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共关系主体与客体分析看公共关系的重要作用

2019-09-10 20:25朱陈凤申亚梅
青年生活 2019年7期
关键词:客体公共关系主体

朱陈凤 申亚梅

【摘要】:改革开放40周年以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进而推动我国公共关系事业蒸蒸日上。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就是作为主体的社会组织、作为客体的公众和将主体与客体联系起来的交流、沟通、劝说过程。主体和客体作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的群体,极大地影响了公共关系的走向、性质及结果,因此,通过分析公共关系的主体、客体,可以正确、科学、有效地把握公共关系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公共关系  主体  客体  作用

英国作家狄更斯在《双城记》中说过这样一句话“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细细想来,这句话似乎适合人类出现以后的每一个历史阶段。这个时代是不断发展的,这个社会是瞬息万变的,当前我们处在21世纪的中国,开放、包容、共享、创新……这些都是属于新时代中国的关键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很多傲人的成绩。其中,公共关系学在这期间茁壮成长,学习公共关系主体、客体的概念、特征以及相关概述,可以帮助我们综合分析实际生活中的公关事例,从而充分发挥公共关系的重要作用。

一、公共关系主体与客体的概念特征

当前我国学术界对公共关系给出了一个普遍认可的工作定义:公共关系是一个社会组织或公众人物,在一定职业伦理规范的指引下,为谋取有关公众的理解和合作而从事的一种交流、沟通、劝说活动。可以看出,公共关系的主体是一个社会组织或公众人物,公共关系的客体是公众,而联系主体与客体的中介就是人的交流、沟通与劝说活动,也可以说这是公共关系的过程,只有这三者同时结合,才是一个完整的公关。

(一)公共关系主体的概念特征

公共关系的主体,一般来说,就是指公共关系的发起者,是具有公共关系意识的承担公共工作的对象,在整个公关过程中处于“主动迎战”的状态。简单地说,公共关系是由社会组织或公众人物发起的,由于公众人物往往代表的也是某个社会组织的形象,所以我们通常认为公共关系的主体就是社会组织。

社会组织是围绕特定目标并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建立起来的活动集体,承担着某种社会责任;公众人物是具有一定社会地位,在社会中有影响力的,和社会利益息息相关的并为公众所关注和知晓的人物。正因为社会组织与公众人物与人们和社会的利益密切相关,他们依靠公众来达到所谓的目标,收获相应的利益,因此他们要受到人们的关注与监督,遇到相应问题或争议,需要及时向人们解释与回应以维护自身的利益和形象。

通过对社会组织的认识,我们可以概括出公共关系主体的几个特征。首先,每个组织都有自己的目标,这个目标也是组织存在并为之奋斗的意义;其次,每个组织都是由人组成的,有自己的固定成员;再次,每个社会组织具有组织结构的制度化,并借助这个制度来维持组织的正常化规范化运行,成员会受到组织的惩罚或奖赏;最后,社会组织不是封闭的系统,而是开放的,每时每刻都与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进行互动。

(二)公共关系客体的概念特征

公共关系的客體,一般来说是指被公关的对象,是对社会组织或公众人物进行关注、监督和评价的特定社会群体,在整个公关过程中处于会被主体影响又保持独立思考的状态。简单地说,公共关系的客体就是公众。

由公众的定义和其扮演的角色,同时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我们可以归纳出公众的四个特性。首先,公众的同质性,一个社会组织的公众,意味着这群人必须与这个社会组织有着一定的利益联系和诉求,社会组织对他们来说存在着相同或相似的问题,他们为了得到回应会有相同或相似的行为倾向;其次,公众的相关性,我们说一个社会组织的公众,并不是说所有社会上的公众都符合,只有和这个社会组织有一定相关性的,才能认为是一个公共关系的客体;再次,公众的特定性,意味着必须是处于特定环境,在某个特定领域,面临某个特定问题,与组织发生特定关系的群体,比如说美国某个州的小孩就不是中国某个城镇医院的公众;最后,公众是可变的,一方面,任何社会组织都是动态发展的,另一方面,公众的同质性、相关性、特定性都是可变的,这些都意味着公众也是不断变化的。

二、现实公关案例中的主体与客体分析

在公共关系中,主体影响着客体,客体对主体有能动的反作用,主体与客体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存或相互对立。主体在公共关系中起主导作用,客体则起着能动作用,主体与客体的具体表现与实际行动甚至会直接影响公共关系的最终结果。

