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阈下高中地方史历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探究

2019-09-10 17:02聂文君
学习与科普 2019年8期
关键词:北川校本高中历史

聂文君

摘 要: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历史教学更加强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笔者尝试着以高中历史五大核心要素为指导,以北川中学地震后感恩奋进历史为依托,探索高中地方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通过具体实践,反思总结规律,以期加强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并能对民族地区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借鉴。

关键词:核心素养;地方史;校本课程;选修课程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了教书育人的重要目标。地方史是人类活动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感受最真实的身边历史,能拉进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具有传承、育人的功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在培养学生时空观念、史料实证能力、家国情怀等方面,地方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笔者尝试着以高中历史五大核心要素为指导,以北川中学地震后感恩奋进历史为依托,探索高中地方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通过具体实践,反思总结规律,以期加强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并能对其他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借鉴。

一、北川中学《感恩文化》校本课程目标

(一)知识上。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8.0级特大地震震惊世界。地震无情,人间有爱。北川中学就是一座爱的丰碑,从抗震救灾到灾后重建深深镌刻着人间大爱,演绎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这些历史不应该被忘却,这份恩情也不容淡忘。现在北川中学的许多教师,是地震后才来到学校的,在校的学生,当时都太小,还有大多数小孩在外面读书,不了解这段历史,越往后的学生越不清楚,所以我们希望通过这个选修课授课,使学生增进对北川中学地震后的11年历史有更详细的了解,理解北川中学的校训、学风等深意。

(二)能力上。随着新課程改革,高考试题越来越注重考察学生的历史学习、分析能力,历史思维能力,而不是简单机械的教材知识背诵和记忆。作为历史教学主轴线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立足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历史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1]因此,我们在校本课程的设计过程中,除了对于知识的教育,更注重在师生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五大历史素养,以期对学生的历史学习有所裨益。

(三)情感上。在师生一起梳理北川中学这11年的历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懂得感恩、知恩图报、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加深学生对母校,对家乡,对国家的深深眷恋之情。

二、北川中学《感恩文化》校本课程实施

选修课“更应该致力于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2]“校本课程的开发,并不一定要求开发的课程具有绝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但是,必须对学生有所启发,让他们学有所得。”[3]因此,在课程实施中,教师应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真实的感知和体验课程问题并对其进行分析探索,并最终解决实际问题。

校本课程的实施,需要充分调动学生,搜集整理、删选相关史料。在课堂上,教师巧引史料,借用历史的细节,“使已经失去了的历史重现出有血有肉、有声有色的原状,使学生感受到历史的真实。”[4]我们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描述解释过去(语言和图表),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辨析,辩证客观地理解。不仅要描述出来,而且还要揭示其对象的因果关系[5],深刻理解其中的意义以及时代特征,梳理这段历史的经过,了解背后反映的社会背景。

在一堂历史课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意识,保证历史学习思维的程序性和有效性;展现历史学的认知规律和建构过程,体现历史学的专业性与规范性,能够从知识、能力素养与情感方面得到启发。[6]独立探究历史问题时,尽可能多的材料上,辩证的看待“历史结论”,引导学生全面、客观的分析史料,辩证理性的理解历史。

比如,在讲述校歌时,我们将学生整理的1946年的《四川省北川县初级中学校歌》与地震后的《北川中学之歌》作对比。借用赵俪生先生的话,真正科学的历史研究(历史教与学)绝不仅仅是历史事实的完整复原(这做不到),而是依据现有材料(对于研究而言,历史材料则永远是残缺的)来描述和解释,来发现对这些事实的特定理解以及这些事实的意义所在。[7]通过寻找两首校歌的异同点,并探究两首校歌反应出来的时代背景,增强学生对学校的认同和深情,提升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历史解释、时空观念素养。

三、北川中学《感恩文化》校本课程评价

我们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要从学生的个性发展入手,提高教师的专业性,突出教学特色,保证评价上的多元”。[8]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这一目标出发,历史课堂教学要建立并完善评价体系,运用评价的杠杆,指导并优化教学实践,引导师生转变教与学的观念,“打造有生命、有思想的历史课堂,推动学习反思和策略改进,旨在点燃师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深度学习,从而提升育人成效。”[9]

我们以高中历史五大核心要素为指导,从四个维度(参与合作态度、发现探索问题、收集处理信息态度、作品质量和感悟)进行评价。第一次授课最终考查是分组设计一堂以“感恩”为主题的主题班会并展示(第一期)或是采访身边的地震亲历者,撰写采访稿,学生的作品常常让人惊喜,如高2017级文科班,以袁苡丹为首的一组学生设计的班会《北川十年——我们在路上》,高2015级学生整理的付秀银老师的回忆稿《大雨中,将转移进行到底》等,可以作为下次授课的素材。第二次授课,因课题组要求,采用的笔试形式,主要考察学生对学校感恩奋进历史的了解,提高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

四、校本课程开发的再思考

到现在,北川中学《感恩文化》这一选修课我们已经上过两轮了,感受颇多,言之不尽,概括而言,主要有如下的经验与反思。

(一)读本编写方面。成果汇编,初步形成了《大爱文化》(他人的帮助)《感恩文化》(我们的感恩)两部分的简易阅读文本。并且在每一章节后增加了的几个侧重于培养历史素养能力的小思考练习,例如当我们通过一些师生事后的回忆、口述,一些照片,讲述地震后师生自救、他人援助的史实,设计了如下问题:有哪些方式可以了解2008年地震的相关情况?口述史是否可以作为史料,是否具有历史价值?

(二)课程实施方面。每一轮授课的优秀学生作品,本身就是感恩文化的一种传承,可以加入到授课的素材中,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探究情境,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同时,课堂上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鼓励学生敢于尝试,探求新知,学会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有效信息,提高學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北川中学《感恩文化》选修课,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体验地方历史,升化人格魅力,更加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提升历史核心素养。

(三)课程评价方面。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积极开拓校本课程评价方式的多元化。要注重学习与实践的评价的有机结合,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的有机结合。

(四)加强与地理、政治等相关学科的联系与配合。涉及到乡土历史,地理等,所以,教师要加强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的储备与提升。

总之,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关注学生的实际需要,充分调动学生,发动学生积极参与,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历史校本教程。当然,课程继续开设的同时,教师也要一面继续收集整理资料,一面与学生一起探讨,不断修改,完善,才能开发出具有时代特色、民族个性、深受学生喜爱,利于学生成长的校本课程。

参考文献

[1] 张超,《开发校本课程,提升核心素养》,《课程教育研究》,2019年第13期,第60-61页。

[2] 信丹娜、邹方红,《普通高中选修课实施现状及策略研究》,《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10月,第5期,第91-93页]

[3] 虎元锋,《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及注意事项》,《教改前沿》,2018.07,第73页]

[4] 叶小兵:《细节的重要》,《历史教学》2015年第9期。

[5] 张耕华:《历史哲学引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9页

[6] 朱孔庭:《思辨性与学术性:史学学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的应然取向》,《中学历史教学》,2017年第11期,第8页

[7] 赵俪生:《中国土地制度史》,第2页,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年

[8] 王高峰:《高中历史小本课程的开设与实施思路》,《教学研究》,2017年23期,第42-43页

[9] 林德田:《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平价初探》,《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19.4,第60-63页

猜你喜欢
北川校本高中历史
黑鹳落处是北川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价值导向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兰质教育”校本课程为例
追求“四合” 洋溢“四味”——二十四节气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天使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