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乡村文化研究

2019-09-10 07:22胡剑南
重庆社会科学 2019年5期
关键词:乡村文化乡村振兴战略文化产业

胡剑南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特别是推动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和乡村振兴健康有序进行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培育优秀乡土文化人才,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村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从国家层面高度重视乡村振兴和乡村文化传承发展,这是中国农业、农村、农民迈向新时代的总动员,是亿万中国农民奔向小康的幸福起点,21世纪恰逢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文化产业方兴未艾,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家,农耕文明历史悠久,乡村文化基础雄厚,可以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稳定的资源环境,因此,传承、保护和发展乡村文化,提升最基本软实力,是助力新时代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的必然举措。

关键词:乡村文化;文化产业;乡村振兴战略;新时代

[中图分类号] G127  [文章编号] 1673-0186(2019)05-0120-009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码] 10.19631/j.cnki.css.2019.05.013

乡村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特定自然区域或同一族群生产生活方式、饮食风俗习惯、图腾崇拜、宗教信仰等历史文化符号的集成表述,保护、传承和发展好乡村文化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内容之一[1]。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村庄是这种文明的载体,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强调农村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乡土文化的根不能断。新时代我们要更好地传承与保护乡村文化,记得住文化根脉,留得住乡愁,让我们魂牵梦萦的故乡既有绿水青山,又有诗情画意,文明富庶,平安祥和。基于此,探究分析乡村文化的历史形成和生存现状,科学解决加快城镇化发展与乡村文化传承保护之间的矛盾冲突,在发展文化产业和实行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充分利用好乡村文化独特资源优势,对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历史和现实意义。

一、中国乡村文化深沉厚重,是传统文化的根脉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农业大国,我们的祖先自古就有善于观测运用天时、创造发明工具、精耕细作的优秀传统,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育水稻、大豆和茶的国家,发现并养殖和利用桑蚕制丝走出了享誉世界的古丝绸之路,创造出了灿烂的农耕文明,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考古发现,乡村是农耕文明时期的最基本单元,发端于原始部落中期,经过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不断总结形成了乡村文化。因此,乡村文化也就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基础来源,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在鄉村文化的基础上诞生的。虽然目前学界对乡村文化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基本的范畴已界定为农村文化、村落文化、乡土文化。从社会学的角度看,乡村文化是基于乡村社会空间形成的文化系统,是以农民为主体的乡村居民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积累、创造的,为本地乡村民众共同享有并不断发展传承的社会文化,具体内容包括乡村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社会组织及制度、语言和符号[2]。进入文明社会以来,“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的价值观成为中国族群和个人物质、精神追求的崇高理想,继而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地区先民们不断积累增长物质文明,也创造发展文化财富,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地域性乡村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讲,乡村文化记录着一个地区、姓氏族群的兴衰和变化,代表着一个地方的荣耀和辉煌。

(一)乡村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从民俗的角度反映了各地节庆习俗、耕作习俗和婚嫁习俗,记载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各地民风乡俗,反映了古代乡村文化的原始形成。《诗经·豳风·七月》“朋酒斯飨,日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讲的是过年的时候人们杀羊宰牛、饮酒跳舞、酬谢神灵保佑和祈求上天赐福的节庆习俗,这种民间信仰和文化习俗延续至今,在山东中部山区新甫山一带,每年的农历六月初六,各乡农民烹羊宰牛,敬神祈福,为当地盛景,台湾文化名人毛铸伦先生回乡祭祖时目睹这一盛景,感叹传统文化特别是乡村文化的影响深远,民间信仰的力量巨大。乡村文化中婚嫁习俗的影响更深远,先秦时期就有描述爱情的民歌《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农村男女青年恋爱期间相互馈赠信物,表达彼此间的倾慕之情,同现在相互交换定情物是一个道理。这种习俗在山西、云南、广西很多地方流行,如今已流传演变为绣荷包、香囊或其他方式,但形式和内容上仍然保存着千年的传统模式且相对完整。

