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药物对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疗效比较

2019-09-10 07:22丰兰竹程灵均
畜牧兽医科学 2019年7期
关键词:抗菌药

丰兰竹 程灵均

摘要:在实际诊治中,由于养殖者的盲目、过度以及不合理的使用抗菌药物,导致该病菌的耐药性逐渐增强,极大降低抗菌药物的治疗效果,增加后期治疗难度。为尽快对病情进行确诊,该文对副猪嗜血杆菌的药物疗效进行了较为详绌的研究,以科学合理地选择对应的抗菌药物进行参考治疗。

关键词:副猪嗜血杆菌;抗菌药;敏感性试验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doi: 10.3969/j.issn.2096-3637.2019.07.007

0 引言

副猪嗜血杆菌病为革兰氏阴性小杆菌,目前在我国流行日趋严重,已成为影响养猪业重要疾病之一。主要伴随其他疾病继发或并发引起,使病情进一步加重,增加治疗难度,给养殖户带来更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要加强对该种疾病的防治。本文主要针对断奶前哺乳仔猪和保育猪的仔猪疾病进行分析,在临床上副猪嗜血杆菌病发生常与养殖场饲养管理有密切联系。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药品

试验所用青霉素稀释浓度为1 000单位/mL;链霉素稀释浓度为1 000单位/mL;磺胺嘧啶钠稀释浓度为10 mg/mL;A+B搭档主要成分为板蓝根、黄苠多糖、甘草、氟苯尼考及其他成分,浓度为l g/mL;其他抗菌药的稀释浓度为1000μg/mL。主要包括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氟苯尼考、氧氟沙星、恩诺沙星、土霉素、泰乐菌素、头孢唑啉钠、阿莫西林、林可霉素。

1.2 试验动物

试验动物由河南省新乡市2个猪场提供,2017年11月至2018年2月,均发现猪群中哺乳期与保育期的仔猪出现发病症状,临床表现以发热、精神沉郁、采食下降、呼吸困难、关节肿胀及神经症状等为特征。在这期间,2个猪场共发病146头、死亡56头。

1.3 试剂

营养琼脂;培养特性培养基:普通琼脂平板、血液琼脂平板、麦康凯琼脂平板;生化鉴定培养基:葡萄糖、蔗糖、乳糖、麦芽糖、明胶、甘露醇、山梨醇。

1.4 培养基的制作

普通培养基的制作:取上述营养琼脂45 g,加入1L蒸馏水中,煮沸后121℃高压蒸汽灭菌15 min。将普通培养基中加入5/7兔脱纤维血液[1]80℃作用30 min即成为巧克力培养基,然后37℃培养48 h,无杂菌生长时,可放入冰箱内4℃保存。

1.5 药敏试验

将镊子于酒精灯火焰灭菌后略停,取药敏片贴到平皿培养基表面。为使药敏片与培养基紧密相贴,可用镊子轻按几下药敏片,并做好标记。为能准确地观察结果,要求药敏片有规律地分布于平皿培养基上;各纸片中心距离不小于2.5 cm,纸片距平板内缘不少于1.5 cm。直径9 cm的平皿(外周通常可贴7片)共8张纸片,需要2个平皿[2]。

2 结果与分析

按照药敏试验和动物试验结果,对2个猪场余下的90头发病4—5d的中度和轻微患病猪进行治疗。

治疗分A、B、C、D4组,每组18头,分别治疗7d。

A组18头,体重都是15~ 20 kg的保育猪,每头肌肉注射氧氟沙星注射液8 mL、Vc注射液5mL、氨基比林2mL、地塞米松2 mL,混合注射。治疗7d后病情基本得到控制,没有出现保育猪死亡现象,并且食欲已经恢复到正常状态。

B组18头,体重为20~25 kg,每头肌肉注射庆大霉素注射液8 mL、Ve注射液5 mL、氨基比林2 mL、地塞米松2 mL,混合注射。治疗7d后猪群的病情基本得到控制,仔猪的食欲已经恢复到正常状態。

C组18头,体重为15~ 20 kg,每头肌肉注射恩诺沙星注射液8 mL、Ve注射液5mL、氨基比林2 mL、地塞米松2mL,混合注射,在应用上述药物的同时多注射5 mL的A+B搭档。治疗7d后病猪身体状况基本保持到发病前的状态。

D组18头,体重20~ 25 kg,每头肌肉注射氟苯尼考注射液8 mL、Ve注射液5 mL、氨基比林2 mL、地塞米松2 mL,混合注射,在应用上述药物的同时多注射5 mL的A+B搭档。治疗7d后病情好转,且精神状态良好。

上述试验可知副猪嗜血杆菌常用药物敏感程度,见表1。示低度敏感; “一”表示小敏感。

3 讨论

通过以上的药敏试验和动物试验可以得出,本次试验所选用的14种抗菌药和中药中,在实际治疗中,由于养殖户长期盲目使用各种抗菌药,导致病菌逐渐产生耐药性,而降低药物疗效。因此,畜牧兽医方面的专家要利用不同药物对副猪嗜血杆菌疗效进行对比试验,同时对不同药物的敏感度进行研究分析。在药敏试验中,本文所选的14种抗菌药,只有氧氟沙星、庆大霉素、氟苯尼考、恩诺沙星对本细菌的敏感性最好;但在动物试验中,氟苯尼考和A+B搭档的效果相对更好一些,通过明确药物的疗效,方便后期临床医生参考,提高临床治疗效果[3]。

4 结论

本次分离的副猪嗜血杆菌对氧氟沙星、庆大霉素、恩诺沙星、氟苯尼考等高敏;对氯霉素、头孢唑啉钠、A+B搭档等中敏;从临床动物试验的结果中可知该细菌对氟苯尼考、A+B搭档敏感度较高,这主要是由于病程中出现的菌株血清型不同而缺乏交叉保护,导致在实验室和临床上会有差异。因此,在实际养殖中,一旦遇到该种疾病,要及时有效地使用高敏或中敏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并同时加强对整体猪群的预防,控制病情进一步加重,降低病死率。

参考文献

[1]林美芳.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断及其综合防治[J].福建畜牧兽医,2006,28(5):31-32

[2]范夫,杨建林,吴跃明,等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断和治疗[J].斋牧兽医科技信息,2006,2(3):90-91.

[3]李志伟,丰成学,崔海军,等.副猪嗜血杆菌病接的新思考[J].河南畜牧兽医,2005,25(10):27

作者简介:丰兰竹(1983-),女,本科,学士,研究方向:畜牧兽医。

猜你喜欢
抗菌药
喹诺酮类抗菌药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用药分析
喹诺酮类抗菌药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用药评价
抗菌药随意停减不可取
抗菌药的常见使用误区
“消炎药”“抗菌药”不是一类药
卷首语
专家点评抗菌药五大误区
剩下的药没过期也要丢
“消炎药”“抗菌药”不是一类药
用抗菌药小心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