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学校中小学科学实验课堂创造性的提高

2019-09-10 17:13金雅
家长·中 2019年6期
关键词:乡村小学激发兴趣创造性

金雅

摘要:实验是科学教学最主要的手段之一。学生的创新能力,科学素质都能够通过实验来激发,从而锻炼学生的思维。但是乡村小学,开设一些实验就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受实验器材等条件的局限。那么,作为乡村学校的小学科学教师,怎样增加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创造性呢?

关键词:激发兴趣;乡村小学;创造性

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我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从观念和教法入手创立灵活的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愉悦的探究情境中学习科学。同时,带领学生到室外开展实验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发挥学生在科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他们对科学知识的学习欲望 。那么,如何巧妙地上好乡村小学科学实验课呢? 在教学过程中我进行了以下几点尝试,收获了较好的效果。

一、创立灵活的学习环境,培养科学实验探究的兴趣

兴趣是一切事物的源泉,学生只有对科学有浓厚兴趣时,才会积极参与科学学习活动,体验科学学习的乐趣。因此,教师应利用各种有利因素,充分激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求,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

例如,我在教学2018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空气能占据空间吗》时,我对这个实验做了这样一个设计,在塑料杯底部粘上一个纸团,把杯子慢慢地竖直倒扣在水里,这样的情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这时学生会大胆猜测:“纸巾会被水浸湿吗?”学生顿时兴趣盎然,急切等待自己的猜测结果正确与否。同时我提出:“你能说出其中的原因吗?”这个问题的一抛出,学生便有更强烈的探索欲望,整个课堂的气氛很活跃。再如我在设计2018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神奇的纸》时,本课教学以纸为载体,通过改变一张纸,比较和体验纸改变前后性能的变化,交流纸的这种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等,激发学生继续改变材料,发现材料性能的探究欲望。根据教材,我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原有认知经验说说普通纸的特点,引发学生思考有什么办法让纸具有更多的本领。接下来,用“折一折”这种方法,引领学生用对比观察的方法研究纸被改变后形状、性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先在观察中发现纸的新变化,通过观察两种纸的侧面,发现普通纸和瓦楞状的纸分别是一字形和波浪形。在实践中发现纸的新功能,其中比较观察又分三步,即按一按,认真体验手心的感觉;放一放,由轻到重将物体放在纸的正中间,看纸能否承受住以及能承受多重的物体。测完白纸后,再去测瓦楞状纸能承受多重的物体。一边实验一边记录。学生在这样的实验情境中,探究兴趣非常高昂。

二、利用乡村的动植物资源,激发科学实验探究的兴趣

在乡村,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随处可见。大多数学生在家的时候就能对自己家里饲养的动物进行观察和研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把结果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在课上和同学交流,也能收获很多不一样的东西。这样我们的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活泼了,学生能够完全参与教学活动。例如,我在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教学《土壤中有什么》时,乡村学校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到室外学习观察是相对比较容易的事。我带领学生到学校的小农场,在不破坏植物的情况下,挖一些土装在烧杯中,带回科学教室进行研究,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发现每个小组得到的实验结果都有差异。明明是同一个农场中取得土,怎么会不一样呢?这样学生的好奇心又得到了激发,有助于课后的研究。

再如,我在教授2018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观察叶》课时,教科书出示了许多植物叶的图片。这些典型的叶,既让学生认识到不同植物的叶是多种多样的,也暗示了叶有相似的结构,植物作为生命体的身体结构特征。乡村学校的校园里,有很多不同的植物,可以让学生自行在校园里找不同植物的叶进行观察,这样更加直观,还可以让学生对这些树叶进行比较,发现叶的共同特征。学生对于可以直接拿到手的事物,观察兴趣更加浓厚,有助于课堂研究。因此,在乡村小学科学教学中我们利用学生较充足的课外时间,让学生尽可能地走出课堂,融入真实的自然环境中,把“天地”作为科学实验教学的一个有用场所。

三、巧妙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培养科学实验探究的兴趣

近年来,快速发展的现代教育技术和多媒体手段,将抽象的文字变成了具体的画面,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从感性认知变成了理性认识。我们顺利地完成了科学教学目标,学生的积极性也提高了,效果显著。我们可以采用如幻灯片、投影、纪录片等方式开阔学生的视野,向学生展现他们无法亲身体验的信息。

例如,我在教学2018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观察云》时,因为云的观察很受天气的影响,所以可以借助播放动画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各种云的形状,学生看得非常认真,这样也有助于后面在室外观察云的时候清楚地分辨出云的形状。这种通俗易懂的动画形式,更符合这个阶段兒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有了收获。我们的科学课堂的时间有限,应该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究时间,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可以随意地玩耍,所以我们应该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更全面的科学知识,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很好地帮助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也提高了。再如,在教授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月相变化》这一课时,书本上模拟月相变化的实验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往往很难理解。这时候,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模拟动画,让学生了解月相的成因以及它的变化规律。书本上最后一个活动是观察白天的月相,但是由于受天气等因素的影响,并不能每天都观察到。这时候我们可以先通过多媒体展示,再让学生进行验证,这样可以更好地让学生认识到月相的变化。很多时候,现代教育技术虽然是一种辅助手段,但是往往收获很多。

四、结语

总之,在乡村学校开展科学实验教学,我们要充分利用乡村学校的地理条件优势,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于遇到器材不足的情况,教师要先于学生想办法解决,这样在后续教学活动中就能引导学生有效地开展科学实验探究活动,增长学生的见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责编  侯 芳)

参考文献:

[1]谭建明.浅谈农村小学科学教学 [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2).

猜你喜欢
乡村小学激发兴趣创造性
如何提高西藏乡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浅谈乡村小学电教设备管理
让趣味融入数学课堂教学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如何培养乡村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