(二)乡村文化丰富多彩,包罗万象

多民族和谐共处的大中国因自然客观条件,形成了不同地域、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形态。从物质文化形态上,黄河流域的村落及建筑大多从抗风、御寒角度考虑建造,高墙大宅,气势恢宏,四合院是其典型的代表。山西和陕西地区的窑洞也有四周的围墙和平正的院落,村镇大部分以历史典故或千年古树、建筑、历史遗存等冠名,如四槐树村、长城岭村、御马店等。长江流域和江南则以防涝、防潮、通风为目的修缮房屋,依地势而建,小桥流水,雕廊画壁,村圩取名多源于当地的河流、码头、文化名人,如林家湾、吴家埠等。各地先民们适应自然、战胜自然,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东方建筑文明,它们中有不少至今散落于偏远的古村落或城郊,成为乡村文化的标志之一。

古人云,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从非物质文化形态的表现上,中国各地乡村文化风格也不尽相同,曲风迥然。即便同一个节日,庆祝的方式在南北西东,十乡八里也会呈现出不同的样式。中秋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但各地乡村节日文化习俗各有寓意,山东临沂地区赏月,还要祭月,吃月饼、食“麦箭”;山西大同的月饼个头奇大,又称大团圆饼;淮北地区的中秋节喜欢制作含核桃、花生、杏仁等果实的五仁月饼,意在祈求五世同堂;江南一带还有的地方中秋节吃桂花鸭、饮桂花酒。此外,广东、福建地区喜欢中秋节舞龙,安徽民间堆宝塔,苏州有串月习俗等。在走亲访友、祝寿庆生等习俗上,各地也有不同的规矩和礼仪,如山东曲阜地区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接待宾客十分讲究,主陪主宾的座位非常严格,男女需分席而座,传统而守礼制,等等。

(三)探寻乡村文化的独特属性,重构乡村文化自信

许多乡村都有属于本地独有的历史文化典故和风俗传承,共同构成了根深叶茂的乡村文化,流传至今。对于生长或长期生活工作在乡村环境中,受这些传统习俗影响深刻的人群来讲,这种文化思念如今定义为中国人独特的文化情结——乡愁。它是在世代耕作环境不变,生活繁衍在所谓父母之邦的土地上,对先辈的一种追问,是对故乡所有情感的一种回忆,也是人们对“文明起源”的本能拷问,是我们常常讲的文化寻根。它或许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也或许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具象,从乡村文化族谱中一定能找到答案,这是我們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延绵不断的民族自豪。

为了梳理传统文化历史发展脉络,提供传统文化寻根的坐标,中央电视台近两年先后组织拍摄了五季的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以拜访和发现的视角,从中国人最关心的传统美德、家族伦理、邻里和睦、师生情谊、商业诚信等角度出发,讲述中国传统文化基因传承者的生存状态,记录仁、义、礼、智、信的历史人物传承者家堂祖训、现实生活及其周边人物故事。这些隐居在乡村和田野的古老文明,薪火绵延,代代传承,活在当下,影响后辈,成为影响中国人道德追求的传统与规范。他们中的许多支脉早已桃李遍天下,有的还远播海外,但其源头依然是原始的乡村文化形态。节目播出后好评如潮,观众普遍认为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崇尚和礼遇,对推动当今社会精神文明道德建设将产生正面积极的影响,对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国家级媒体,央视近几年通过一系列优秀纪录片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其中《舌尖上的中国》《美丽中国乡村行》《国家宝藏》等已成为经典,唤起了无数中国人的思乡情、爱国情,正在制作播出的《中国影像方志》系列节目更是将镜头聚焦最基层的县域乡村,精准展现中国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也许其中的一集,就是你苦苦寻找的乡愁记忆,这是官方媒体对中国传统文化记录建档、传承与保护的责任担当,是文化引领的旗帜之举。

不一样的乡愁,相同的答案,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农业文明古国,孕育了代表东方文明的中国乡村文化,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和基础,是几千年传承发展下的结晶。文化学者们一致认为,中国乡村文化集大成者的儒家文化是最具影响力的代表,是乡村文化中最有共性的主线,它是中国乡村文化的中心思想,与儒家思想的仁者爱人,以人为本,强调个人道德修养,德治天下,忠义诚信的处世哲学密不可分。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国家、社会治理,符合统治阶级长治久安的诉求,也有利于社会和平稳定的延续,故而被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处理人与人、人与集体、人与社会关系的伦理道德制度,中国的乡村和老百姓才有了维系千年的相守,民族的凝聚,国家的统一。

