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教学行为

2019-09-10 07:22张志静
家长·中 2019年6期
关键词:行为教学活动幼儿园

张志静

摘要:作者通过论述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行为现状,指出在教学中教师要创新教学理念,关注幼儿综合音乐素养,根据幼儿实际需要,循序渐进地实施音乐教学,丰富自己的教学行为。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活动;行为

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的目标是培养孩子们的音乐知识、技能和经验,让他们可以和谐、健康地发展。幼儿以音乐作为媒介,通过音乐表现自己,提高自己的思维敏捷性,感受艺术美、形体美和环境美。相关的研究表明,当前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以教师的音乐示范为主,幼儿自主音乐学习很少,音乐课堂缺少相关的互动,不利于幼儿发展。本文研究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行为,希望对幼儿音乐教学提供帮助。

一、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行为现状

(一)奖惩和评价方式不理性

幼儿一般是3~6岁的儿童,他们的认知能力发展还不全面,音乐教学活动需要教师良好的引导。相关调查发现,教师的客观评价和奖惩方式会极大地影响儿童的心理。在音乐教學中教师更多采用的是让幼儿跟着自己的节奏进行唱歌,缺少适当的课堂互动性,当幼儿出现不遵守秩序情况时,教师会用严厉的目光让其注意遵守课堂纪律,幼儿对教师从心理上产生害怕。在对幼儿音乐学习评价上,教师只是注重有无学会该首歌曲、熟练度如何,没有从幼儿对歌曲的理解和唱歌时表现出的情感、肢体动作等多方面评价。因此不规范的教师教学行会影响师生之间的和谐,进而影响幼儿对音乐的热爱。

(二)教师对幼儿音乐教育目标不明确

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教学行为应该能够唤醒、启迪幼儿感受音乐的美妙,让孩子们通过音乐享受生活、热爱生活和感受生活。相关的调查发现教师对幼儿音乐教育目标并不是很明确,大部分教师认为只要教会学生唱歌就能完成教学任务,通过音乐让孩子听话就行。很少有教师认识到音乐是美育,从而没有将音乐的概念进行内化。

二、强化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教师行为的途径

(一)强化对幼儿教师音乐素养和技能的培训

幼儿园要创新幼儿音乐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奖惩和评价方法,关注幼儿的综合音乐素养,让他们在音乐中学到更多适应幼儿园一日活动的技巧。为了达到上述目标,幼儿园要强化对音乐教师的培训,从唱歌方法、肢体动作、表情动作等多方面培训,让教师掌握音乐教学方法。要让教师懂得对音乐的欣赏,音乐欣赏不仅仅是歌曲好听就行,更要让教师懂得音乐旋律之美,这样教师在教学中就会更加注重让孩子表现自己、抒发自己的感情,感受音乐作品的内涵,让音乐教学不偏离幼儿音乐教育的根本目标。

(二)教师要多关注幼儿实际需要,提升教学行为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关注每个幼儿对音乐的理解,要能从孩子们的行为中了解他们的音乐水平,在音乐教学中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师的教学行为要适当地转变,将音乐课堂充分交给学生,让他们通过自学、互学和展学过程,提高课堂的互动交流性,每个幼儿都抒发自己的情感,与其他同学交流学习音乐的新的体会,这比单纯的教师指导教学效果会更好。教师也要在音乐课堂中设置有效的问题,让学生主动思考并演唱,比如在教学“拔萝卜”的儿歌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边唱歌边演示小兔子的拔萝卜动作,提高幼儿肢体和口型的协调性,当幼儿表演出现困难时,教师通过适当的引导,让幼儿掌握方法,这比教师直接的演示效果会更好。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要创新教学模式,关注幼儿综合音乐素养,从幼儿的发展阶段性和实际需要出发,帮助他们正确地理解音乐和欣赏音乐,让自己的教学行为更加丰富。

(责编  吴 娟)

参考文献:

[1]江颖.试谈中学音乐教学目标和行为的指向性细化策略[J].新课程(下),2017(3).

猜你喜欢
行为教学活动幼儿园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以数学类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
爱“上”幼儿园
社区老年人跌倒认知和行为调查与分析
儿童玩具设计要素
反腐败从正人心开始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