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多样教学模式 实现教学效果双赢

2019-09-10 07:22潘林浩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49期
关键词:新课改探究思维

潘林浩

课程的改革既是基础教育的改革,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的改革。新课改改变了学生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强调学习方式多样化,重视自主探索,操作实践和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的运用,使学生獲得多元的学习机会和体验。作为一名多年的高中数学老师,在此期间为学生完善学习方式我做了一些有益尝试。

一、深化数学美的探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数学在我们的基础教育中占有很大的份量,是我们的文化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而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的核心因素,是学习动力的源泉,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是学生学习的强化剂和学好数学的保证。首先,我们应该以“美”的感受去学习数学,数学就不会感到是枯燥无味的了,数学理论本身的奇特、微妙、简洁有力以及建立这些理论时人的创造性思维这就是数学的美。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没有审美教育就没有任何教育”。数学美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那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和谐、比例、整体和对称,我们可以感受到布局的合理,结构的严谨、关系的和谐以及形式的简洁。因此,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得把要学生学数学变成学生自己要学数学,让枯燥无味的数学变得“有趣、有味、有惑”。因而,如何解决这一难题,我认为利用数学中的美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浓厚的学习兴趣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处于积极的精神状态,观察就会敏锐,理解就会迅速,记忆就会牢固,想象就会丰富,同时产生积极的探索热情。培养学生用审美观点学习数学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的动力,产生学习数学兴趣是学好数学的前提。

二、学习模式多样化,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高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仅仅想学还是不够的,还应注意学习的方法,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才能变被动为主动。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总结了几点自己的体会:(1)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课前预习是上好新课,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基础,抓住课本,也就抓住了基础知识,应该对课本内容仔细阅读、认真思考、完成课本练习,进一步提出问题,看那些自己掌握了,那些还没明白,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带着问题去听课,听不懂的及时问老师和同学。这样坚持下来的话,只是就不断增加,课堂效率就会大大提高,数学兴趣也会不断增强。(2)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课堂教学使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因此,应利用好课堂的四十五分钟时间,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学会听课。要求同学们一方面听好课,另一方面做好笔记,把课堂上没有解决的问题,课下及时做个反馈,知识的掌握做到不重不漏。(3)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新课程理念注重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因此,对某些数学问题的研究应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克服思维定式,凡事认真对待,不能人云亦云,要自己探究个明确的结论。(4)勤于思考,注重反思。有人这样形容数学:“思维的体操,智慧的火花”。思维是人脑对事物本质和事物之间规律性关系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思维是认知的核心成分,思维的发展水平决定着整个知识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因此,开发高中学生的数学思维潜能,提高思维品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学习过程中要经常进行多层次的小结反思,通过反思,可以深化对问题的理解,优化思维过程,揭示问题本质,探索一般规律;通过反思,可以沟通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有新的发现。

三、教学设计人性化,实现学教和谐统一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体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在现实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是强烈的,学生主动发展的潜能是巨大的,学生有控制课堂的需求,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要培养与提高。新课程标准,一个重要的理念是“以学生为本”,所以在设计课堂教学时,除了要从数学学科本身的要求出发外,还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因素,以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作为课堂设计的中心,教学过程尽可能凸现学生的思维,关注学生的思维活动。

教学设计要加强数学内容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把学生当前学习内容与已经掌握的知识相联系,把思考解题过程与交流讨论过程结合起来,启发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探索新的思想、新的方法和新的结论。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和实践,我们认识到,除了传授数学知识外,课堂教学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让学生“体验数学”,新课改要求学生不仅仅学会一些重要的数学结论的内容及其正确性的论证与应用,更重要的是要领略数学问题的产生过程,体会数学家运用已有的知识探索未知世界、获取新结论的创造性劳动的艰辛以及培养自己运用数学知识、数学方法、数学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发现、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

只要教师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前提,以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为重点,以促进学生智能提高为核心,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看书、质疑、操作、观察、思考、讨论、练习、评价等,就能使学生逐步形成具有较强的再生能力的基本素质,从而更加主动地学习,主动地发展。

要积极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方式,研究学生的学习方式,创造适合学生的热爱学习的氛围,课堂设计和课堂教学应考虑到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和学习方式的差异,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关注学生的思维的闪光点。带领学生进入数学美的乐园,陶冶精神情操,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实现教学效果双赢。

四、评价体系更注重人文特点

过去我们评价学生的标准就是考试成绩。事实证明,这是极不科学的,有些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成绩很优秀,可是到社会上缺乏创新能力,只会照本宣科,死搬硬套,最后啥也干不成。而有些学生成绩成绩一般,却能做出惊人的创举。这就要求我们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评价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定量采用等级制,定性采用评语形式,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总之,新课改的推行并不是对传统教学的全盘否定,它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的转变学习方式,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感知,欣赏数学美。“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把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这才是新课改的最终目标。

猜你喜欢
新课改探究思维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设问引导探究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