当然,乡村文化又有其各自的独特性,呈现不同的表现方式,这正是中国文化的博大和包容之处,与近代以来引入的“洋”文化和城市文化相比,它的影响力更持久,根深蒂固。即使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外来文化和网络文化融入人们的生活,传统的乡村文化依然如母亲的家常菜,不断唤起人们的味觉记忆,引领我们重温共同的“精神家园”。乡村文化早已深深扎根于中国古老农耕文明的沃土之中,是每一位炎黄子孙深沉持久的家国情怀和共同的精神财富,留住共同的乡愁就是留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树立共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留住我们民族文化的共同自信与骄傲。

二、乡村文化生存现状及与城市文化的关联

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把城镇化、城市化进程提到了议事日程。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县级以上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数字统计结果至2017年已经达到58%,户籍登记人口城镇化率标准统计也达到了42%,接近或已超过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在城市基础建设和工业园区、房地产开发过程中,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许多村庄在开发建设过程中被征用改造后,逐渐消失,尽管城市化过程中有希望实现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相互碰撞融合,让现代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相互支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的乡村文化正在面临弱化的危险,城市化对乡村与乡村文化的客观影响不可避免地显现出来[3]。

(一)乡村文化弱化现状源于城市化和乡村经济发展的落后

作为两种不同概念,乡村文化与城市工业文化是相对立的关系,正如许多年前钱钟书先生《围城》中描述的那样,乡村的人们希望去城市中开始新生活,而许多城里人生活在都市却常常以乡村为归依,回望乡村的宁静和自给自足,对城市呈现出“水土不适”的返祖心态。这应该是一个文化生活观念适应的过程,属于人们正常的心理反应,特别是我们国家农业文明延续的时间长,影响力比较深远和持久。加之乡村文化是传统文化的精神家园,乡村是这种文化的原生地,乡民们在长期农业生产与生活中,世世代代形成的风俗习惯、道德标准、行为方式和理想追求等已经固化,具体表现为地域性的民风和民俗,以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同一个生活圈里的人们,并将长时期影响乡民的情感处事方式、价值追求以及对社会的认知观点等,注重人情关怀、崇尚道德治理是乡村文化典型特征[4]。

城市文化对大部分中国人而言,是一种舶来文化、外来文化,按西方人的文化观点,追求自由开放和浪漫是人之本性,道德约束淡薄,人情冷漠,崇尚金钱至上但法律意识比较强。另外,城市人口多,背景复杂,难以形成高度统一的行为规制和道德观念,人与人之间老死不相往来,更谈不上共同的习俗。究其原因,城市商业化和现代工业的激烈竞争,专业化的分工,机械化操作和流水线,割裂了人与人的情感。商业竞争激烈的城市和慢节奏的乡村相比较,缺少温度,表现在文化层面也是如此。

其实文化自身并不具备天然的优劣属性,人的主观意识是可以变化的,有时政策的导向性赋予了城市文化更优越的特质。城市化的进程需要文化体系的培养和跟进,以实现城市文化的吸引力,否则城市的发展只是面积的增加和体量的变化。因此,重视城市文明建设与基础建设应该放在同一起跑线,毕竟在客观条件上,城市现代化建设的物质基础要比乡村优越,有雄厚的资本用于文化的建设。乡村文化的弱势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乡村落后的经济发展态势,无法对其本身的乡村文化整体起到支撑保护作用,缺乏后续的发展力量;其次是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传统乡村文化逐渐衰落,新型的与现代社会适应的乡村文化尚不能迅速建立,导致民间文化传承开始出现断层,乡村文化渐渐失去了最适宜的生存土壤[5]。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城市发展完成原始资本积累和城市基本建设以后,开始把政策导向转向文化建设和发展,在城市文化的时代感和人性化趋势下,相对落后的乡村文化被排挤到一个边缘性、非主流性的地位。

两个方面的原因加速了城镇化和新兴城市文化对乡村文化的冲击,继而导致乡村文化失去了自身特点和原有属性,代之而起的是城市文化开始占领主流,影响乡村文化的生存空间。英国学者卡尔·波兰尼在《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一书中强调,社会的变迁“首先是一种文化现象而不是经济现象,是不能通过收入数据和人口统计来衡量的……导致退化和沦落的原因并非像通常假定的那样是由于经济上的剥削,而是被牺牲者文化环境的解体”[5]。文章分析了19世纪英国工业城市文明对南非的卡菲尔人和印度很多地区整体村庄文化的侵蚀与毁灭,证实了所谓的“社会破坏”即文化消亡对民众的影响远远大于经济上的剥削,说明了人口增长也可能是文化退化现象的原因之一。

