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价值观培养的初中文言文教学

2019-09-10 23:13林丽娇
读与写·教师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价值观培养

林丽娇

摘要: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然而,大多数初中生都不喜欢学习文言文。这主要是由于文言文的教学内容过于重视对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记忆,并未对其中隐藏的人文内A引起高度重视。从而不仅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还错过了培养学生价值观的良好契机。初中生正处在初步树立价值观的阶段,另外,文言文中蕴含的大量优秀思想理念,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基于此,文中重点分析了基于价值观培养的初中文言文教学。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价值观;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6-0266-01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的书面语,记录历史,传承智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初中阶段选取优秀的文言文篇目进行学习,既能够帮助学生对文化历史加以了解,同时还能够学习先贤智慧。然而,文言文教学却往往无法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一方面由于其运用的语言不同于現代汉语习惯,学生常常无法理解,另一方面其时代印记比较明显,要是未能对特定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等方面加以了解,就会加大学生的理解难度。基于此,文中针对基于价值观培养的初中文言文教学展开了分析。

1.提炼优秀价值观,发掘古人思想

首先,充分掌握文言文是挖掘优秀价值观的重要基础。因此,教师应该立足于整体,了解文言文的基本内涵,并从字词、语法、文化、历史常识、思想意识等方面对文言文的有关信息进行全面了解。教师必须对文章内容加以充分掌握,才能够正确解读文本,进而为充分发掘其中思想打下坚实基础。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中的《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课文为例,课前,教师应该归纳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如:“朝、孰、诚、方、善、间”等,正确解读文本,以此来帮助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邹忌和齐王人物形象。其次,对文本进行正确解读是提炼优秀价值观的前提。从整体上把握文言文的内容以后,教师可以结合目前针对本文的主流观点来解读文本,另外,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提取出与学生当前认知水平以及心理发展需求相符合的观点,从而实现对文本的精准解读[1]。最后,在整体把握和精准解读文言文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将凭借自身的理解而发表的见解让学生展开分析探讨,以此来增强文言文的思想活力。尽管文言文是由古人创作的,但是站在时代的角度对古文内容进行解读,却能够有效地指导当代生活,此外,新的观点,既赋予了文言文时代活力,同时还增添了课堂的勃勃生机。总之,教师进行备课前,应该先深入理解文本,然后,再将优秀的价值观提炼出来,做到精准解读文本思想,进而为教学设计打下良好基础。不仅如此,教师还应该对文言文中的优秀价值观加以充分挖掘,根据时代发展特点,将语文教学培养学生价值观的作用发挥出来。

2.把握优秀价值观,加强篇章联系

价值观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在开展初中文言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对篇章之间的联系引起重视,整合零散的价值观,从而为学生构建一套完善的素养提高模式,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文言文当中蕴含的优秀价值观所具备的指导作用。为此,教师对某个篇章的价值观加以把握的过程中,应该多浏览本学期或之前学过的文言文篇目,思考这些文章之间的异同点,从而形成必要联系,实现有机组合,以此来增强学生的记忆。比方说,对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七上的文言文篇目进行浏览时能够发现,这些文言文篇目重点体现的是做人最基本的核心价值观,其中,《陈太丘与友期行》和《论语》选段中均指出了诚信的价值,《诫子书》和《论语》选段中采取了不同的形式指出了正确的读书学习态度,《狼》赞美了顽强的斗志,这些精神品质所体现的价值观均非常值得学生学习与思考。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与前后篇章相结合,引导学生立足于不同的角度体验同一品质在不同文章中发挥的作用,并通过对比加深印象,进而构建篇章间知识和思想的双重体系[2]。

3.体验优秀价值观,整体把握文言文

文言文当中包含着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文言文,与其将所有精力放在一字一句的翻译上,将一堂传统语言文学课变为翻译课,不如把注意力放在分析和理解思想观念上,深入理解其中的内涵,体验文中的价值观。从而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言文,有利于体现课堂人文情怀,而且还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比方说,以《湖心亭看雪》这篇文言文为例,文中描述了作者在西湖雪后同友人在湖心亭酌酒赏雪之事,文中的雪景非常漂亮,赏雪人的活动内容也非常丰富,一般来讲,在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对这些描写引起注意。然而,对其中的字句展开探究,却又存在着一些难以理解的地方。就“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这句而言,根据字面意思可以翻译成,’(告别时我)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客居此地。”翻译起来语句通顺,但是,细想其中却存在着不符合逻辑的地方,不管是在古汉语还是在现代汉语中,一方询问对方姓氏时,对方都应该回答自己的姓氏,并非回答自己的籍贯“金陵人”。那么,作者为什么在文中故意记下明显的答非所问呢?基于对写作背景加以了解可知,文章是在清朝初年创作的,但是,作者本人又深深思念湮灭的明朝,之前创作过大量优秀的小品文,在回忆往事的过程中将自己的故国之思表达了出来。虽然本文之事发生于崇祯鼎盛时期,但是却创作于明灭以后,因此,作者必然会表达出自己的覆国悲痛。尽管文中无一字体现思念故国,但是依旧能够从很多细节当中感受得到。所以,“问其姓氏”时,故意回答为“金陵人”,由于金陵为明代古都,因此,思念故国的作者将其姓氏省略而重点记录“金陵”二字一点也不稀奇。倘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明确此点,对本文的理解就可以上升到爱国情怀的层面,进而在赏析中对“人鸟声俱绝”的西湖的理解,也能够从单纯的景物画转化为情感画,从而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越来越深刻。

4.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文言文教学应该对其中的思想价值加以充分挖掘,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以此来推动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全面发展。因此,在开展初中文言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教材与实际学习情况,构建出与初中生心理发展特点相符合的教学目标,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对各种教学资源加以整合,从而将价值观在文言文教学中的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杨天魁.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J].甘肃教育,2017(9).

[2]纪文方.基于价值观培养的初中文言文教学研究[D].

猜你喜欢
文言文教学价值观培养
我的价值观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新课改下初中文言文教学探析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文言文教学之流弊及矫治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