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物教学中开展探究性教学浅析

2019-09-10 02:13吴小艳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51期
关键词:探究性生物种子

吴小艳

摘  要:新课程标准对教学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教学中注重探究性教学的实施便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探究性教学符合学生认知的规律,利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但在教学中,因不同课程学科特点的不同,探究性教学的实施途径也存在差异。为此,本文以初中生物为例,提出了初中生物教学中开展探究性教学的有效策略,利于一线生物教师更好的开展探究性教学。

关键词:生物;探究性教学

探究性教学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下面,对探究性教学的内涵及意义概述如下:

探究性教学是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强调动手动脑,反对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倡导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究和发现知识。这种教学方式的实施为每个学生的发展创造了空间,利于每个孩子个性的塑造,改变了以往模板化、填鸭式的教学方式。

从探究性教学的实施效果来看,初中生物教学中实施探究性教学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开展探究性教学,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物是一门与生活关系密切的学科,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很难体验到生物学科的独特魅力,久而久之便会丧失对生物的学习兴趣。而探究性教学,通过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探究活动,如“解剖和观察鸡翅”、“探究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等,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发现惊奇、产生质疑,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生物的兴趣。

二、开展探究性教学,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探究性教学强调让学生自身动手动脑去做去想,自己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找到问题解决的途径。在不断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便可以得到很好的提升。

1、初中生物教学中开展探究性教学的策略

由以上分析可知,探究性教学方式的实施不仅是贯穿新课改的需要,更对学生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下面,结合自身教学的认识,提出几点初中生物教学中开展探究性教学的策略。

2、转变教学观念,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第一,树立“教是为了不教”的观念,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在这样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今天传授的新知识明天可能就成为过时的知识点,所以作为教师不应该简单的传授知识,而应该让学生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和探究知识的途径,教会学生养成探究问题的能力。例如,《探究蚂蚁的取食行为》的活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当有食物掉在地上之后,蚂蚁很快就会发现,并且来搬运食物。那么蚂蚁喜欢什么味道的食物呢?对于这个问题学生们众说纷纭。但是大部分同学都认为蚂蚁喜欢吃甜食。那么蚂蚁是不是最喜欢吃甜食呢?根据提出的问题,于是我让学生自己去设计实验。在做探究实验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很多问题,起初我并没有直接指出,而是让学生去探究去摸索,通过实验学生懂得了如何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知道了怎样去探究一种生物现象。这种表面上的“不教”,实际上为了更好的“教”,让学生体验到了探究问题的乐趣,提升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三、转变师生角色,鼓励学生探究

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和学生的课堂地位是不对等、不平衡的,学生常处于课堂教学的被动地位,这对学生课堂学习是不利的。对此,教师应树立师生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充分的尊重和关系学生,积极构建民主型师生关系,这样学生才会在课堂中积极参与课堂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利于学生对课堂问题提出创造性的建议和意见。

四、树立“学为主体”的教学观念

新课标倡导“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观念,作为教师应在生物课堂教学中,不要过于积极的将问题帮学生给解决了,应留足时间让学生主动去思考去探究问题,积极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去探究。

1.借助课本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学会探究

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是开展探究性教学的前提和基础,但要真正让学生掌握探究的方法,树立自主探究的意识,教师还应该充分借助生物课本中涉及到的探究活动,帮助学生懂得如何去探究问题。下面,笔者结合初中生物中“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这个实验,来阐述如何进行探究性教学。在教授这个实验时,很多学生都认为种子萌芽需要的条件必须有水、温度和空气。但是也有个别同学提出,种子萌芽需要光。为此,班级对种子发芽是否需要光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有的同学认为:种子萌发过程必须有光。但也有的同学认为:种子萌发的过程不需要光。对于班级学生产生的争辩,作为老师的我并没有给予他们的争辩下结论,而是引导他们开展实验,让他们用事实去证明自己的观点。

为了证实各种的观点,班级的学生自发的分成了两组,设计了两个实验:实验一,将20粒绿豆种子放在黑箱子内,里面有适量的水与空气。实验二,将种子放在有适量水、空气及有光照的箱子内。经过一周观察发现,实验一和实验二箱子内的种子都能萌发,通过计算发芽率,实验一和实验二的发芽率差不多。通过这个实验,学生深刻的认识到光照并非是种子萌芽的必要条件。整个教学过程,都是以学生的质疑贯穿始终,教师只是充当了点拨的作用,通过课堂探究活动的开展,学生的明白了探究的程序,探究能力得到了提升。

2、布置简易的探究实验,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

要想让在课堂中学习到探究方法和形成的探究意识转变为学生的探究能力,则要通过课外的探究活动给予巩固。为此,老师在教完某个内容后,就应该布置相应的探究活动,如“怎样保存肉类食品?”,“怎样探究菜青虫的取食行为?”等。通过提出这些生活中易见的问题,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还可以通过学生的亲自思考、设计探究活动,来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

结语:

探究性教学方式是目前中小學课堂教学中十分推崇的一种教学方式,其对学生整体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对于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来说,授课老师应依据自身的教学风格,通过转变教学观念,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借助课本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学会探究;布置简易的探究实验,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等途径进行探究性课堂教学的组织,增强学生的生物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  冀庆涛.生物探究式教学提升高中生学习力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

[2]  董楠.初中生物科学探究教学模式实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

猜你喜欢
探究性生物种子
第12话 完美生物
桃种子
探究性学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变革的应然诉求
基于生物学核心素养的探究性拓展实验
生物趣多多
可怜的种子
隐藏在深海里的神秘生物
深海里的神秘生物
由一道习题引发的探究性学习
如何开展化学教学的探究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