(二)充分挖掘乡村文化的现代性价值,促进乡村文化和城市文化的融合

乡村的消失并不意味着乡村文化的消亡,由于历史原因,中国城市与乡村之间始终有一条看不见的线,连着城市与故乡,这条线就是源远流长的乡村文化。乡村愿景和乡村文化依然是城市里人们心灵的牵挂和寄托。归根结底,乡村文化是地道的本土文化,具有极强的地域感和共通感。通常来说,乡村文化与家族文化、宗祠文化、乡俗乡风是同根共生的一种文化,乡村文化在村民治理、宗族邻里团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许多人的记忆里,自己的故乡,父辈依然居住的乡村是和睦安详、恬淡自足的象征,故乡的山水、池塘的荷花、飘香的果园、儿时的玩伴始终是人们最美好的记忆。现实生活中,城市里人每年都要清明祭祖,中秋节、春节必须回家团圆,这已经成为一种城市特有的人文景象,很难说清楚它是乡村文化还是城市文化,而是同属中国传统文化。还有那些在海外漂泊的人,落叶归根是其梦想和期盼。

事实上,我国现阶段处于并长期受制于城乡二元体制,城乡公共服务供给呈现不均衡的状态。在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中,乡村的基本公共服务机制和成本分担机制同城市相比有较大的差距,必然导致乡村居民向优质生活环境靠近,想方设法离开物资匮乏、生存条件恶劣的居住村落。背井离乡的民间工匠、表演艺人远离了孕育传统手艺的乡村,其技艺被传承与发展的自发性和积极性也逐渐减少,直至失传。各类民间工匠、传统手艺人作为“文化精英”逐渐远离乡村,意味着以这类“文化精英”为主体的技术、知识、资源等大量消失,地方传统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后继乏力。于是,适应新的环境,以新的方式创新发展这类优秀文化遗产,或在原创地提供更好的环境,都是传统文化未来的希望。

然而,这是传统文化未来发展中的一个漫长过程,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郊农村日渐开发,很多地方“城市病”日趋凸显,城市基础条件也开始跟不上扩张的步伐,一些新崛起的城市出现了水源紧缺、交通拥堵、优质教育和医疗资源紧缺、就业困难等现象[5]。更为严重的是城市新居民精神家园的迷失。城镇化使大批乡民告别乡村,进入城市开始新生活,环境的改变,生活方式和生活节奏的变化,导致诸多不适应,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被高楼林立的城市所代替,快节奏的生活让邻里间疲于关切和问候,人们感到迷茫与困惑,于是出现了对城市的恐惧感,开始怀念乡村,眷恋失去的乡村文化感受。对城市管理者来说,要解决大批农民进城务工、农村土地被大面积征用、机器人和智能化水平提高,大批产业工人下岗的问题,要合理布局城市功能,积极发展第二、三产业,增加城市就业机会,要以完全符合中国人传统观念的文化理念,构建新型的城乡一体的城市文化新体系。

在解决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冲突的问题上,杭州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众所周知,杭州是高速发展的现代化城市典范,现代工业特别是信息产业发展迅速,城市经济总量在国内省会城市中名列前茅,但杭州在城市化进程中没有忽视对乡村文化的保护,相反,在城市文化中融进了更多的乡村文化元素,通过打造清河坊、南宋御街、拱宸桥西等30多个历史文化街区,建设数百个社区文化公园等方式,把江浙地区乡村文化“请”进杭州,在城市中本味复原,过去许多濒临灭绝的乡村文化得到了抢救性保护,进城的农民工在城市里、在身边的公园里,找到了儿时的记忆、心灵的慰藉。特别是杭州的西溪湿地,保持升级了原有的风貌,是现代化城市和乡村交相辉映的点睛之作,是乡村文化和城市文化和谐发展的典范。

