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智能金融发展的实现路径

2019-09-10 01:17王潇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41期
关键词:智能化商业银行转型

王潇

随着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的应用,许多机构均想在智能金融领域分得一杯羹,这对传统商业银行产生了强烈冲击。因此,商业银行必须在此环境下利用自身优势,寻求智能化转型,才能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一、智能金融的发展现状

1、智能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的不断突破,人工智能迅速成为全球竞争的热点。截至2017年6月,全球人工智能企业总数2542家,其中美国占比42%,中国占23%。在银行、保险、证券、新型支付以及消费金融等领域,人工智能均渗透其中。Kensho推出号称“可以取代投行分析师”的智能机器人;美国基金公司Rebellion Research于2007推出全球首个人工智能基金;国际科技巨头英特尔、微软等都在布局人工智能产业链。2017年,我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超过200亿元,据估计2018年增速将高达58.300,整体规模将达339亿元。

2、智能金融应用场景不断扩大

2017年7月,国务院关于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确定了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战略,明确提出“三步走”发展计划和发展愿景。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指出要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的研发应用。目前,我国主要以BAT为首布局人工智能,涉及互联网金融、保险、智能投顾等领域。各项人工智能技术在金融领域的突破都标志着未来智能化、数字化必然是我国金融业发展的趋势。

二、智能金融存在的问题

1、数据风险不容忽视

人工智能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大数据,因此,智能金融必须要迈过大数据的“坎”,才有可能发展得更好。与人做决策具有主观性不同,机器是根据输人的数据做判断和操作,并且数据的输人量与决策精确度成正比。中国人民银行征信数据库收录的8亿自然人中仅有37.5%的人具有征信记录,数据量还远远不够。而且数据的准确性关乎决策的正确性。互联网巨头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京东目前拥有的数据量位于第一梯队,他们拥有用户多维度的数据,包括征信、出行、消费、支付等,对他们来说更容易刻画一个更准确的用户画像。而对于第二梯队度的银行等金融机构来说,其积累的数据仅是多年来传统的金融消费数据,而且这些数据还不完善,数据准确性和来源可靠性都有待考察,因此更难做出准确的决策。

2、隱私性堪忧

大数据时代数据的应用不仅涉及商业道德、法律伦理,而且涉及数据贩卖以及用户隐私等问题。例如“刷脸支付、刷脸取款”的人脸识别技术出现确实能给客户带来更好的体验,但金融机构如何采集生物特征信息,如何保护个人隐私还需要法律规范和约束,还要解决法律、技术等多方面的问题。

3、监管面临巨大挑战

作为新兴技术的人工智能也给我国的金融监管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首先,责任划分问题。在现有的监管体系中,被监管对象都是自然人或者法人,而智能金融发展出的“智能代理”、多参与主体等的责任还没有明确划分。其次,人工智能信息披露标准的确定问题。目前,我国还没有关于人工智能的信息披露标准,如何解决过度披露和披露不足之间的矛盾是其难点。信息披露不足无法保证用户的知情权,而披露过度容易被黑客抓住把柄。因此,如何保护智能系统的核心信息机密,防止不法分子的非法运用给金融机构人工智能企业造成损失,也是建立信息披露标准需要考虑的。

4、专业人才匾乏

从国内外银行业的实践经验来看,专业人才匾乏一直是商业银行pfR待解决的问题。现有人才在专业领域特别是新兴产业领域涉人不够深人,不能适应新业务的要求。在银行智能化转型中迫切需要综合性人才,其知识涵盖领域包括互联网金融、人工智能、金融产品营销创新、监管体系等。

三、智能金融的实现路径

1、充分利用金融科技

传统银行在向智能化转型过程中,技术的支持是最基础的。首先,银行应在运营模式上智能化,在银行运营的前台、中台、后台充分利用金融科技。前台识别客户形象;中台通过知识图谱、机器学习等技术全面分析,为前台客户匹配合适的金融服务解决方案;后台通过统一的基础设施平台,实现运维管理一体化,满足定制化、个性化、可扩展的金融需求。其次,做好大数据储备,以大数据全面应用作为技术支撑。利用大数据技术提高甄别能力,服务好实体经济,弥补服务短板。总之,商业银行应充分运用金融科技并整合垂直细分领域的金融科技服务,实现在“智能金融价值网”的可持续发展。

2、打造特色化银行

互联网带来的长尾效应会将客户需求细分,对金融企业产品与服务的要求和创新度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商业银行在智能化转型中创新适应用户需求的金融产品与服务必然成为重要一环。除此之外,同业竞争日益激烈,注重差异化竞争也成为银行转型的重要举措,要打造能给客户留下深刻印象的特色银行,如银行可以在满足智能化要求的同时,改变网点的外在形象,包括装修风格、结构、理念等,凸显文化、休闲理念。

3、积极推进战略转型

由于各银行在组织规模、技术资源、企业文化等自身票赋上存在差异,所以商业银行在智能化转型中要充分根据自身条件审时度势,制定适合的发展战略。大型商业银行在人才、资金、技术、客户规模上有优势,因此适宜发展以“我”为中心的金融科技生态平台战略;而中小型银行由于在客户规模、人才储备、技术资源等方面不如大型商业银行,适合“小而精”的差异化战略,中小型银行要充分利用金融科技、大数据技术做好客户群体细分工作找准需求,提供精准服务,与金融科技企业合作,在某领域专注发展,服务好互联网的长尾客户。

4、培养复合型人才

在人工智能的冲击下,掌握政策、金融、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知识的创造型的复合人才极受欢迎。因此,在商业银行智能化转型中要加强对既懂业务知识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一方面,不定期邀请行业专家举办知识讲座,不断提高银行员工的业务水平;另一方面,通过与高校、外部企业合作,建立智能金融创新综合实验室,开展业务试验,为银行实现智能化战略提供人才储备基础。

5、拥抱互联网企业

互联网企业掌握的用户购物、消费等大数据能更精确地刻画用户形象,而银行目前掌握的数据则较为单一。因此,银行在智能化转型中应基于自身资源充分拥抱互联网企业,各取所长,合作定制更适合用户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如中国农业银行与百度合作共建智能银行,中国银行与腾讯建立金融科技联合实验室等,都说明积极与互联网企业合作已成为银行智能化转型的必要路径。

猜你喜欢
智能化商业银行转型
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转型升级
一种智能化移动学习系统的设计思考
智能化仪器仪表的翻转课堂设计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2020中国商业银行竞争里评价获奖名单
基于Moodle平台的语文阅读教学“智能化模式”初探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基于Moodle平台的语文阅读教学“智能化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