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发展的SWOT分析

2019-09-10 07:22刘永胜孟根
名城绘 2019年7期
关键词:装配式

刘永胜 孟根

摘要: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与传统的建筑生产方式相比,具有设计标准化、生产集成化、施工机械化、管理组织化等特点,在生产效率、资源节约、质量性能、节能减排等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随着我国供给侧改革的推进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国家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需求明确,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得到大力推广,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同时也存在着建筑标准体系待完善、成本高、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等问题。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探讨了我国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发展SWOT方面的内容,以供参阅。

关键词:装配式;混凝土建筑;SWOT

1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概念

2016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1号)指出“发展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是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当前建筑产业发展进程中,政府、企业、学者等先后提出了建筑工业化、建筑产业化、绿色建筑、建筑产业现代化、住宅产业现代化、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等相关概念,并在实践中加以试点、示范和推广应用,这些概念和内涵易产生混淆和误解。根据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修龙[1]的解读,“建筑工业化、住宅产业化、建筑产业化、建筑产业现代化、新型建筑工业化”等所有相关概念应归一表述为“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是用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

2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发展的SWOT分析

2.1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发展的优势

(1)生产效率高。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是由预制构件在工厂内采用机械化生产,在现场安装而成。预制构件的标准化使其可以采用流水加工,既保证生产速度又保证了供应的连续性。构件运至现场后仅需对构件节点进行浇筑,大大降低了施工难度并减少了现场工作量。(2)建筑质量高。单个构件在加工时,其施工工艺要比传统的现浇施工技术简单,有利于质量控制,不仅可以减小房间及门窗洞口尺寸的误差,并且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的窗户安装较传统工艺更加精确,有效地防止了外窗渗漏问题的出现。(3)节约资源,减少消耗。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采用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的预制混凝土构件,节省了大量模板。预制构件由工厂生产,减少了施工现场湿作业,避免了传统建筑施工常会出现的抛洒滴漏现象,不仅节约了大量水资源和砂浆,还保障了施工现场的清洁卫生。(4)清洁生产。采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可以大量减少建筑材料的运输、堆放和装卸,直接有效的减少了扬尘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将大部分现场施工转为工厂加工,可以有效减少固体垃圾及污水排放,降低扬尘和噪声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

2.2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发展的劣势

(1)生产成本较高。现有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施工成本,尤其是土建工程成本较现浇混凝土建筑有所增加,每平米造价较现浇建筑工程高出738.82元。从造价构成比例来看,仅土建工程部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成本支出较现浇要高出12.26个百分点。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预制构件及安装成本的增加。(2)施工难度较大。预制件的现场安装以吊装为主,大部分的构件体积大,质量重,安装精度要求高,为了满足结构的整体性与抗震性,要求预制梁柱连接节点处理精细,对于不同的预制构件,其吊装方式也大相径庭。然而普通的施工队伍,人员素质较低,对于构件的翻身、场内运输、吊装技术设备与经验均存在不足,施工存在较大的难度。(3)统一标准缺失。大型企业利用自有设计软件与部品库进行设计,设计标准化水平低。预制构件的生产也是依照施工企业自己要求进行定制。整体来说,我国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模数化体系还没有完成,各种构件统一的标准缺失。现有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建筑安装工程施工验收也多采用地方规范与标准,统一的行业标准实施还不成熟。

2.3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发展面临的机遇

(1)国家政策支持。政府以政策为导向,推进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发展新型建造方式,积极推广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发展,缩短建设工期,提高工程质量,减少建筑垃圾排放和降低扬尘污染;完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从设计到验收等环节的规范;加快实现构件标准化,实现建筑构件工厂化生产,建设国家级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生产基地;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扩大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在新建建筑的比例。(2)人工需求量少。随着我国劳动力供求关系的改变,劳动力成本上涨、人工短缺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成为制约我国建筑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劳动力成本上涨成了推动建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因素,客观上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加快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发展步伐。(3)产学研联合更紧密。推动建筑工业化,发展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离不开产学研的密切合作。国内土木建筑领域的一流高校以及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等十五家行业领军企业与研究机构共同组建了“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创新中心”,将发展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所要求必备的条件和创新要素有效地整合在一起,设立创新平台并为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研发、实验、应用、推广和各类人才培养提供基地。