杭州的经验证明,加快城市现代化发展,要求城市文化也必须跟上时代需要,城市文化尽管占尽资源优势和科技人才优势,但必须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思路,既要建设国际文化中心,又要照顾社区文化需求。因为乡村文化有其独立的价值体系和特定的社会群体需求。所以,维护、传承和创新乡村文化,使之与城市建设、文化发展相匹配、相适应,是实现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和谐发展、融合发展的途径。

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乡村文化重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完成这两项战略任务,乡村文化传承保护与发展意义重大,任务艰巨。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乡村文化的共同发展繁荣,需要传统乡村文化的智慧和内容支撑;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目标就是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设富裕、文明、新文化、新风尚的中国美丽乡村,加快推进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

(一)乡村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振乡村文化的经济价值

我国目前还处在以文化创意产业繁荣城市文化、激发城市创造力发展的初期,许多地方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正在进行,可以利用文化创意产业涵盖面广、产业链较长等特点,形成“创意乡村”的理念,寻找文化產业区域性和乡村文化的契合点,文化产业是朝阳产业,是21世纪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引领全球未来经济发展的新航标,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虽然起步较晚,但势头强劲,加之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同时,文化产业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的新路径和新引擎,互联网时代,中国经济要实现弯道超车,文化产业的发展具备巨大活力,最近几年,全国各地文化产业迅猛发展,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文化产业比重实现新突破,逐渐成为区域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但同美国、日本、韩国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二)乡村振兴战略凝聚乡村文化振兴的社会合力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之一,乡村振兴,首先要振兴乡村文化,而乡村文化、乡风文明是这一环节的重中之重。深入挖掘乡村文化中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发展,有利于在新时代焕发出积极向上的影响力,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传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6]。

自然生态是乡村最大的发展优势,山水林田湖草是乡村最值得骄傲的财富,因此,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生态宜居是关键战役,要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融入乡村文化建设之中,成为农民群众永恒的精神和理想追求,通过构建新时代乡村文化价值体系,培育乡村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环保意识,倡导推行乡村绿色发展方式。要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发展新格局,守住生态保护红线,让绿色银行产生效益,实现乡村生态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有千湖之称美誉的湖北省,把建设生态乡村作为全省乡村振兴工作的重点,明确从2016年开始,省里每年重点支持300到500个村开展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试点,2019年新公布了339个试点村名单,预计到2020年,全省建成2 000个美丽宜居示范村,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美丽宜居乡村样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荆楚大地成为全社会的共识。2019年湖北公务员考试的申论题提道:建设美丽乡村,生态保护先行,从文化引领的层面上,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与文化战略高度契合,在湖北宜城的流水莺河村,优美的自然生态每年吸引许多外地游客,农家乐和乡村游给当地农民带来巨大经济收益,广大村民自觉保护乡村环境的行动已蔚然成风,成为新时代乡村文化良性发展的一种现象[7]。

充分利用我国传统文化农耕特征、民族特色、区域多样性的特点,将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创新作为乡村文化产业建设的主体部分进行挖掘。文化是乡村的灵魂,是乡村的内在之美,要树立乡村文化的高度自信,保护传承好历史遗存下来的乡村文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因地制宜,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之路,严格保护乡村原有建筑风貌和村落格局,把民族、民间文化元素融入乡村建设中,保持其历史古韵,重新塑造诗意闲适的人文环境和水清草绿的居住环境。要防止破坏性开发利用,要以保护传承和科学发展的方式优化升级乡村规划建设,实现传统与现代、历史与文化的有机结合,把农村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家园。安徽的宣城、江苏的扬州、湖北的襄樊、浙江的湖州等文化古村落较多的地区,结合乡村振兴实施规划,重振历史文化古村镇雄风,出台相关政策,传承和保护传统建筑,因历史原因或自然灾害损毁的古村古宅被恢复原貌,使历史记忆、民族特点等融入乡村的建设与维护之中。政府支持农村地方优秀曲艺、民间文化的传承发展,挖掘、支持皮影、舞龙、剪纸等民间文化传承人,全面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投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具体工作中科学施策,运用互联网技术,认真吸取城市文明及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激活乡村非物质文化活动,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融入新理念、创新管理模式,不断赋予古村古镇新的时代内涵,焕发新光彩,为增强乡村文化自信提供优质载体。

