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隐性要求,不因一叶障目

2019-09-10 07:22唐善华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19年40期
关键词:稚子元曲老妻

唐善华

显性要求就是明确写在题干中的做题要求,隐性要求就是暗含在语料中的做题要求。学生在备考训练中,只看到了显性要求而不能觉察到隐性要求,这是一些同学们常犯的错误。能在显性要求的基础上同时洞察隐藏在语料中的隐性要求,这是命题检测的用意所在,也是做对题目的基本保证。

日前,我们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检测,其中有道语用试题“改写下面语段中划线的句子,使之句式工整,节律协调”(重点校选做)。

当忧愁烦恼欲来时,你不妨读唐诗,吟宋词,咏元曲,这样,春天的风秋天的雨,可慢慢松弛你绷紧的神经;你急躁的情绪会在弯弯的小桥下潺潺的流水中渐渐冷却;“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的情景,将徐徐释解你恼人忧愁。此时你会超然物外,怡然自得。同学们分析题干,明确了此题的显性要求是题干中的“使之句式工整,节律协调”,就是调整句子的语法结构,使之前后句基本相同,读之更显节律之美。根据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划线句子的语法结构多数同学做了如下调整①当忧愁烦恼欲来时,你不妨读唐诗,吟宋词,咏元曲,这样,春天的风秋天的雨,可使你绷紧的神经慢慢松弛;弯弯的小桥潺潺的流水,会使你急躁的情绪渐渐冷却;“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的情景,会使你恼人忧愁徐徐释解。此时你会超然物外,怡然自得。或②当忧愁烦恼欲来时,你不妨读唐诗,吟宋词,咏元曲,这样,你绷紧的神经会在春天的风秋天的雨中慢慢松弛;你急躁的情绪会在弯弯的小桥下潺潺的流水中渐渐冷却;你恼人的忧愁会在“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的情景中徐徐释解。此时你会超然物外,怡然自得。

对照问题和答案,以上两种调整基本上都能满足题干上的显性要求,由于第①种调整只改动了一句,第②种调整须改动两句,稍麻烦些,多数学生较轻易地选择了第①种调整方式,并纷纷表示自己也能做对重点校学生才能做的难题了。

然而,经历过高考题型训练的细心的学生都知道,这种只看显性要求,不注意隐性要求的解题思路一定是不缜密并进而含有隐患的。一叶障目,误以得之而沾沾自喜,更将会堵塞继续探索的泉源,其失败定是不可避免的。

其实继续阅读语料,进一步探索其隐性要求,就会发现这一段文字的陈述对象是“你”;而划线句子的第①句与第③句却成了“风”“雨”“情境” ,据此,就可迅速否定第①种调整方式,选择第②种调整方式。

且慢,语料中是否还有别的隐性要求?继续探索语料中划线句子前面的一句话“读唐诗,吟宋詞,咏元曲”,就会发现这句话的内容与划线句的内容有对应关系;再审视划线的三个句子,逻辑上并无主次、大小、轻重之分,时间上也无先后之别,属于自由排列;这三个句子的顺序还需要不需要调整?怎样调整?其实划线句前面的那句话已经给出了解题思路。据此,划线句序的调整应该是③当忧愁烦恼欲来时,你不妨读唐诗,吟宋词,咏元曲,这样,你恼人的忧愁会在“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的情景中徐徐释解;你绷紧的神经会在春天的风秋天的雨中慢慢松弛;你急躁的情绪会在弯弯的小桥下潺潺的流水中渐渐冷却。此时你会超然物外,怡然自得。

至此,上面的调整满足了题目中题干上的显性要求和语料中的隐性要求,问题最终完满解决。类似题型在高考备考的各专题中会遇到很多,只要同学们在训练中多动脑筋勤思考,不因一叶而障目,“大胆设想,小心求证”,直到参透了所有的隐性要求,完成难题并非难事。

猜你喜欢
稚子元曲老妻
蓬头稚子学垂纶
给老妻买风衣
老妻
晒太阳
元曲反传统观念的思想特征及其成因
论元代【天净沙】曲词的特点及意义
论“一代有一代之文学”
老妻,也要多凝视
小儿垂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