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综合体模式下的乡村建筑更新与重构

2019-09-10 00:55赵鹏飞王甜李蔚萌
小城镇建设 2019年7期
关键词:田园综合体

赵鹏飞 王甜 李蔚萌

摘要:“田园综合体”是新田园主义理论在中国乡村的在地实践,它关注了乡村现存的建筑荒废、风貌环境破坏等现实问题,开创了以循环农业、乡村旅游、生态宜居为一体的新模式,是引导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进程。本文从田园综合体的建设需求出发,以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朱家林田园综合体为例,对乡村建筑的居住与交往、使用功能及历史价值等方面展开思考,通过对朱家林村不同功能建筑的本質特征及改造的必然性进行阐述分析,探索乡村建筑的更新与重构的方法,为以后乡村建筑建设提供一定的思路,促进田园综合体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田园综合体;乡村建筑;建筑更新;建筑重构;沂南县;朱家林

doi:10.3969/j.issn.1009-1483.2019.07.015 中图分类号:TU241.4

文章编号:1009-1483(2019)07-0104-07 文献标识码:A

Renewal and Reconstruction of Rural Buildings in the Mode of Rural Complex: Taking Zhujialin Rural Complex in Yinan as an Example

ZHAO Pengfei, WANG Tian, LI Weimeng

[Abstract] The "idyllic complex" is the on-the-ground practice of the new pastoral theory in Chinese villages. It pays attention to the existing practical problems such as the dilapidation of rural buildings and the destruction of landscape and environment, and creates a new model integrating circular agriculture, rural tourism and ecological livability, which is an important process of guiding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needs of the idyllic complex, this paper takes the Zhujialin idyllic complex in Yinan as an example to think about the residence and communication, use function and historical value of rural buildings. This paper expounds and analyzes th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functional buildings and the necessity of transformation in Zhujialin Village, and explores the methods of renewal and reconstruction of rural buildings, so as to provide certain ideas for future ru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 and promote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idyllic complex.

[Keywords] rural complex; rural architecture; building renewal; architectural reconstruction; Yinan County; ZhuJialin

引言

2017年2月5日,“田园综合体”作为乡村新型产业发展的亮点措施被写进中央一号文件①。根据文件的表述,各地纷纷尝试建设田园综合体来实现乡村的现代化发展,其中朱家林田园综合体作为山东省第一个试点项目,开创了独具地域特色的新兴乡村发展模式。田园综合体模式的出现,试图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建立以共享共建共发展为目标的乡村形式,相比于普通的旅游度假村庄来说,其概念更加立体、发展更加完善、产业更加突出、功能更加齐全。

1田园综合体

1.1田园综合体的定义

田园综合体是以实现城市居民的田园梦及乡村农民的现代化建设为目标,将田园农业和旅游文化结合起来,在保护当地生态的基础上建立的集农业、建造、运营于一体的自产自销的新型农村模式,是一种不同于普通的乡村旅游策划,展现当地独特历史底蕴与农业生产生活的新模式。显然,田园综合体的发展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将当地农村的自然、人文景观及种类丰富的农业资源共同利用,实现农业与旅游业的有机结合[1]。

1.2田园综合体的特征

田园综合体模式的出发点是企业与农民共同参与、城市发展与乡村特色景观相结合,形成多方共建的开发模式,这种城乡一体化带来产业变革的发展模式极富自身特色。

1.2.1农民充分参与,打造农业创意理念

田园综合体是在结合当地生产方式与民俗文化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农田、生态、环境,将创意作为元素融入到整个乡村的规划设计中,来营造区域空间特色。利用区域性产业的优势,带动村庄内部的发展,鼓励农民充分参与来改善村民的生活质量。

1.2.2强调空间布局,合理配置乡村资源

田园综合体的规划设计离不开区域的空间配置,保护当地的自然景观及地域特色,在内部划分建筑功能,使各功能空间之间有明确秩序性和统一性[2]。由于历史性和地域性的影响,我国乡村往往出现位置分散、土地资源使用不均衡的情况,而田园综合体的整体设计,在尊重自然规律和民俗民风的前提下,对村庄的资源和传统文化进行提取分析、综合利用,集中完善配套设施。

1.2.3利用建筑与景观,展现当地特色

田园综合体的规划设计充分展现了区域特色及当地的自然风貌。建筑不仅仅是观赏景观的场所,更是当地精神文化的寄托。建筑立面依据当地的风土人情营造出地域性特色,景观界面则是一种环境烘托,营造出连续性、系统性的特色场景,塑造良好的生态格局。在生态适宜性为原则,充分利用地域特征和绿化,以建立宜人的村落空間构架,展现本土特征[3]。