四、增强乡村文化自信,树立新时代乡村文化观

振兴乡村必须遵循鄉村自身的发展规律,保留其天然的乡土味道和乡村风貌,要保留既有的乡村文化精髓和内核,同时也要注意到,互联网时代,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变化,传统文化传承的表达方式和农民群众当下的文化需求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也要积极适应时代的需求,只有在充分尊重各地农村特点、农民固有习惯的基础上,将现代精神、先进科学的理念融入农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赋予其现代表现形式,乡村文化才能跟得上时代,具有更大的生命力。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必须树立新时代乡村文化观,统筹考虑,关切民生,全面系统地把握准乡村优秀文化的丰富内容,做到既重视思想观念的提升,又重视传统民间文学、祖传手艺的传承,既重视环境设施等硬件载体建设,又重视社会制度、伦理秩序软环境建设,努力打造更加均匀、系统、全面的乡村文化体系。乡村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必须以极大的耐心、韧劲,持续发力、久久为功,通过做好乡村文化振兴这篇大文章,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9]。

乡村文化是中国政治和社会治理中长期形成的优良传统文化,有教化乡邻、淳化民风的功能,对中国社会政治治理和有秩序运转发挥了独特作用,乡村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和根脉,是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的基层学校和课堂,引领社会向上向善,凝聚正能量,对国家稳定繁荣和人类文明贡献了东方智慧。要精准识别乡村文化符号,实现资源到产业的发展通路,同时要重塑文化的内聚功能,提升乡村文化,引领社会善治[10]。新时代,乡村文化被赋予了更多的时代内涵,我们要以敬畏之心,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中国传统乡村文化,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  王敦.乡村振兴背景下壮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审美人类学视域[J].广西民族研究,2018(6):131-139.

[2]  陈淼.动态纪实影像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策略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2019(2):74-75.

[3]  李国江.乡村文化当前态势、存在问题及振兴对策[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1-7.

[4]  郑芳,屠志芬.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困境、契机与模式探索[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9(2):17-24.

[5]  张艳.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迁安市乡村文化兴盛路径研究[J].乡村科技,2018(31):21-24.

[6]  王琼.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古村落文化的当代转化——以潇贺古道古村落建筑文化为例[J].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8(4):524-527.

[7]  吳理财,解胜利.文化治理视角下的乡村文化振兴:价值耦合与体系建构[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16-23.

[8]  武志军.新时代品牌强农助力乡村振兴[J].中国品牌,2019(1):37-39.

[9]  姚硕.乡村文化振兴视域下乡村家风现状与传承研究——基于浙江、安徽两省典型乡村调研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9(2):37-39.

[10]  高静,王志章.改革开放40年:中国乡村文化的变迁逻辑、振兴路径与制度构建[J].农业经济问题,2019(3):49-60.

Rural Culture under Background of Cultural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Rural Rejuvenation

Hu Jiannan

(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Wuhan Un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2)

Abstract:When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participated in the deliberations of the Shandong delegation at the first version of the 13th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he put forward clear requirement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especially for the aspects of promoting industrial revitalization, talent revitalization, cultural revitalization, organizational revitalization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being orderly conducted in a healthy condition. He also emphasized that with the guide of core socialist values, we needed to explore ideological concepts, humanistic spirits, moral norms of great cultivation culture deeply, train excellent talents of rural culture, carry forward the main theme and integrity of society, develop civilized rural customs, good family customs and simple folks customs, improve rural farmers’ spiritual outlook, promote the civilization of rural society and give rural civilization a new look. From the national level, we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rural culture because they are the general mobilization of stepping into a new era for China's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farmers,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journey towards a well-off society for hundreds of millions of Chinese farmers as well. In the 21st century, the golden period of world cultural industry development, the cultural industry is still in the ascendant. As the largest agricultural country in the world, China has a long history of agricultural civilization and a solid rural cultural foundation, providing strong supports and a stable environ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dustry. Therefore, inheriting, protecting and developing rural culture and promoting the most basic soft power are must-taken measures to build beautiful China in the new era and realize the Chinese dream.

Key Words: rural culture; Culture Industry;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new era

猜你喜欢
乡村文化乡村振兴战略文化产业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党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层治理创新
论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底蕴
创新探索农村家政职业教育的有效模式
浅谈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和思考
被人情绑架的乡村酒席——记忆乡村文化
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路径选择的重庆市长寿区实践
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乡村文化的保护研究
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举办文化产业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