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教学中学生舞蹈表现力的培养与训练

2019-09-10 10:25贺茜
青年生活 2019年5期
关键词:舞蹈教学培养策略学生

贺茜

摘 要:我国在进行教育改革时,将素质教育列为改革的重点,而舞蹈教育就是素质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位。过对学生进行舞蹈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与审美能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些年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艺术的要求与审美也在提高,舞蹈教学为适应社会的发展与学生的需求也做出相应的改变。通过对舞蹈表现力的培养与训练,实现舞蹈审美回归到舞蹈本质中。本文通过对舞蹈教学中学生舞蹈表现力的培养与训练的重要性进行分析,进而提出舞蹈教学中学生舞蹈表现力的培养策略,以期为舞蹈教学者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關键词:舞蹈教学;学生;舞蹈表现力;培养策略

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人们对舞蹈教学提出新的要求,对舞蹈的艺术美有更加现实的要求。因此舞蹈教学要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对教学方式与内容进行优化,保证舞蹈教学的艺术美得以提升。在舞蹈教学中表现力是十分重要的内容,是学生内在情绪与外在动作的有效统一,也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直接影响,因此对舞蹈教学中学生舞蹈表现力的培养与训练进行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一、舞蹈教学中学生舞蹈表现力概述

在舞蹈教学中,舞蹈表现力是舞蹈者对舞蹈的内涵等进行全面的掌握,并通过学生的理解对舞蹈进行表现,再搭配与之相适应的音乐,提高观众对舞蹈表现力的理解,并与舞蹈者产生共鸣。舞蹈表现力的培养,是提升舞蹈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学生文化艺术内涵的重要手段。因此在舞蹈教学汇总,要加强对舞蹈表现力的培养。

这些年我国对舞蹈事业的资金投入与政策投入力度在不断增加,进一步促进舞蹈事业的繁荣,而人们也对舞蹈教学中舞蹈表现力的培养与训练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对表现力在舞蹈教学中的重要性可以从以下内容进行研究:第一,表现力在舞蹈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有助于提升舞蹈作品传到的内涵。舞蹈作品是通过表演者对作品内涵的理解,并以舞蹈动作的形式进行展示,并在展示中对舞蹈作品中所要传达的内涵进行表现。如果在舞蹈教学中不进行表现力培训,那么舞蹈是没有灵魂的,也无法提升舞蹈的艺术价值。第二,表现力在舞蹈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对舞蹈中的表演质量进行评判。在对舞蹈者的表演进行评判时有很大标准,而表现力就是其中十分中的内容。对表现力的评判则跳脱出对舞蹈动作难度的评判,使得评判更加符合时代需求,也符合人们对艺术的审美,这样也能提高舞蹈者对表现力的理解,提升舞蹈者的审美能力。

二、舞蹈教学中学生舞蹈表现力培养的价值

舞蹈艺术在进行表演时,不但需要动作的标准,更需要表演者与舞蹈所要表达的情感与动作的统一性[1]。这就要求舞蹈演员在进行表演时必须要有强大的感染力,这样才能引起人们的共鸣,并将公众带入到舞蹈演员所构建的世界中。为有效提高舞蹈演员的表现力了,教师的舞蹈教学与学生的学习必须建立在相应的原则上,并要求学生具有坚实的舞蹈基础,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好的理解舞蹈的内涵。提高学生舞蹈学习中的表现力,学生的基本素养是学习舞蹈的基础,因此表现力的培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舞蹈素养。同时,舞蹈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表现力的培养与训练,有助于提升学生对舞蹈动肢体动作、心理、表情等的理解与掌控,进而加强学生对舞蹈艺术的理解,提升舞蹈表演者的艺术审美。

三、舞蹈教学中学生舞蹈表现力的培养与训练策略

(一)增强学生的舞蹈意识

只有学生具有完整的、充分的、系统的舞蹈意识,才能在舞蹈学习中增强主观能动性,进而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也只有在学生舞蹈意识不断增强的情况下,学生才能加强对舞蹈的理解,并将舞蹈进行创作与展现。舞蹈教学有别有其他学科,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因此学生要通过舞蹈动作的合理展现,加强对舞蹈的内涵表现,以及对舞蹈价值的传达。通过学生对舞蹈动作与内涵的理解,加强学生内在与外在动作的和谐统一,并不断提升为舞蹈的表现力。

例如,学生在进行舞蹈展现中,通过主观能动性对动作进行有意识的控制,使得舞蹈动作的艺术美得以展现,同时也能对自身对舞蹈艺术的理解融入到动作中。学生对舞蹈动作的掌控,是实现自我意识与实践的有效统一,并在舞蹈表演的过程中不断强化舞蹈艺术的表达,进而增强舞蹈表演的价值与内涵。

