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合作学习”向课前课后延伸

2019-09-10 06:45邓永宫献岭
高考·下 2019年7期
关键词:延伸合作学习评价

邓永 宫献岭

摘 要:高中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就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本文就是依据课程改革目标以及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求,针对落实新课程方案解决我们目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以提高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

关键词:合作学习;延伸;评价

新课程新课标新高考来了,提高生物核心素养是我们每一个教师研究的课题。如何让学生自主愉悦地获取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是深化落实合作学习。把小组的合作学习延伸到课前和课后,使课外学习小组与课内学习小组一体化,把课外活动、双休日及节假日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进一步深化课内知识,增强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

1、建设合作小组创设小组文化

(1)小组的划分原则。根据班级的学生学习成绩、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及社会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异组成若干个异质学习小组。4人-6人为一小组,,座次相邻,便于讨论学习,学习组长负责全组学习,纪律组长维护学习纪律,分工明确,各尽其责。

(2)小组成员职责。每个小组成员都有具体的分工,但角色应该经常轮换,让小组成员有机会担任不同的角色,以此来增强合作意识和责任感,并逐步形成一个有战斗力、凝聚力的小团队。对学习小组内的各位成员做出具体的分工,若小组由4人人组成,成员可进行如下分工:优秀生担任组长,具体负责组织讨论、收发作业、指导差生;良好生担任副组长,具体负责讨论记录、小组纪律、指导中等生;中等生是小组讨论的“第二发言人”;差生是小组讨论的“首席发言人”。每一位成员分担小组不同的责任,使其在学习活动中都能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共同提高。

(3)创设小组合作文化,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每个合作学习小组分别创设组牌、组报,并为小组命名了雅号,每位组员设计自己的座右铭、人生目标等激励性的内容。

2.合作学习课前预设“延伸”

(1)教师为上课做好一切知识准备,经集体备课,编制预习学案,预学案不易过大,16开纸一面足够,题目的呈现形式可多种多样。

(2)在上正课之前的自习课上,将预学案下发给学生,给学生明确提出要求,独立限时(十五分钟为宜)完成,组内互批,小组长检查落实。

(3)预习案的内容要简单且易操作。内容包括一是写一个与课题相符或相近的典故、故事或生活小常识等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二是教师精心设计学生自学内容,要求学生熟读教材后填写。三是将与本节内容相关的重要的已知知识精心设计成问题,让学生夯实。四是搜集与本课题相关的联系生活实际的知识背景题,让学生多渠道、多方面了解相关的知识,为提高上课效益做好前提。

3.合作学习课中交流展示提升

(1)利用小组合作,搞好自主合作探究交流。教师在精心设计学生自学内容的基础上,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呈现在学案上,给学生提供自主思考的机会,让学生自动地思考、概括、提炼、消化知识,体验学习过程,尽量多给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让他们学会自主合作,主动探究。

(2)利用小組合作,实现组间交流展示。小组交流后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由小组长提交给教师,由教师组织组间交流解决,也可采取其他方式展示学生合作学习的成果。教师也可恰当选取真正值得合作的问题,科学地选择合作方式,组织和调动学生开展合作;同时要及时对学生合作学习情况给予评价。这样,课堂就由一名教师变成人人参与、能者为师,创造了学生自我表现、自我完善的环境。

(3)利用小组合作,抓好当堂落实。对于学案上的问题,学生填写完后,老师总是会叫起一位同学起来说答案,通过这种方法来给大家对答案,这样耽误了一些时间而且有些学生不乐意听,效果也不好。利用小组合作,把这一节课的问题的答案提前准备好印刷后分发给小组长保留,讲完一部分后,让小组长分发答案,让小组内每一位学生自己对,注意力集中而且效果好。利用小组合作,也能搞好课堂检测,达到堂堂清。

4.合作学习课后计划“延伸”

(1)利用小组合作,做好周清、单元清。在周末,教师可自己命题周周清、单元过关,教师也可尝试以合作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自行出题,学生命题时要提醒学生侧重自己学习的难点内容以及本组出错率高的题目。教师根据试题分别分配给水平相当的同学做,也可在小组间互换作答;做完后采取“组内互批”、“组间互批”的批阅方式,小组长将批阅情况及时反馈给教师并做好评价记录;碰到疑难问题时再由出题人评分讲题,这样使出题过程又成了一次学习上的巩固、提高。

(2)利用小组合作,搞好实验探究。在课外活动时间,各校开放实验室,可以解决生物课时少内容多实验时间落实开展的实际问题。我们知道,新课标中科学探究是生物学核心素养之一,这一素养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实验与探究能力。针对学生每次考试时都对实验设计题望而生畏,而实验设计题却是高考的热点问题,是得分的重要部分,因此必须做好必修一和必修二的课本实验。

(3)利用小组合作,做到研究性学习落实。教师充分挖掘新教材中探究内容功能,把教材中探究内容当作材料,多角度、创造性地提出科学的有意义问题,有计划的安排合作学习小组,分工协作,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最后将学生的研究成果,通过多媒体、手抄报、宣传栏、辩论会、记者招待会等形式展示。这一环节培养了学生运用材料、获取信息、归纳、概括、总结以及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有效地落实了情感教育。

5.合作小组的科学评价

评价是一种激励,而这种激励可以成为学生前进的动力,给予学生恰当的评价,可以让学生及时看到自己的成绩,感受成长,悦纳自己,拥有自信。我们建立了以学习委员、科代表、学习组长为信息员的信息联系网络。平时小组的学习进度和效果、组员的学习情绪表现等情况,均由这些信息员及时反馈给教师,并作出公平合理的评价。

总之,我们每一个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将合作学习延伸到课前和课后,使课外和课内做到有机结合,将课内所学知识,联系实际,在课外进行综合运用,解决生活中问题,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小组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J].陈润华.新课程(中学)2018年12期

[2]初中生物教学方式浅谈[J].余萍.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猜你喜欢
延伸合作学习评价
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策略与延伸有效路径
拓展延伸:给学生更广的学习空间
城市大众消费文化的狂欢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基于人才成长的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