2朱家林田园综合体概述

2.1村庄概况

朱家林村位于山东省临沂市岸堤镇西北部,距沂南县城约32公里。村庄四面环山、道路交通良好,具有典型的沂蒙山区特色(见图1)。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乡村发展逐渐滞后,出现了农村空心化、土地房屋闲置荒废的现象,为了保留当地特有的山区风貌及乡土记忆,赋予村庄新的生机与活力,在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朱家林开始进行乡村建设新模式的改造探索。在整体规划与设计更新中,当地的石屋、干碴墙得到了充分的保留,通过对闲置房屋的在地利用,创造了以生态建筑、乡土文创为特色的青年创客中心、沂蒙生态建筑实验基地等工程[1],使朱家林从破旧的小村庄逐渐成为展现乡村特色的美丽田园(见图2)。

2.2发展定位

沂南朱家林田园综合体作为山东省首批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村落,依托特色农业、乡村文化等本土特色,以创新创意为理念,对当地乡村建筑进行设计与再利用,解决了农村空巢、环境破坏、建筑坍塌等问题,使当地的历史文化得到充分展现。

伴随着“乡村振兴”及“美丽乡村”等概念的提出,乡村化景观体验逐渐被大众接受和认可,传统民居建设也成为现代化乡村建设的重点。但朱家林的成功建设也给予我们一定的思考,如何营造丰富的空间层次,提高居民的居住舒适度,改善农村的生态与景观,避免过度重视形式而割裂自身的文化脉络,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经济的损耗情况。将乡村文化与农业生产进行融合与传承,构建现代化的乡村发展方向,才是乡村建设的要求,也是田园综合体的发展目标。

3乡村建筑的多元化保护与改造

3.1居住建筑的保护利用

乡村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的实质是乡土村落在历史的变迁中,对地域环境的适应与建造,对有效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对历史文脉的传承。对于田园综合体来说,乡村建筑的发展方向是由整个园区的开发模式来决定,依托当地的历史状况及生产方式来选择合适的发展模式,对当地的田园综合体的性质进行准确定位;其次,乡村建筑的改造实质是建筑风貌的更新与文化特色的延续,充分挖掘乡村建筑承载的文化性质,寻找确切的方式来展现传统民居的历史性,在动态的保护中展现当地民居的历史性,还原乡村建筑的原真性[4]。

朱家林在整个村落的空间营造及建筑更新中,以新乡土理念为基础,以保护建筑肌理为理念,通过整体保留、局部修缮、内部装饰的方式,在保留历史记忆,运用现代乡土的基础上,对其建筑空间置入新的功能。

3.1.1废弃民居的整治与修缮

对于闲置的乡村建筑来说,为维护其乡土特征,一般采取以下两种保护途径,一是乡村建筑的功能更新,修缮部分房屋的同时重新对房屋进行功能划分,增添新的使用途径来实现功能的多样化;二是乡村建筑的组合与重构,在保留整体风貌、空间格局的基础上,通过对建筑进行统一整治与改造来营造现代化特色空间,展现乡村风貌的整体性[5]。

在整体的规划设计中,将原来破落的建筑外立面进行修缮。为了满足使用者舒适度的需要,在维持原貌的基础上对建筑平面或采光、通风等进行改造设计,为达到建筑空间的秩序性及个体空间的趣味性,采用不同大小形制的条形窗对立面进行重新划分(见图3)。在破损的屋顶加建U型玻璃,保护原生态建筑的同时打破原有墙面的整体性,划分建筑空间层次,对空间进行整合,使得乡土建筑更富有现代化气息[6]。针对不同的建筑使用功能,或围绕院落中的景观设计屋顶花园来创造步移景异的空间效果;或利用锈钢板、U型玻璃来突出建筑入口(见图4);或将建筑之间打通,产生房中房的独特空间设计。整个村庄内民居的建筑形式的单一性被打破,建筑不再均质稳定化,而是更强调地域特征,通过传统建筑材料来创造现代化的乡村建筑风貌[7]。

3.1.2建筑空间的更新与再造

对于局部损坏的民居,在修复建筑形态的同时合理利用现代化的建构方式来丰富院落空间,表达乡土特性,通过材料之间对比联系展现历史,依据不同的建筑特征制定不同的使用类型,或改造成提供居住服务的民宿,或改造成休闲娱乐的咖啡厅、茶室等,在创造新的空间氛围和场所特征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表现出对乡村建筑的尊重。