(二)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

在舞蹈教学中音乐是十分重要的内容,也是提升舞蹈表现力的重要内容。学生在富有节奏感的音乐中,对舞蹈动作进行表达,并将自我情感、舞蹈动作与音乐三者进行有效的融合[3]。在舞蹈学习中,一些音乐节奏感较强的学生在舞蹈学习中,能够很好的展现舞蹈内涵,并在准确的踩点中提升舞蹈艺的表现力。在舞蹈教学中音乐节奏感与舞蹈的统一,也能提高学生对舞蹈动作的控制,进而提高舞蹈学习者的表现力。因此教师在舞蹈教学中,要对音乐节奏进行合理的解释,让学生能够很好的理解舞蹈与音乐之间的联系,并通过一些技巧的介绍与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的搭配,加强学生对音乐节拍的理解,并积极引导学生对节奏的类型进行分类。

例如,舞蹈教师在教学中实行分组制,将舞蹈进行科学合理的编排,并选择符合舞蹈内容的音乐。让学生以小组竞赛的方式对音乐的节奏感进行掌握,并鼓励学生主动融入到富有音乐节奏感的舞蹈中,进而增强舞蹈的艺术价值与表现力。

(三)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任何学科的学习一定要有想象力,只有充分发挥想象力,才能提升学习效果,并对学习进行不断创新[4]。舞蹈学习也同样如此,只有在想象力的有效发挥下,才能提升学生对舞蹈的理解,并在想象力的推动下,激发学生对舞蹈的创造力,进而增强舞蹈表现力。舞蹈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外化,与现实生活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舞蹈作品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位人物、每一个故事都是对生活的艺术升华。因此学生在舞蹈学习中,要加强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与体验,并对现实中的事物进行艺术的表现,进而提高舞蹈表现力。

例如,在学习舞蹈《课堂白日梦》时,该作品的表达是通过任务的梦境虚幻构成的,因此在舞蹈表达中要用舞蹈将梦境进行合理的表现。课堂学习中,教师要在舞蹈教学中,很好的融入课堂学习中学生的各种表现,还要将学生的集体感进行有效的展示。因此在进行学习时,教师要让学生深入观察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理解舞蹈,在舞蹈中展现生活。只有学生的想象力建立在生活基础上,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舞蹈表现力。

(四)加强舞蹈动作的规范性

学生在进行舞蹈学习中,只有建立在标准规范的舞蹈动作基础上,才能更好的体现舞蹈表现力[5]。因此教师在进行舞蹈教学中,要对学生的舞动动作进行规范,保证每一位学生的动作都能标准规范。舞蹈动作的规范是每一位学生都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只有学生对自身的舞蹈动作、协调能力等进行合理的控制,才能有效提升舞蹈表现力。而舞蹈动作的规范又与学生的舞蹈基础息息相关,因此教师要在舞蹈动作培训之前,要对学生的舞蹈基础进行摸底,在充分掌握学生舞蹈基础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加强对学生舞蹈动作的規范。教师在教学中,要进行严格教学,只有保持足够的严格,才能让舞蹈动作的培训能够顺利进行。对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将舞蹈动作进行分解,并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动作巩固教学。

如在学习《傣族精灵》时,教师要将傣族音乐进行系统的介绍,并对音乐的风格等进行阐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舞蹈的培训。教师要一边进行舞蹈动作的演示,一边对舞动动作的特点,注意事项等进行介绍。在傣族舞蹈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就是孔雀手势等,因此在教学中要反复强调这些动作的重要性。等教师演绎完后,播放音乐,让学生自行感受一会儿,然后教师开始进行舞蹈动作的培训。

(五)提高学生对舞蹈表演内容的理解

舞蹈表演是一种富有美感的艺术形态,也是一种艺术再创造,因此学生在进行舞蹈学习中,要对舞蹈的相关技巧进行掌握,并以舞蹈的欣赏进行表现,从而传递舞蹈的艺术内涵与精神[6]。因此教师在进行舞蹈教学中,要不断加强学生对舞蹈表演内容的理解,只有对舞蹈内容进行充分的理解,才能更好地通过肢体进行表达。学生在进行舞蹈学习中,要对舞蹈动作进行充分的理解,并对舞蹈内容以不同的角度进行理解,这样才能有效提升舞蹈表现力。

