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站采血护理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对护理质量及血液报废率的作用分析

2019-09-10 21:32张明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年7期
关键词:持续质量改进常规护理不良反应

张明

[摘要]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血站采血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及其对护理质量及血液报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本中心血库接待的3500位无偿献血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P750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统计各组满意度、血液报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在满意度及报废率方面,对照组分别是96.00%和0.86%,研究组分别是99.03%和0.17%,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研究组与对照组分别是0.23%和1.03%,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血站采血护理期间,通过持续质量改进,有助于献血者满意度提高,避免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降低血液报废率,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血液报废率;持续质量改进;不良反应;常规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07-0141-02

本中心血库主要工作是采集爱心人士捐献的血液,为医疗机构提供安全有效的血液成分,目的是及时抢救患者生命。因为血液采集对象是自愿无偿的献血者,而且主要为临床患者提供血液,所以,血站血液采集工作尤为重要,除了需要保证良好的血液质量,同时也要提升无偿献血者满意度,以便进一步拓展献血队伍。所以,需要对采血护理方法、对策不断完善,并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本次研究主要针对持续质量改进在血站采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以下是具体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资料:随机划分本中心血库2017年1月-2017年12月接待的3500例无偿献血者,对照组(n=1750)中,有900例男性,850例女性;年龄21岁-47岁,均龄值数(31.52±2.46)岁;研究组(n=1750)中,有910例男性,840例女性;年龄23岁-43岁,均龄值数(31.48±2.53)岁;在基线资料上,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案:定期组织采血人员学习、培训,包括健康知识宣传、采血技术及采血人员综合素质等,采血前、采血中及采血后巡回护理、心理疏导、心理干预等。

1.2.2研究组:持续质量改进方案:①a.定期培训,以便采血人员态度、技能及知识提高;b.组建质量持续改进小组,组长由采血科负责人担任,每月分析、反馈采血期间短信满意度、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采血一针率达标状况、献血者电话回访及血液不足量报废率等,明确具体不足及问题,并提出改进对策;c.制定动态督查制度,质量负责人需定期或者不定期对采血护理服务质量及操作内容等进行检查、监督,加强对细节管理的关注;d.制定规范化、程序化及文件化管理模式,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②加强对细节护理的关注:献血前,团队组织需要将各项准备工作做好,并进行健康指导:与组织人员交流沟通,为其讲解健康知识、献血流程、采血环境、分发献血知情同意书、强化健康指导、献血者身体准备等。利用健康指导协助献血人员保证良好的睡眠质量,叮嘱患者清淡饮食,保持良好的精神,以便将身体准备做好。献血前,指导工作的开展与无偿献血能否顺利开展存在紧密联系;③献血中干预:采血护士应加强与无偿献血者的沟通交流,尽可能满足献血人员需求,明确具体采血时间,加强对献血者的关注,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献血过程中,全程护理尤为重要,最低配备2名医护人员,加强对巡回的关注,与此同时,加强对献血人员隐私、自尊的关注,一直到献血人员全部恢复后离开;④献血后干预:协助献血者,为其提供优质服务;对献血者面部表情、姿势及面色变化等观察;并为献血者提供饮料、点心等,告知献血人员加强对针眼、饮食、休息等护理,献血后跟踪随访。⑤加强对心理干预的关注:因为部分献血人员是第一次献血,穿刺造成应激反应发生率提高,产生恐慌、紧张及焦虑等负面心态,在此期间,护理人员应加强对心理疏导的关注,主动与献血人员交流,改善患者负面情绪,使其保持放松心态。就情绪焦虑、暴躁明显者,由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分散注意力方法及呼吸训练法,献血期间,播放舒缓音乐及献血小常识,以此减轻献血人员心理压力;⑥不良反应干预:采血期间,若献血人员存在呕吐、恶心、面色苍白及大出汗等不良反应,需及时停止采血,协助患者调整至平卧位,取头低足高位。以便脑部血液供应充足。对患者神志、脉搏及血压等进行检查。

1.3观察指标:统计各组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血液报废率。满意度判定:总计分值100分;①取值范围在80分100分,即非常满意;②取值范围60分-79分,即满意;③取值范围在60分以下,即不满意。(满意例数+非常满意例数)/总例数+100%=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数据的分析与处理均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l9.0,计量资料的表示方法与检验值分别是(x±s)和t值;计数资料的表示方法与检验值分别是率(%)和x,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

2 结果

2.1比较两组满意度及血液报废率:在满意度及血液报废率方面,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优(P<0.05),如下表1:

2.2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中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见表1:

3 讨论

采血整个过程中,血站采血护理发挥着重要作用,除了需要确保良好的血液质量,同时也要多与献血人员接触、交流、沟通,以此促进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提高,因此,要求护理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较强的观察能力及反应能力。利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及时、有效评估采血整个过程,从而保证良好的血液采集质量,避免血液报废现象的发生,促進献血人员满意度提高。

根据本次实验结果分析,在满意度及报废率方面,对照组分别是96.00%和0.86%,研究组分别是99.03%和0.17%,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研究组与对照组分别是0.23%和1.03%,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可见,通过持续质量改进方法,有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确保良好的采血质量。持续质量改进内容包括不良反应干预、心理疏导、细节管理及全面质量管理等,加强对血液采集过程的关注,明确其中问题,并实施改进对策,使其保持放松心态。

总而言之,血站采血护理过程中,通过持续质量改进对策,有助于护理满意度提高,避免血液报废现象的发生。

猜你喜欢
持续质量改进常规护理不良反应
持续质量改进在管理PICC带管出院患者中的应用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目标性心理护理应用于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
持续质量改进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持续质量改进在预防神经外科术后感染护理中的应用
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在呼吸感染护理中的运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