在杏林医馆的空间改造中,以充分展现建筑特性为特点,将传统的木质材料、门楼形式作为基础元素,对整个居住空间进行再设计(见图5)。将建筑色彩定为白色,与入口处黄色的木质门窗相映衬,渲染出古朴、静谧之感,在清晰地表现其商业性质的同时,协调了现代建筑在传统民居中生硬的表现形式。村口处的咖啡厅,在原本破损的立面石墙中加入大面积的落地窗,重新定义了建筑的视觉重点,新旧材料的共同使用,实现了乡土特征与现代材料的平衡与融合[8]。在民居内部,增设木质屋架来划分空间层次,营造出和谐的空间氛围(见图6)。建筑整体布局与风貌在原生态的基础上,通过对趣味性空间和场所性节点的加建,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村落空间。

3.2公共建筑的改造设计

乡村建筑的适应性改造,在朱家林田园综合体中,主要表现为建筑肌理的更新与乡村聚落的景观营造。在保持地形地貌和文化特色的背景下,增设休闲娱乐空间来满足使用者需求,给旧建筑赋予新的生命力。将这些建筑改造成具有展示性质的公共场所及文化体验与交流的创意产业空间,来展现乡村建筑自身承载的历史及回忆[9]。公共空间的改造与开发实质是乡村聚落的完善与补充,将闲置的公共性空间改造成乡村生活美学馆或文化体验与交流的艺术家工作室等文化项目,通过对当地文化符号的提取与创新使用来满足乡村建筑的适用性改造。

3.2.1展示空间的改造与再生

废弃建筑的改造,使得乡村建筑重获新生。通过利用当地材料符号、建筑肌理、闲置小品等的方式,从建筑的真实性出发,来展现当地特有的历史文化[10]。为打破传统的乡村发展的单一化,鼓励人们主动参与到文化传播中,朱家林建造了一座以展现当地生活习惯为主题的展示空间。

生活美学馆的改造遵循着因地制宜、以人为本、保护环境的原则。在使用材料上,展馆选用了村子里随处可见的石灰岩,通过对石块的敲凿和打磨来追求建筑立面的自然感,美学馆内部材料则为清水混凝土,两种材料的运用,既使得整个乡村的整体风貌达到统一,又使得内部展览空间保持纯粹感(见图7)。进深为50cm的条形窗及圆洞的交错形成了极具秩序感的外立面,这些形态各异的窗口作为村庄的天然取景框,展现出不同视角下村庄的独特面貌。在乡村美学馆前面的空地上,将原本破旧的乡村广场赋予新生,保留了当地的活动场地,利用原有建筑与道路之间的1.2m高差,设计了极具趣味性的不同尺寸的活动台阶。同时,洞口也成为当地鸟类的停驻点,将绿色生态的理念贯彻始终。展示空间的再生使得美学馆与广场成为一种精神寄托,成为整个村落空间的标志(见图8)。

3.2.2办公空间的新建与营造

普通的乡村聚落,村民仅通过农耕劳动来满足生活,缺乏现代化的产业结构。因此,对于村庄闲置的大片空地及大面积的民居,可以通过新的结构体系、建造方式来拓展建筑的使用功能,通过创意办公的形式促进居民公共参与,带动该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11]。

新建的办公公寓作为空间重构的产物在设计中没有特意强调新旧材料的对比,而是将传统的木元素融进建筑之中,木格栅与钢结构相互碰撞,使得周围的老建筑和新建筑之间和谐共存(见图9)。在建筑的重构中,注重人、建筑、空间之间的联系,构建立面简洁规整,内部空间富有变化的建筑形象,使得新建筑成为旧建筑的传承和延续(见图10)。创客公寓的出现是对乡村建筑地域性的新探索,利用当地材料、文化来重新建造乡土文化特征。

3.3景观小品的在地性设计

乡村景观的在地性设计是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应用,在设计中将实体建筑与景观相结合,充分展现当地的环境特色,达到自然与人工的和谐共生。自然既是乡村景观的基本组成元素,也是展现乡土地域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田园综合体的整体设计中,要考虑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自然为特性的建筑观强调的是建筑环境的整体性,因此在田园综合体的设计中不仅要表现出建筑本身的设计感与景观节点的个性化,还要考虑建筑本身与环境的协调与联系[12-13]。

朱家林田园综合体的景观营造首要是地域特色的保留,对村落街巷肌理、院墙风貌进行保护;其次将当地的乡土环境与植物相结合,运用现代艺术元素来展现乡村特色风貌。乡村角落中的景观小品大多使用当地的材料,创造整体连续的村庄景观界面。在朱家林的道路系统改造中,将原本单调的水泥路进行修整,重新用石板铺装,结合破碎的石块,形成生态可持续路面。利用村庄的地形高差,将废旧钢板焊接组合成跌水池,嵌入石头的间隙中,从而营造一种自然与人工和谐共生的秩序感(见图11)。