例如,教师在教授富有当地特色舞蹈时,要与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结合,这样才能增强学生对舞蹈内容的理解。教师将舞蹈编创者所要表达的内涵进行剖析,并让学生也对创造者的内涵进行思考,通过对创造者的意图思考,这样可以更加贴近舞蹈的本质,也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舞蹈的实际意义与艺术内涵。在充分理解舞蹈内涵的基础上,学生再对舞蹈动作进行学习就事半功倍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生对舞蹈表演内容的理解,学生也要积极主动的去探索舞蹈的精神世界,这样才能提高舞蹈的艺术价值,拉近与观众的距离。

(六)提升学生对舞蹈的情感性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舞蹈教育基本都以传统的技巧教授为主,简单的认为只要学生掌握足够的舞蹈技巧就可以完成对舞蹈作品的表演[7]。但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很多学生对舞蹈情感的表达越来越淡,进而造成很多舞蹈表演者无法将自己的内在与舞蹈动作进行有效的统一,使得舞动失去了灵魂,失去了舞蹈的艺术价值。因此为提高学生主动学习舞蹈理论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就要在舞蹈教学中加强情感的表达。情感在舞蹈表演中的有效融入,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舞蹈表现力。舞蹈表演是高于生活的一门艺术,因此在进行情感表达时一定要对舞蹈作品进行充分的理解,并对舞蹈中所包含的人性进行挖掘,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舞蹈所要表达的情感,并对情感进行合理的表现。所以教师在进行舞蹈教学时,要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理解舞蹈中所蕴含的感情。

如在学习维吾尔族舞蹈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对维吾尔族的生活习惯,文化内涵等进行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对舞蹈动作进行观察。在观察中发现舞蹈具有立腰、节奏感明显与快速旋转等特点,同时一些脖子上的动作与手部动作也极具特点。所以只有对舞蹈创造者的创造意图等进行理解,才能不断提高舞蹈的情感表达,进而提高舞蹈的表现力,提升舞蹈的艺术内涵。

(七)提升艺术修养

舞蹈不仅仅是简单的动作展示,更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表达。在舞蹈中有人们的情感、文化、习俗等各个方面的反映,因此舞蹈学习者要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才能对舞蹈进行合理的展示[8]。舞蹈在历史的长河中所表现出的生命力,是时代的象征,一个民族经久不衰的表现。在舞蹈中我们能找到一些历史时间、文化活动等各个方面的体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舞蹈演员,机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内涵与艺术修养,这样才能对舞蹈作品所表达的人文情怀有更好的理解。教师在进行舞蹈教学中,要对舞蹈中所蕴含的故事向学生介绍,并引导学生对舞蹈进行艺术的理解。学生在艺术内涵不断的熏陶下,能够提升对作品的理解,进而创造出更加符合社会需求与人民需求的好作品。

例如,教师在进行舞蹈教学中,除了让学生与舞蹈有关的理论知识与艺术知识之外,还要对其他学科的知识进行理解,并对一些人文性高的书籍进行阅读。同时,一个星期要开展一堂人文课程,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艺术修养,并将艺术修养运用到舞蹈理解与学习中,这样才能提升舞蹈学习的效果,也才能对舞蹈内涵进行合理的表现。

四、结语

在舞蹈教学中,舞蹈表现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舞蹈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充分认识到舞蹈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表现力培养的重要性,并在教学中采取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加强舞蹈动作的规范性、提高学生对舞蹈表演内容的理解、提升艺术修养等途径进行表现力的培养。舞蹈教学中学生舞蹈表现力的培养与训练,有助于提升学生对舞蹈的理解,提升舞蹈教学质量,进而实现我国舞蹈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迪力阿热木·艾尔肯.浅析舞蹈教学中学生舞蹈表现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6(22):144-145.

[2]张文凤.舞蹈教学中学生舞蹈表现力的培养策略研究[J].戏剧之家,2017(9):228-229.

[3]汲艳蕊.高校舞蹈教学中学生舞蹈表现力的培养策略分析[J].长江丛刊,2016(36):21-21.

[4]苏锐.高校舞蹈教学中学生舞台表现力的培养分析[J].艺术评鉴,2017(18):107-108.

[5]林友.高校舞蹈教学中学生舞台表现力分析及培养策略[J].艺术科技,2017(11):412-412.

[6]傅慧灵.高校舞蹈教学中学生情感表现力的培养探讨[J].北方音乐,2018(8):111-112.

[7]张燕燕.高校舞蹈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舞蹈表现力[J].北方音乐,2017(24):210-210.

[8]何苗.高校舞蹈教学中对学生舞蹈表现力的培养探究[J].青年时代,2016(19):133-134.

猜你喜欢
舞蹈教学培养策略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浅谈舞蹈演员良好个人修养的养成
浅谈舞蹈演员的舞台表现能力培养
民办应用型本科音乐表演专业舞蹈教学现状、问题与对策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