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畸形薯块形成因素及防治方法

2019-09-10 07:22王永存王向东付丽军
农业灾害研究 2019年4期
关键词:马铃薯

王永存 王向东 付丽军

摘要 由于各地薯农栽培管理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所生产的马铃薯块茎畸形薯块过多,商品价值低,薯农收入减少,挫伤了薯农生产积极性。出于粮食安全考虑,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马铃薯课题组,经过多年实践总结出一套简单易掌握的马铃薯栽培管理技术,以减少畸形薯形成,提高马铃薯块茎产量和品质,从而增加薯农收入。

關键词 马铃薯;薯块畸形;栽培方法

中图分类号:S5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305(2019)04-009-02

DOI: 10.19383/j.cnki.nyzhyj.2019.04.004

Abstract Due to the uneven technical level of potato cultivation and management in different regions,the production of potato tubers with malformed tubers was excessive,the value of commodities was low,and the income of potato farmers was reduced,which dampened the enthusiasm of potato farmers. Considering food security,the potato research group of Tangsh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had summarized a set of simple and easy'to'master potato cultivation and management techniques after years of practice,in order to reduce the formation of malformed potatoes,improve the yield and quality of potato tubers,and increase the income of potato farmers.

Key words   Potato;Malformed potato tubers;Cultivation method

我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1/4,我国耕地面积1.22亿hm2,占全世界现有耕地面积的7%左右。全世界马铃薯种植面积180万hm2,总产量3 200万t,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约占世界马铃薯种植总面积的1/5,总产量居世界首位,约为700万t。马铃薯是继水稻、小麦和玉米之后生产潜力巨大的第4大主要粮食作物。马铃薯除了含有淀粉,还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属于菜粮兼用作物,其种块本身含水,在干旱条件下与其他作物相比能够正常出苗,耐旱能力强,生长期短,适应范围广,可以说我国各地均可栽种马铃薯。

近年来马铃薯种植面积逐年递增,但由于各地薯农栽培管理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所生产的马铃薯块茎畸形薯块过多,商品价值低,薯农收入减少,挫伤了薯农生产积极性。出于粮食安全考虑,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马铃薯课题组,经过多年实践总结出一套简单易掌握的马铃薯栽培管理技术,以减少畸形薯形成,提高马铃薯块茎产量和品质,从而增加薯农收入。

1 畸形薯块形成的原因

马铃薯块茎膨大对水、肥、气、热有一定的需求,受环境条件影响较大,一般块茎对温度的要求反应比茎叶更敏感。块茎膨大最适宜的地温为15~18℃,养分积累迅速,块茎膨大快,薯皮光滑,适口性好;地温低于10℃或高于25℃时块茎膨大缓慢;地温超过30℃以上时,呼吸作用增强,光合作用制造的养分被呼吸作用消耗,块茎停止膨大,薯皮木栓化,表皮粗糙,淀粉含量低,适口性差,产量低,块茎不耐贮藏。当块茎膨大期遇到天气干旱无水浇条件,马铃薯块茎停止生长,当土壤水分再次达到适合块茎膨大条件时,已经处于停滞膨大状态的薯块再次生长而形成多头畸形薯(图1)。

2 预防畸形薯栽培管理方法

2.1 选择适宜品种

马铃薯根据其成熟期可分为3种类型:早熟型,从出苗到块茎成熟50~70 d;中熟型,从出苗到块茎成熟80~90 d;晚熟型,从出苗到块茎成熟100 d以上。根据不同地域环境及茬口选择不同品种,可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如冀中南两作区马铃薯可以栽两季,一般选择早熟或中熟品种;冀北地区单作区一般选择晚熟品种,以提高马铃薯块茎产量。

2.2 发芽期(萌芽-出苗)管理

发芽期生长的中心是根系的形成和芽条的生长,所以这一时期是马铃薯发苗、扎根、结薯和进一步发育的基础。

2.2.1 水分管理 芽条生长期单凭种薯的水分就足够马铃薯发芽所需,如果不是非常干燥的土壤,此时不需要灌水。

2.2.2 中耕起垄 播种后20 d左右,这时芽尚未出土,为了保墒、提温和消灭杂草,在掌握好垄向的基础上进行浅中耕起垄。

2.3 幼苗期(出苗-现蕾)管理

马铃薯的幼苗期是以茎叶生长和根系发育为中心,同时伴随着匍匐茎的形成和伸长以及花芽的分化。这个时期茎叶生长总量并不多,仅占全生育期的1/5,要求水肥总量占全生育期需水肥总量的15%,但对水肥却十分敏感,要求有充足的氮肥和磷肥、适当的土壤湿度和良好的通气状况。因此幼苗期要以壮苗促棵为中心,促使幼苗快速生长,加强中耕除草,提温保墒,改善土壤养分供给状况。