2.4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发展面临的威胁

(1)相关产业链发展不完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相关产业较多,但其发展都不完善。现有专注于住宅领域的预制构件生产厂商数量不多,规模不大,仅有少数厂家生产新型构件。这就造成预制构件的选择面狭窄,不利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技术创新与成本控制。对构件保质保量的运输也是摆在预制厂商与施工单位之间的难题。与此同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讲求施工设计一体化,但大多数设计单位对其研究不够深入,对用户的需要难以给出多样化与个性化的方案。建筑建成运行后的保修管理服务尚未经过时间考验,有待完善。(2)认可程度低。普通居民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还不认可。一部分人认为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即上世纪的预制板建筑,较现浇混凝土建筑其抗震性、整体性差,房屋安全得不到保障。对于中小型建筑开发企业,装配式生产造价高,市场不认可,加之自身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缺乏了解,因此认为不改变现有的生产方式去生产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可能是比较好的选择。(3)地域发展不平衡。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自然条件与气候环境不尽相同,经济发展与科学技术水平有着较大的差別。不同省份,大小城市的发展策略与速度各有所异。各个地区都以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建筑业的转型。不同地区,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发展,所拥有的地方扶持政策也不完全相同。

3发展建议

3.1立足于政策支持,注重市场化引导

新型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当前发展初期,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下,应加大政府的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宣传国内外尤其是最新推进成果,重点培育一批发展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龙头企业,通过行政引导和激励,激发企业转型升级的内生动力。推广发展应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建筑类型选择相适应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体系,并遴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为全市推进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提供指引。

3.2提高市场占有率

进一步提升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发展速度,需保证大众接受这一相对较新的建筑模式,需要成品建筑在安全、质量、用户体验等方面使消费者满意,刺激需求,提高市场占有率,推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发展。

3.3积极宣传,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针对目前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社会认知度不高,消费者模糊的现状。首先,可以通过电视、网络等宣传媒体,加强宣传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对提升建筑品质、宜居水平、环境质量的作用,提高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社会认知度;其次,树立典型工程,展现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各方面性能优势,提高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社会认同度;最后,通過综合展示馆建设,把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宣传工作引向深入,为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3.4培养专业人才,创新技术发展

专业人才助力将加快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发展,这要求各高校在专业教育上紧抓质量,为行业发展培养一批不断探索创新的技术人员。而且,构件化的装配式设计流程、施工组织过程,不仅要求从业者通晓BIM技术、施工工艺,还需其能顺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将新兴技术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体系结合打造出新的发展模式。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筑工业化的成功推行,离不开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良好推行。面对机遇与挑战,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企业要进一步发挥其建造速度快,质量高,节能环保的优势,结合信息技术,研究新技术与新材料,培育专业人才,以降低施工难度及生产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发展过程中,要利用好政策的支持,创建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示范基地,完善相关质量安全标准,增加宣传,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规划和实施方案,进一步促进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史玉芳,康珅,王秀芬.基于SWOT分析的我国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发展对策研究[J].建筑经济.2016(11).

[2]戴超辰,徐霞,张莉,王森.我国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发展的SWOT分析[J].建筑经济.2015(02).

[3]吕玲雪,黄歌.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在我国发展的PEST-SWOT分析[J].工程经济.2018(11).

[4]陈燕.滁州市发展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SWOT分析[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3).

(作者单位:内蒙古大地情项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猜你喜欢
装配式
居住建筑中装配式钢结构的应用经济性分析
预制装配式波浪桩生态护岸研究
关于高层装配式建筑预制叠合板施工技术探讨
浙江省为装配式建筑划分等级
甘肃省首家装配式建筑工程公司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