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红贵:为山区贫困群众插上致富的“翅膀”

2019-09-10 07:22刘媛芳
农家致富顾问·上半月 2019年4期
关键词:宁远县宁远服务队

刘媛芳

向红贵,男,54岁,中共党员,大学文化,是永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的一名工程师,为了攻克油茶种植生產中的实际问题,他经常蹲山间地头、进科技讲堂、深入实验室,解决了油茶育苗、种植过程中的技术难题,创造了无数个成功案例。为永州油茶产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实现了农业科学技术与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有机结合,推动了宁远县油茶产业的快速发展,实现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2014年起,向红贵同志受聘成为宁远县科技扶贫专家服务团成员,并多次被评为宁远县科技扶贫先进个人。

宁远县辖区内贫困村自然条件严酷,农村经济水平较低,产业发展基础差,引进科技支撑,发展农村产业是带动山区群众致富腾飞的最佳途径。为助推家乡打赢脱贫攻坚战,向红贵同志积极主动联系宁远县科经委、林业局、农委等部门,经过一个多月的考察调研,详细掌握了宁远县油茶产业的基本情况,并希望能为家乡的油茶产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2014年,向红贵同志放弃在江华的优厚待遇,被宁远县委组织部和科经委选派到宁远县万亩油茶产业园,成为一名科技特派员,从科研单位走向宁远农村,开启了他的科技扶贫之路。

组建科技服务队,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难题

向红贵同志从2014年回到宁远“三区”工作开始就着手建设科技服务队,组建了由县林业局油茶产业工程师王安生、高文利、成元生,国峰油茶的房国峰,挺进油茶的房挺勇,康德佳林业的欧阳瑶力等技术人员为成员的科技服务队。

科技服务队还与县内的油茶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建立了对接联系,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三区人才+农户”的产业扶贫科技服务队,科技服务队深入贫困村,指导基地农户使用新品种、新技术等先进的农业科技新成果,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为油茶的标准化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提供科技支撑,带动宁远1000余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增收6000多元。

选育优良品种,提高油茶抗旱能力

宁远县大部分油茶种植在雨养旱地,提高油茶抗旱能力是保证种植成活率的关键所在。结合自己多年的研究基础,向红贵同志指导宁远县油茶种苗繁育基地对育苗技术进行了改进,并严格选择和把控穗条质量。

通过育苗技术的改进,大大提高了油茶移栽的成活率,在示范基地的成活率达到98%,推广基地的成活率也达到了93%以上。

加强研发力度,解决技术难题

向红贵同志带领科技服务队深入研究油茶产业链各环节的技术问题,有时进入基地就是一整天,查阅资料、分析数据等,经常工作到凌晨两三点。

通过一年时间对油茶种苗繁育企业以及油茶种植基地的实地观察及研究,在他的带动下,科技服务队通过合作研究分析,找到了嫁接成活率低的关键所在,即嫁接污染控制问题。通过建成10万级洁净车间,解决了接苗技术工在短期内有效控制污染的问题,提高了种苗产量和质量。

建立示范基地,推广先进技术

在向红贵科技服务队的指导下,建立了康德佳400亩油茶标准化示范基地、曹家滩300亩油茶苗圃基地。示范基地在种苗繁育、配方施肥、密度调控、病虫害防治、修枝定干、收获期管理等关键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油茶种植操作规程。

科技服务队通过集中培训、田间指导和现场示范,为宁远的油茶种植企业、合作社、大户等提供技术服务。先后组织油茶种植实用技术培训20余次,参训受益学员超过1000人次。在科技服务队的技术推广下,宁远的油茶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目前发展形成了3个万亩规模油茶种植基地,带动油茶种植总面积达到十余万亩,增加了农户收入,助推了宁远经济发展,为宁远县山区群众插上了致富的翅膀。(据宁远县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

猜你喜欢
宁远县宁远服务队
江苏省射阳县的“书法拥军志愿服务队”
宁远:劳动与技术教育优质课竞赛
祁梦鱼
永州宁远县教育信息化管理人员培训班开班
遇见最美的自己
木已成“粥”
木已成粥
社区快讯
宁远县兔业生产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优秀志愿服务党组织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