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学互鉴拉近“心的距离”

2019-09-10 07:22胡周萌
中印对话 2019年5期
关键词:印度人印度

胡周萌

2019年9月28日,来自中国和印度的8名青年代表齐聚北京,围绕“中国和印度:如何互学互鉴”的主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

在此次“2019中印青年说”活动中,中印青年代表与150名现场观众分享了他们在两国的跨文化生活体验。通过讨论,他们相互启发思维,减少刻板印象,加深相互了解,也拉近了中印之间的距离。代表们还就中印面临的挑战以及合作机遇进行了交流。

消除刻板印象

我的第一次中国之旅并不轻松,这是因为我之前没有预料到自己会在语言沟通方面遇到这么大的困难。英语在中国的使用率远不如其在印度。我对中国的刻板印象在我来这里的第二个月就消失殆尽。一旦你来到中国,面对这里的人,与他们交谈,定居在一个中国城市,你就会发现中国与你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我之前并不知道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人口管理方面是如此先进和高效。在中国的经历让我大开眼界。另外,中国的语言保持了强大的活力,令我印象深刻,中文总是让人有学习的渴望。

Seerat K. Banga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

毕业生

如今去印度的中国游客比以前增加了不少。他们有时在街上看到懒洋洋的印度人就会拍照,然后告诉自己的中国朋友印度人生活很懒散。但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印度人是世界上工作最勤奋的群体之一。当人们不了解事情的全貌时,往往会以偏概全。事实上,中国人和印度人都很勤劳,唯一的区别可能是外部条件。有些人原本想要辛勤工作,只是缺乏必要的物质条件。如果能提供这些条件,他们将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人才。

毛克疾

中国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

中心助理研究员

宝莱坞电影对中国人如何看待印度影响颇深,但它也造成了一种刻板印象,即印度人会随时随地唱歌跳舞。这让我想起了自己的一段经历。当我在印度或者其他一些国家进行体育锻炼时,人们总是问我:“中国人都擅长功夫吗?”这两个例子可能略有不同,并不是所有中国人都喜欢功夫,但印度人确实喜欢跳舞和唱歌,因为这是他们分享情感、结交朋友以及向世界展示他们幸福生活的方式。

杨天舒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前驻印度记者

中国是全世界最安全的国家。六年前我第一次来中国时,发生了一件“小插曲”。当时,我去湖南长沙参加“汉语桥”比赛。在长沙的最后一天,我在熙攘的市场里弄丢了我的“宝贝”相机。最后在警察的帮助下,相机失而复得。这对我来说简直是不可思议。中国的警察拥有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公共安全在这里得到了有效保障。

Aditya Kumar Pandey

尼赫魯大学博士生

开展更多合作

我认为中印双方可以在医药领域加强合作。实际上,双方在这个领域已经开始合作,印度派出了很多留学生到中国学习医学。中印两国都有庞大的人口,需要大量医生,印度有很多医学院,而中国也在培养更多印度学生成为医生。

Seerat K. Banga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

毕业生

中国和印度面临着类似的问题,但因为两国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问题的程度有所区别。中国曾经面临的一些问题现在开始困扰印度。目前,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而印度拥有世界上最年轻、最有活力的人口。大约三十年前,人口过快增长曾让中国头疼,现在印度也开始受其困扰。从这个层面上来说,两国可以开展更有意义的合作。

毛克疾

中国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

中心助理研究员

科技是中国未来发展的一大优势,而科技的发展不仅仅只给中国市场带来益处,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进驻印度,它们也给印度带来了知识和技术。与美国和日本相比,中国提供的电网和高铁解决方案更适合印度。现在是印度采纳更多中国解决方案的时候了。

早年间,当我们对中印关系不太乐观时,中印双方在彼此市场的投资寥寥。每当两国发生政治纠纷时,企业也会蒙受损失。但在过去几年里,中国对印度的直接投资已迅速增长到数十亿美元。中国公司在印度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贡献了更多税收,从长远来看,这对两国都有利。

黎剑

竺帆创始人兼CEO

中印两国都面临着“人才外流”的挑战。由于国内工作机会匮乏或是教育、医疗设施落后等原因,很多人出国后就不再回来。我希望两国政府能够解决这个问题,让海外留学的人才能够回国作出贡献。

Kamal Panchal

模拟联合国亚太区总裁

中印之间目前的媒体合作还远远不够。将来,我们应该为两国媒体合作创造更多机会,比如举办更多的活动和交流项目,以了解彼此的工作方式。我们还可以分享更多的信息,进一步了解彼此的思维方式,用细节呈现更真实的中国和印度。

杨天舒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前驻印度记者

旅游业是中印未来可以加深合作的领域。两国文明都有数千年的历史,但目前去对方国家旅游的中国人和印度人却为数不多。除此之外,中印应该加强人文交流。在中国的印度留学生大多学习医学,而在印度的中国留学生很少。未来,中印两国可以在这些领域加强合作并增进关系。

Aditya Kumar Pandey

尼赫鲁大学博士生

中印是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如果我们将两国比作高速列车,那么孟买、德里、上海、北京等发展迅猛的城市“坐”在了第一节车厢里。但在火车的最后一节车厢中,仍有相对落后的地区和城市。它们要赶上第一节车厢里的城市,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困难主要在于发展的不平衡,目前两国都致力解决这一问题。

就中印两国的合作而言,首先,在战略前沿保持积极态势非常重要,例如开展战略经济对话和金融对话,这些机制对两国之间的合作十分关键。第二,在多边框架下加强双边合作。除了众所周知的二十国集团(G20)和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外,中国几年前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亚投行在这一方面也发挥了重大作用。印度实际上已成为亚投行资金的最大受益者。第三,在某些具体问题上,中印应该加强沟通的频率和深度。例如,最近印度储备银行代表团访问了中国,学习了与农业信贷相关的工作流程、政策法规。我们希望未来会有更多类似的互动。

林盛

中国银行孟买分行

高级经理

我们面临的最大的挑战是改变人们的固有观念。印度和中国不应只是全球外交的参与者,更应该成为全球规则的制定者和引领者。双方应该携手努力,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打击恐怖主义并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我们应该建立一个亚洲联盟并通力合作,毕竟两国的人口总数就占了全球人口近一半。我们可以通过连接班加罗尔和深圳来创建“亚洲硅谷”。当下,我们更应该考虑“中印合作”,而非“中印对抗”,双方应该开展良性竞争,但应避免摩擦矛盾。

Prasoon Sharma

纽约大学以及伦敦大学

青年学者

猜你喜欢
印度人印度
印度总统定了
印度人的脖子会说话
印度人一摇头 全世界都怕
如果可以去印度
经验
以退为进
最高警察
印度人发明的阿拉伯数字
印度数字
印度地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