(一)成功公关案例中的主体与客体分析

2017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马可波罗瓷砖董事长黄建平公开表示他即将提交的议案资料,即“互联网经济破坏实体经济,网店多假冒伪劣产品”。不光如此,他直接点名淘宝,称“在淘宝中搜索公司旗下品牌产品,发现五百多条搜索结果中只有两家经过集团授权。”被点名之后,阿里公关反应迅速,在微博、微信上同步发布了官方回应。除此以外,马云亲自在微博发长文再次回应,文中表示阿里不会推卸责任,会一直为治理假货不懈努力,也呼吁全社会努力,各方面协调,推动相关法律制度的建设。最后结果是淘宝赢得了公众的认可与理解,并且提高了大家对治理假货的关注度。

在这个案例中,阿里集团是作为公共关系主体的社会组织,马可波罗瓷砖董事长黄建平是这个事件的行动公众,广大关注打假并在淘宝消费的群体皆为淘宝的公众,阿里集团一系列的危机公关反应不仅是对马可波罗瓷砖董事长的反馈,也是对广大阿里消费群体的答复,是对公众利益的尊重。公众对社会组织提出质疑,社会组织及时反思自己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应变速度快,答复质量强,社会组织领导人形象好、社会地位高,应变态度积极,最终赢得了公众的信任。

(二)失败公关案例中的主体与客体分析

2017年1月,一名女网友在微博发文控诉丽江旅游的不作为,她称自己去年11月在丽江某烧烤店就餐时,遭数名当地人滋事挑衅,在打斗过程中被碎酒瓶划伤脸部,滋事者离开时还抢走女子及同伴的财物,并扬言随便告,反正他不怕。听闻该女子的不幸遭遇,广大网友以微博为主战场,向丽江相关官微进行口诛笔伐。但是,丽江有关部门的官微,盲目推诿,毫无作为,甚至利用官微抹黑受害人形象,有网友上前讨理论,进而也“惹火上身”,被官微下场怒怼。这次的危机公关,可以说是一次教科书式的失败公关案例,不仅丢失了丽江的城市颜面,还引起了全国各地网友的谴责。

在这个案例中,作为公共关系主体的丽江旅游有关部门是公关失败的最大因素,没有与公众传达有用信息,没有与公众进行交流沟通,没有向公众阐明自己的价值立场,把自己摆在公共关系客体的对立面,一步错步步错,进而导致整个公关局面的失控与不可挽回!

三、公共关系在当代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如果说公共关系的过程包含着主体和客体的主观意识,那么公共关系的作用就是公关的客观结果。通过对公共关系主体与客体的认识与实例分析,我们可以将公共关系在当代生活中的作用分为监测作用、凝聚作用以及调节应变作用。

(一)监测作用

当前社会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大数据时代,获取信息成为很多企业或个人成功的秘诀。公共关系的监测作用就是通过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来实现信息资源的有利、有理的运用。公共关系的监测作用可分为对内监测和对外监测。对内监测主要针对的是公共关系的主体及社会组织本身,即通过相关信息的监测,对组织内部的运行进行及时的调整与变动,使其能够正常地运转。对外监测就是社会组织对公众行为和态度的监测,这时候公共关系人员就需要及时掌握公众对该社会组织的态度及其行动趋势,其中尤其需要监测就是大众媒体。这说明公共关系的监测作用对于维持社会组织稳定有序发展越来越重要。

(二)凝聚作用

公共關系的凝聚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内作用,即组织内部的团结凝聚力。每个社会组织无一例外都是由人构成的,组织成员就像水手,他们的精力充沛、创新协调使得组织这艘大船可以稳步航行在市场浪涛当中。而公共关系的凝聚力可以让组织内部的消极成分转化为积极向上的因素,为组织的有序运行扫除内部障碍。公共关系的凝聚力具有持久性,因为它不是依靠规则、秩序等强制性手段,而是依赖于与内部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情感交流,这种凝聚力是潜移默化且深远持久的。

(三)调节应变作用

公共关系的调节应变作用不仅表现在对日常的摩擦进行预先调节应变,也表现在摩擦或冲突发生之后的调节应变能力。对于一个社会组织来说,平时的细小摩擦是不能避免的,而公共关系人员需要做的就是发现摩擦出现的苗头,并及时加以调整,做出一定的应变措施,这是对摩擦产生的预先调节应变。公共关系的调节应变能力同样体现在摩擦或纠纷发生之后,这时,公共关系的调节应变作用可以有效防止矛盾的扩大,最大限度减少危机带来的利益损失。处于这个阶段的正确做法是,公共关系人员不是一味帮自己找理由,而是要反思自己所在社会组织的不足,采取一定的应变措施进行补救,最大程度地取得公众的谅解和再信任。

参考文献:

[1]居延安.公共关系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
客体公共关系主体
论碳审计主体
磨课活动中多元主体需求的深度挖掘
何谓“主体间性”
公共关系(博鳌)合作组织名单
浅议犯罪客体
公共关系功勋奖
公共关系创新领军人物奖
公共关系创新领军品牌奖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