生产过程中,由于在集输过程中的管线摩阻损失、原油粘度高等原因,高回压现象普遍。统计2016年数据显示,全年开井数265口,按照厂生产科定性高回压标准(回压大于0.5MPa),我区高回压井共136口,占总开井数51.3%。

1.3高回压危害

1.3.1 掺油比增加

油井回压升高,易造成管线堵塞不畅通,若要解决此问题,需要大量稀油来解卡疏通管线,影响正常产量的同时,极大地增加了油井开采成本,影响经济效益。

1.3.2影响地面流程工艺管理

油井回压升高,易增大管线所承受压力易造成管线穿孔,长期运行会增大管线破裂而导致环境污染的风险。2016年发生4处回油管线泄露均为油井高回压生产阶段。

1.3.3 员工劳动强度增加

油井高回压造成的跑冒滴漏、材料损耗增大、扫线降压频次增多,都无形中增加了员工的工作量。

2 高回压原因分析

2.1 掺水系统不完善

现场普遍采用地面掺水方式增加进站流量降低油井回压,但作业区掺水系统受压力低、杂质多及温度低这些条件限制,不能起到有效降低回压作用。

2.1.1掺水系统分支多

由于联合站掺水经过多级分流后进入作业区,首发站的掺水压力仅0.75MPa,过程压降0.95MPa。再由首发站通过两条支线分流到16个自然站,末端站掺水压力仅0.4MPa,达不到降低回压目的。

2.1.2 掺水干线缩径

由于掺水中含有泥沙、油等大量杂质,因沉淀附着于管线内壁,长期的沉淀作用使掺水管线内径粗糙、缩径严重,甚至堵塞。由此可见,掺水干线投用时间过长也是导致油井回压升高的重要原因。

2.1.3 掺水系统温度低

为我区提供掺水的联合站掺水初始温度为90℃,因其掺水分支较多且管线长,到达作业区时温度仅为75℃。同时由于我区单井掺水加热系统效率差,导致掺水到达边远油井时的温度仅为40℃,无法满足油井对掺水的需求。

2.2 双管流程适应性差

现场单井进站均为双管流程,这种工艺仅能满足一种掺液介质,不能同时满足井筒举升降粘和地面集输需求。当油井处于生产末期时,油井含水下降,温度下降快,原油粘度会逐渐升高,油井生产难度大造成油井高回压。

2.3 原油粘度高

粘度曲线显示,原油粘度对温度非常敏感,随温度升高而大幅度降低,并且粘度越高,下降幅度越大。当回油温度低于70℃时,粘度急剧上升,粘度高导致管线摩阻变大,回压升高。

3 实施对策

通过以上高回压产生原因及危害分析,我们提出了完善摻水系统、优化流程布局这两项对策来解决高回压矛盾。

3.1 完善掺水系统

3.1.1三级增压提高掺水压力

为提高作业区整体掺水系统压力,我们对整条掺水支干线进行了多点监测。对此我们优选了四处增加掺水增压泵,提高掺水压力,减缓杂质沉淀,达到降低回压目的。通过三级增压措施,我区初始压力由0.75MPa上升为1.5MPa,末端站掺水压力达到1.0MPa,对比实施前增加0.6MPa。

3.1.2提高掺水温度

在提高掺水系统压力基础上,针对边远油井掺水温度损失大的问题,对距离远平台安装水套加热炉实施掺水集中加热,提高掺水温度,然后再分流到单井回站,达到降回压目的。2017年分别安装四台井口水套炉为16口油井实施掺水集中加热提温,实施后掺水温度提升至80℃以上,油井平均回压降低到0.35MPa。

3.2 优化流程布局

3.2.1低产井并线高产井

针对低产低能油井,采取与邻井回油并线措施,利用高产井液量与温度携带低产能井液量进行回站,从而起到降低回压。2017年至今,共实施12口井6组管线并线措施,均取得了明显效果。油井回压由0.8MPa下降到0.3MPa。

3.2.2建立自动化计量装置

对于油井井距远、液量低较为集中油井,采用自动化计量装置实现多级并线独自计量模式,该装置可实现掺液介质集中输送、回油介质集中进站、单井精确计量优点,降低管线摩阻,从而达到降低回压目的。

3.2.3 实施双掺流程改造

针对双管流程不能同时满足地下掺油达到井筒降粘、地面掺水增加流量的目的,在原有双管流程基础上,利用邻井闲置掺液管线或干气管线进行双掺流程改造,实现地面掺水地下掺油同时进行,从而满足井筒举升降粘和地面集输需求,降低油井回压。2017年共实施双掺工艺流程3组油井,均取得了明显效果。

4 取得效果及评价

目前,全区油井回压均控制在0.5MPa以内,油井生产时率得到提高。

4.1经济效益

通过完善掺水系统提高掺水压力,我区平均掺水压力与去年同期对比增加0.63MPa。2018年1-9月份掺油量同期对比减少2350t,掺水量减少1005t。通过优化流程布局,恢复低产开井11口,实现增油2000t。

4.2社会效益

利用有效措施对高回压井进行治理,不仅降低了油井的管理难度,减少停井疏通管线、管线泄露等现象,提高了油井有效生产时率,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5.结论及认识

(1)实践证明,通过完善掺水系统、优化流程布局,均可以有效降低液流沿程热损失、增加液流流量,相对比传统电加热、井口火管炉,增加掺液量等降回压措施,具有低成本、低风险、效果稳定等优点。

(2)降回压措施的成功实践,对同类油藏油井降回压管理具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车太杰.采油生产常见故障诊断与处理[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260,2010.

[2]于云琦.采油工程[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561,2006.

[3]祁胜蔡石,志香,张磊.优化掺水量改善稠油井开发效果的措施探讨[J].石油和化工节能,2016(1):42-47.

[4]黄传常,黄向东,谷勇,等.高效降回压增产装置的矿场应用[J].石油机械,2007,35(7):53-55.

猜你喜欢
作业区油井管线
1,4-丁二醇加氢进料泵管线改造
捞油井捞油周期优化与捞油管理研究
市政工程施工中地下管线的保护问题探究
数字化采油作业区配套机制的管理思考
反复见水井的治理措施
高速公路作业区动态限速值仿真试验分析
浅谈陆上油田作业区经济效益评价
市政施工过程中的地下管线保护措施探讨
关于地下管线探测方法的探讨
浅谈增强作业区员工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