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职前培养现状及其改革策略

2019-09-10 17:13韩霞
家长·中 2019年6期
关键词:改革策略幼儿教师

韩霞

摘要: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幼儿教师职前培养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因此,深入分析幼儿教师职前培养现状,并给予相应的改革策略,以确保幼儿教师职前培养工作的规范化、专业化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幼儿教师;职前培养现状;改革策略

一、幼儿教师职前培养现状

(一)培养模式单一

培养模式与学生未来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就现阶段的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模式而言,不外乎就是这几种(即三年制大专、四年制本科、五年制大专学历幼儿高等师范学校),一般都是按照师范生的培养模式,根本不能体现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化培养模式。再加上我国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也带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幼儿园教师职前培养模式的单一性。

(二)课程体系僵化

我们知道,要想促进培养模式的有效实施,那么就必须依托相应的课程。但我们却发现不管是哪个层次的院校,其的課程体系都非常单一,普遍把关注点放于学科上,不是强调学科的系统性,就是强调学科的完整性,且尤为注重系统知识的传授,根本未能考虑幼儿师资究竟需要些什么,如此,何谈幼儿师资综合化知识的满足。并且还过于强调知识的传授性学习,完全将研讨会等各种其他形式的学习抛之脑后。

(三)课程内容庞杂

就幼儿教师职前培养而言,我们发现这个现象尤为突出,即课程内容庞杂。详细来说,针对专业课而言,很多课程的内容(如学前教育学、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等)都存在着重复性较大的问题;针对艺体课而言,很多课程的内容(如音乐、美术等)都存在多、杂等问题,缺乏针对性,仅仅是为了开设而开设,根本未充分认识到这点,即学前教育专业的特殊性,也根本未综合考虑幼儿园教师是否真正需要这些,更别说满足幼儿园教师的审美意识培养需求了。

二、幼儿教师职前培养改革策略

(一)创新培养模式,培养优质人才

培养模式与人才培养是息息相关的。就幼儿教师职前培养模式而言,积极打破单一化局面,大胆开创培养新局面显得尤为重要。不管是哪个层次的院校,都要先充分明确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需要注意的是,切忌将此目标作为摆设,而是必须严格依据此目标,落实好针对性的实践。如针对专科院校来说,应基于教师的培养优势,想方设法不断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相应技能、适应能力、实践能力;针对本科院校来说,不光要适时扩大培养口径,还要突出师范特色,其实就是建立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宽口径、厚基础、高水平。这其实就是通过不断完善、创新培养模式,以此真正实现更多优质学前事业人才的培养。

(二)改革课程体系,创设新型课程

我们知道,课程改革一直都备受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就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而言,紧密联系幼儿教师专业化需要,积极创设综合化课程才是切实可行的。针对学前师资的培养,学校需要综合考虑这两方面:一是师范生的培养模式;二是学前师资的特殊性。说白了就是少不了综合化的知识、技能,也少不了艺术类课程的学习、审美情趣的培养。针对本科院校学前师资,应把更多的关注点放于一些模块课程的开设,实质上对他们来说,完善的学科知识、基本的研究能力一样都不能少,能够满足高质量的幼儿园的需要。

综上所述,做好幼儿教师职前培养的工作意义重大,有利于学前教育事业的稳定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就需要严格依据幼儿教师职前培养现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幼儿教师职前培养策略,力求综合提高幼儿教师职前培养质量。

(责编  吴 娟)

参考文献:

[1]姜勇,郑楚楚. 汇聚与变革:改革开放40年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历程解析[J].学前教育研究,2019(3).

猜你喜欢
改革策略幼儿教师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职业院校音乐鉴赏课改革策略初探
高职数学教学方法的现状及改革探究
新形势下专科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研究
试论基于项目驱动的机械制图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