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理念下的小学作文教学

2019-09-10 09:55梁先珍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79期
关键词:生态理念具体策略小学作文

梁先珍

【摘要】作文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但小学作文不但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部分,也是教学中的难点所在。老师觉得作文难教,学生更觉得作文难写。在此基础上,人们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引入“生态教学理念”,希望通过该教学理念解决目前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小学作文;生态理念;具体策略

“生态”一词指的是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生物之间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生态教育理念则是建立在生态哲学的基础之上,对传统教育进行更深入地改革与优化,在教学资源、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对于小学作文教学来说,引进“生态教育理念”关键在于为学生创造一个“原生态”的创作环境,在让学生有足够的自我展现的空间同时,教师再加以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在自由、开放的环境中写作,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在小学阶段打下一个良好的写作基础,为将来的学习,以及可能专门从事文字创造工作的同学打下扎实的写作功底。

一、目前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教师缺乏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一方面,在我国应试性教育制度的影响下,部分老师在作文教学中教学理念僵化,甚至不参照实际教学情况,生硬地按照辅导书中的作文模式来要求学生。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部分教师在教学时事事以应试作为第一标准,作文自然也不例外,于是学生的作文总充斥着一种浓浓的应试风格。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思维模式僵化,作文翻不出新意,失去了作文写作是为了自由表达思想感情的初衷。另一方面,部分教师在作文批改环节也存在着以分数论“英雄”的现状。学生在写作中的不足需要老师及时指出,并给予相应的评价与指导,只有知道具体的不足之处,学生才能及时改正,在下一次写作中才能避免重复错误。部分老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只打出作文分数,而无丝毫指正性的评语,学生并不能从老师的评语中获益,从而取得进一步的进步。

第二,学生缺乏写作兴趣。首先绝大多数的小学生都生性活泼好动,思维跳跃性极大,要想他们坐下来静心写作难度自然比较大。在加上大部分老师对学生作文提出诸多要求,如必须结构完整、内容丰富具体、主题明确、感情真挚等。这些要求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自由创作的空间,造成一个班上学生的作文出现千篇一律的现象,学生也对作文失去了兴趣。

第三,学生作文质量低下。长期以来,为了迎合考试,学生作文普遍存在“假大空”、缺乏真实的感情流露、缺乏个性等问题。往往在学生的作文中缺少实话、真话,写母爱就是“晚上妈妈在灯下补衣服,晚上起床给我盖被子”,写父亲就一律是“父亲因为一件小事而责罚了我,我先是伤心难过,最后明白了父亲的爱”。学生的作文中存在着许多类似的情节,或许大家生活中真的经历过这些事情,但未必每个学生都会注意到,并且有如此丰富的感受。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习惯了假话、空话、套话,长此以往,可能造成当学生有真情实感,想诉诸于笔端时,也不知如何表达的严重后果。

二、生态教学理念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具体实施

第一,拓宽学生写作的范围和形式。在实施生态理念教学的过程中,给学生的写作留下足够的自由发挥的创作空间是非常重要的。拓宽学生的写作范围可先从放宽作文题目入手,比如对于全开放性的作文题目,教师就可以对文章内容提出一定的要求,如内容要与生活中的一件事、一个人、或者一处景色有关。同时,要注意不要强制性地要求学生的作文字数。其次,拓宽写作范围是还可以适当地拓宽作文体裁。教师可以适当放宽对作文体裁的要求,鼓励学生进行创新,例如当散文、诗歌这些相对比较冷门的体裁出现在学生习作中时,教师应给予相应的肯定,鼓励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创作,让学生能够从中体会到创作的乐趣。加在作文上的限制少了,学生写起作文时有话可说,有情可述,学生写作的热情高涨,文章的可读性也自然得以提高。

第二,注重一定的阅读积累。丰富的阅读积累对学生的写作来说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一是丰富的阅读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给学生的写作提供更加宽广的思路。一个人写文章是行云流水,言辞流畅,多半与其丰富的阅读分不开。小学生正处于好奇心旺盛的年龄阶段,阅读对于他们来说,是最有效、最健康的了解外界事物的方法之一。二是丰富的阅读给学生的习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只要阅读时细心留意,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奇闻异事、名词佳句等都可以成为让学生的作文更加出彩的好帮手。从本质上来说,作文体现的是作者对生活中一些现象的描述以及感受,由于生活体验不足,人们对于事物的認知普遍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而从丰富的阅读中小学生可以吸收自己能够理解、并且有益的观点看法,从而丰富自己的作文内容。三是大量的阅读,尤其是对于名家作品的阅读,还是学生学习优秀的写作方法,掌握一定的写作规律的有效途径。熟读名篇佳作,多接触一些优秀的文章,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字鉴赏能力以及文字应用能力是有很大的好处的。

第三,立足于现实生活。作文是对现实生活的投影与思考,学生在写作时觉得无话可说,或者还有部分学生的作文出现“假大空”的现象,归根结底是学生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不够,没有足够的素材支撑,学生的作文自然写的不尽如人意。对于这种情况,教师要引导学生去贴近生活,观察生活中的一些趣事,从生日常活现象中找到作文的素材。比如,对于生活中出现的污染环境的现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有哪些行为是污染环境,污染环境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对待人们污染环境的行为。引导学生去关注像这样生活中存在的现象,不但能够为学生的作文提供充足的素材,同时也能引导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如敬老院义务劳动、参观博物馆或名胜古迹等,引导学生多维度地观察生活,在实践中积累丰富的作文素材。

综上所述,在我国当前的小学作文教学工作中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已经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而生态教学理念能够从多个方面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对学生学习写作有着重要意义。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引入生态教学理念还不成熟,正处于探索阶段,还需要众多的语文工作者投入精力、深入研究,为实现生态化教学理念添砖加瓦,为实现新课程改革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刘国娴.基于生态理念的小学作文教学探索[J].小学作文辅导,2017(07).

[2]陆彩萍.基于生态理念的小学作文教学探索[J].中国教育学刊,2011(11).

猜你喜欢
生态理念具体策略小学作文
探究城乡规划中的生态建筑设计
基于大数据时代特征分析研发大数据分析平台的具体策略
多元化创设问题情境,激活生物课堂教学
信息化时代下的高校图书馆管理探析
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的几点思考
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