4乡村建筑的发展与重构策略

田园综合体作为一种新的产业模式,为避免盲目照搬其他区域的发展模式,忽略了当地的乡土文化,导致村庄形态单一,毫无特色可言的情况,在乡村建筑的设计与重构中应打破传统发展模式,建设高层次、独特性的使用空间。

乡村建筑的发展与重构离不开对资源与地域特色的利用,在田园综合改造设计中,应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分析,確定不同功能类型的乡村休闲空间,完善相应的基础设施,通过绿化节点的组织来营造内涵丰富的乡村旅游新形式[14] 。建筑空间的组织形态和立面形制是乡村建筑发展与重构的重要途径,通过立面形制的变化来重新定义乡村建筑居住空间的新形式。民居改造应该以功能空间的完整性与多样性为基础,以色彩、材料、形态的对比为手段,将现代方法与乡土材料结合到达新旧建筑之间协调共生的目的。

乡村建筑的发展与更新的必要性是因为目前建筑的使用功能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发现的需要,因此,在适应性改造的同时要注重乡土特征的保留。通过半保留半修建的改造方式,使建筑空间的部分与整体、村落的内部和外部、历史与现实达到新旧融合,利用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最终使乡村建筑形成独特形式。

在设计改造中应以尊重建筑的真实性为目标,控制建筑的改造强度,实现乡村建筑新旧共生的理念。一个完整的村庄发展应充分关注对整体村庄格局的控制,对建筑材料的选用、乡村节点的构成及空间的转换模式,创造现代化的乡村建筑形式[15] 。乡村建筑的更新,不仅是建筑形态方面的更新,更是精神与文化方面的重生。

5结语

田园综合体是一种可持续的新型村庄发展模式,乡村建筑的改造是建设田园综合体的重要方式,对城镇化进程起到推动作用。本文通过对朱家林村乡村建筑改造方式的探究,将荒废的乡村住宅赋予不同的功能,利用当地特有的建筑材料,打造独具地域特色的乡村模式,为美丽乡村的建设提供一个参考方向,但因不同村落所处的环境及历史文化的多样性,改造方式也不尽相同。因此在田园综合体的改造与设计中,要把技术性和文化性相结合,让田园综合体模式发挥自身独特的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注:

①“田园综合体”在2017年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其出发点是主张以一种可以让企业参与、带有商业模式的顶层设计、城市元素与乡村结合、多方共建的“开发”方式,创新城乡发展,形成产业变革、带来社会发展,重塑中国乡村的美丽田园、美丽乡村。

参考文献:

[1]李琴,周超,董桥锋,等.创新田园综合体规划设计的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2017,45(34):222-224.

[2]张诚,徐心怡.新田园主义理论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探索与实践[J].小城镇建设,2017,35(3):56-61.doi:10.3969/j.issn.1002-8439.2017.03.013.

[3]樊海强,陈雅凤,詹烨,等.共生理论下田园综合体的解析与营造——以水尾村为例[J].小城镇建设,2018,36(12):26-31. doi:10.3969/j.issn.1009-1483.2018.12.005.

[4]何岸詠.休闲旅游背景下的乡村旧建筑改造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6.

[5]毕春莹.体验式旅游背景下的传统民居改造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16.

[6]北京观筑景观规划设计院.朱家林乡村建筑与景观营造[J].城市建筑,2017(21):80-85.

[7]刁振振.浅谈冀中地区乡村建筑改造——以河北石家庄新乐市西张村为例[J].四川建筑,2018,38(3):51-53.

[8]凌世德,孙佳,潘永询.在地建筑:建筑的介入与锚固——以厦门沙坡尾避风坞传统商业空间再生为例[J].中外建筑,2014(6):95-99.

[9]张群,成辉,梁锐,等.乡村建筑更新的理论研究与实践[J].新建筑,2015(1):28-31.

[10]肖阅锋.乡村建筑实践中的“在地”设计策略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6.

[11]叶鑫,龚曲艺,徐露.乡村振兴背景下建筑的在地性设计策略探讨[J].居舍,2018(22):254.

[12]刘甜田,叶喜.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乡村景观特色营造探析[J].绿色科技,2016(7):41-44.

[13]梁春艳.城郊乡村休闲旅游环境规划设计研究[D].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

[14]杨柳.田园综合体理论探索及发展实践[J].中外建筑,2017(6):128-131.

[15]张雨薇,范文兵.在地的建筑:乡村营造的几种路径分析[J].建筑与文化,2019(1):172-174.

猜你喜欢
田园综合体
基于三要素的田园综合体构建
结合推进美丽乡村与“田园综合体”建设
用PPP投资助力田园综合体建设
广东田园综合体的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
论市民与农村的深度融合
符号学视野下的田园综合体开发
创意创新在田园综合体旅游中的重要性
“田园综合体”拿地攻略
广西田园综合体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田园综合体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发展新模式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