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交往能力

2019-09-10 07:22王晓雅
读与写·教师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交往能力

王晓雅

摘要:在当今社会,在计划生育的促使下,很多的孩子都是家里的独苗,他们由于缺少与同龄伙伴交往的机会,造成了诸如以自我为中心、攻击性强、不合群等不良习惯。特别是小班的幼儿,他们刚刚离开温暖的家庭,进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中,接纳一些陌生的人,所以刚开始那段时间,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排斥这个陌生的环境,不愿意来上幼儿园,会有很长一段时间去适应新的集体生活。所以培养小班幼儿初步掌握社会交往能力,对他们现在融入幼儿园及今后融入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对小班幼儿交往能力,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1)通过教学活动和游戏活动等形式,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2)提供便利場所,扩大交往范围。(3)重视发挥教师的作用。(4)家园合作,发挥家长资源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幼儿交往;交往能力;分享合作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5-0001-01

1.影响小班幼儿交往的因素

美国心理学家卡耐基认为:成功等于30%的才能加上70%的人际关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要把学习初步的交往列为教育的内容和要求。可见,培养人的交往能力显得那么的重要。当代的幼儿是21世纪的主人,新的世纪对新一代有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仅要有高智商的头脑、健康的身心,更要有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交往能力。一个活泼开朗、乐于与人相处的孩子易受到同伴的欢迎和成人的喜爱,并容易适应新的环境。

如何交往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显得更为重要。因为他们第一次离开视他们如珍宝的父母,独自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活动,并且接触一个完全陌生的集体。这些都足以使他们产生不安情绪。如果能在他们踏进小小社会的第一步时,就能给予真确的引导,那么他们对于人际交往也能够得心应手。影响幼儿交往的因素有很多,如:家庭因素、教师因素、同伴因素、环境因素。

2.幼儿交往的意义

陈鹤琴先生说过:“人之所以异于其他的动物,就因为人是一种社会的动物。在社会生活中,人们需要交往,需要与社会融合。交往能力是指妥善处理组织内外关系的能力。包括与周围环境建立广泛联系和对外界信息的吸收、转化能力,以及正确处理上下左右关系的能力。交往是让幼儿走向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幼儿只有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才能学会在平等的基础上协调好各种关系,充分发挥个体在活动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为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打下好的基础。”?例如:在一次拍球比赛中龙龙获得了第一名,他感到很自豪,这是小伙伴所能接受的;但是继而龙龙表现出了很骄傲的、目空一切的情绪。这是小伙伴们不能接受的,并在言行上表现出了反感,这时龙龙不得不对自己的情感进行调节,否则他将受到小伙伴的排斥。所以说,长期与同伴的交往,幼儿的情感会朝着健康的适合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

3.如何解决同伴交往的策略

(1)教学和游戏活动是培养幼儿交往能力的非常有效途径。通过区域游戏、合作性的户外体育游戏及一些生活游戏等。能让幼儿懂得为什么要交往?怎样交往?让幼儿将学到的交往技能在实际中得到运用加以巩固,也是交往能力得到更大的提升。我们可以在一系列活动中通过个别谈话、情景表演、参与游戏等形式,让幼儿更形象直观地了解并掌握与别人交往的技能,增加幼儿之间的交往机会和时间,多方法地培养幼儿的主动交往的意识和交往技能。孩子在游戏时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各种情景,因此它为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特别是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在很多游戏中区域游戏更是其中的有效手段。如:幼儿在“娃娃家”中自由扮演角色,达到了一起玩、一起交谈、同时由于投放的活动材料相对充足,减少了争抢的现象发生,幼儿从中体验到了同伴交往、合作的快乐。随着幼儿知识经验的增多以及交往能力的提高,幼儿学会了跨组游戏,大大增强了幼儿同伴之间的交往,同时语言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2)节日活动是为幼儿创设愉快的交往机会,提高合作能力的有益活动。如:在“三八”亲子活动中,孩子与父母、孩子与孩子之间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增进了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情感交流,同伴间游戏中的合作交往;“六一”老小同乐游戏,增加了孩子与爷爷奶奶的情感与交往。

(3)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以身作则,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应该先做到。有时候幼儿帮你做事,哪怕只是帮你把书捡起来、把你手中的垃圾扔到垃圾桶里,你随口说上一句“谢谢”,你不小心撞到了孩子说声“对不起”,这些小事虽小但幼儿却看在了眼里,遇到同样的事,他们也会照着你的样子做,教师的这种言传身教能让幼儿很快了解并学习到许多交往的基本策略。

4.结语

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不能操之过急,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由浅人深,循序渐进,由认知切入,语言人手,让幼儿从“同伴相识”到“同伴交往”,这样才有助于逐步提高他们的交往意识和交往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做一个有心人,时时处处为孩子创设各种交往的环境,及时鼓励幼儿积极、自主的交往,并进行仔细观察,悉心指导。我想,孩子们在良好的环境中,在我们的不懈努力下,交往能力会得到一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冰主编《成就一生好习惯》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2]郑其同主编《儿童心理保健230忘》金盾出版社.2003.

[3]赵立颖《关爱孩子身心健康》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5.

[4]张明红《在游戏中建构儿童的交往语言》《幼儿教育》2004年第1期.

猜你喜欢
交往能力
民办高校大学生交往能力的探讨
浅谈隔代教育对幼儿交往能力的影响
小班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
论户外活动对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
利用角色游戏培养小班幼儿的交往能力
重构小班“娃娃家”环境,建立幼儿交往意识
晨间户外混龄运动游戏促进幼儿交往能力发展
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
运用团体心理辅导方法实现旅游专业学生交往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