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和终点

2019-09-10 23:56侯美玲
故事家·花开不败 2019年8期
关键词:诺贝尔化学奖沃克诺奖

侯美玲

1958年,英国生物化学家弗雷德里克·桑格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以表彰他在蛋白质特别是胰岛素一级结构上的贡献。

诺贝尔奖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科学奖励,获奖成果代表了人类科学研究的最新成就和最高水平。朋友们因此预测,诺奖是桑格科研的终点。

但桑格本人似乎并不这么认为,他每天照常去实验室,继续躬耕实验。4年后,桑格进入剑桥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一次学术会议上,桑格对一位发言者的议题产生好奇,决定将研究方向转向DNA序列测定领域。DNA序列测定同蛋白质结构研究使用方法完全不同,这次转变在圈内引起不小的波动。有人私下开玩笑地说:“难道桑格准备在一个新领域获得诺奖?”

桑格采用“双去氧终止法”测定DNA序列,这个方法工作量极大,且过程机械,被科研界戏称为“生物民工”,意思是研究者像民工一样,把众多生物分子从左边搬到右边,又从右边搬到左边。由于工作量巨大,DNA测序在当时被认为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工作。

实验过程枯燥而又机械,桑格每天面对的是将氨基酸分子拆解,然后拼合在一起,最后进行测试。测试每失败一次,桑格就会很沮丧,因为失败证明了此前的操作完全是在浪費时间。更可怜的是,他得从头再来,像推倒辛辛苦苦搭建起来的积木一样,他得推倒上一个短肽链的排列组合,重新确定新短肽链的头尾次序,然后进行下一轮操作。测试过程反复进行了10年,每次都是从零开始,又以零结束,几乎看不到任何希望。

在公共实验室,用来标记氨基酸的显色剂对其他人的试验造成了影响,桑格被集体投诉。结果,研究所通知桑格停止使用这种显色剂。一次,同事约翰·沃克向他请教获得诺奖的秘诀。桑格不善言辞,说不出什么豪言壮语,就把试验失败时安慰自己的话原原本本地说了出来:“那就再努力一次!”沃克觉得桑格在敷衍自己,心里很不爽,对他颇具微词。几十年后,沃克如愿获得诺奖,不知道桑格那句话对他有没有启发。由于摩擦不断,所以在研究所,桑格和同事相处得并不融洽。

即便如此,桑格仍然没有放弃研究。为了尽快找到答案,他推掉一切行政职务和公共事务,甚至连最基本的教授职务也一并辞去,一心一意地投入到研究中。最终,“双去氧终止法”技术被桑格印证能够高效测定DNA序列,这个方法后来被称为“桑格法”。

“桑格法”被认为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研究得以展开的关键之一。1980年,桑格再度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成为唯一获得两次诺贝尔化学奖的人。

对某些人来说,最高奖项是终点,但对桑格来说也许不是,它可能是另一个起点。

选择;终点;成长;新的开始。

我是环绕着一个圆圈而行的。越接近终点也就越接近起点。

——狄斯

猜你喜欢
诺贝尔化学奖沃克诺奖
“我心目中的诺奖级作家”阅读札记
爱因斯坦为什么没有两次获诺奖?
未来科幻城
新世纪都有哪些日本科学家获得自然科学诺奖
快递爱情
赏析:以近几年诺贝尔化学奖为背景的原创题
快递爱情
世上最美丽的吻
莫因华人科学家落选诺奖气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