2.3.1 中耕培土 定苗后结合除草进行中耕起垄,深耕浅培土,以培住第一片单叶为准,垄台尽可能大,培土厚度约5 cm,为将来块茎膨大创造有利条件(图2)。

2.3.2 水分管理 幼苗株高20 cm前适度干旱,促使根系深扎;幼苗株高20 cm后要及时灌水,保持土壤水分含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70%。

2.3.3 肥料管理 在马铃薯现蕾前冲施促发根水溶肥,如根多多、根罗、根莱士等促根水溶肥,用量75 kg/hm2。

2.3.4 病害防治 在马铃薯95%出苗后使用碧护+克露或金雷全田均匀喷洒,目的是促进幼苗根系发育,促进茎叶生长,提高抗逆性。将苗期植株上所带的晚疫病病菌杀死,避免带病植株上的晚疫病病菌感染到其他健康植株上形成发病中心,从而引起全田发病。病害防治要以防为主。

2.4 发棵期(现蕾-开花初期)管理

进入块茎形成期,茎秆开始快速拔高,主茎和主茎叶已全部建成,并有分枝和分枝叶的扩展,茎顶部开始孕育花蕾,匍匐茎停止生长且顶端开始膨大,马铃薯块茎已具备雏形。此时的生长特点是由地上部茎叶生长为中心转向地上部茎叶生长和地下部块茎形成同时进行阶段。块茎形成期也是决定马铃薯单株结薯数量多少的关键时期。

2.4.1 水分管理 块茎形成期是需水的关键期之一,前期即现蕾期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80%,以保障地下块茎与地上茎叶同时协调生长;后期即初花期土壤水分降至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控上促下,此时要特别注意地上茎叶生长状态防止徒长,保障马铃薯单株结薯数量。这一时期如果水分供应过多,极易造成地上茎叶徒长、地下匍匐茎窜箭现象发生(图3)。

2.4.2 化学除草 选用砜嘧磺隆·高效氟吡甲禾灵可分散油悬浮剂(喜洋洋),在杂草2~4叶期,进行田间茎叶喷雾施药,可有效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部分阔叶杂草。

2.4.3 中耕培土 植株封垄前进行最后一次中耕作业,这次中耕培土厚度约5 cm,此次培土既可以控制植株徒长,同时又可以促进块茎生长发育。

2.4.4 肥料管理 这一阶段要加强水肥管理,可以冲施高钾水溶肥,如“黑金刚”或“冲施霸王”,促进地下薯块的生长,以及地上植株茎叶健壮。

2.4.5 病害防治 为有效防治马铃薯环腐病、黑胫病等细菌病害及早、晚疫病等真菌病害,可选用既防细菌又防真菌的药剂——46%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可杀得叁仟)或碧火+金雷或克露全田交替喷施;封垄前用保护兼治疗剂10%氟噻唑吡乙酮可分散油悬浮剂(增威赢绿)或52.5%噁酮·霜脲氰可湿性粉剂(抑快净)对叶片、茎部和基部进行喷雾,7~10 d喷1次,连续2~3次,消灭侵染和潜伏的病菌,以减少后期病害防治压力。

盛花后可开始喷施薯得乐或国光矮壮素,控制地上部茎叶旺长,为地下块茎膨大打好基础。

2.5 块茎膨大期(盛花-茎叶衰老)管理

植株进入盛花期,标志着马铃薯块茎增长期开始。这个时期是以块茎体积和重量增长为中心的时期,是决定块茎大小和产量的关键时期,营养物质由建造地上植株茎叶为主转向以建造块茎为主;到盛花期以后,地上部茎叶基本停止生长而转入结薯盛期,块茎细胞快速膨大,块茎体积和重量猛增,在适宜条件下,一穴马铃薯块茎每天可增加鮮重20~40 g以上;马铃薯全生育期所形成的干物质总量的60%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

2.5.1 水分管理 此时期是马铃薯对水分最敏感也是马铃薯一生需水最多的时期,需水量占全生育期水分总量的50%以上,这时要充分保证马铃薯对水分的需求,土壤水分要持续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0%~85%。

2.5.2 喷施叶面肥 根据植株生长情况结合防病治虫叶面喷施国光钾、甘美、国光络微等含钾高的多元微肥。随水冲施黑金刚或膨果营养,促进薯块膨大,延缓地上植株茎叶早衰。

2.5.3 病虫害防治 马铃薯进入花期,一方面马铃薯生理抗病能力降到最低点,另一方面北方马铃薯的生长环境进入雨季,空气湿度大,这种情况下极易发生马铃薯晚疫病和早疫病的流行危害。用耐雨水冲刷、早晚疫病兼治的10%氟噻唑吡乙酮可分散油悬浮剂(增威赢绿)或52.5%噁酮·霜脲氰可湿性粉剂(抑快净),间隔7 d交替喷施,可有效地预防和治疗马铃薯的早、晚疫病。同时喷施农地乐,及时防治二十八星瓢虫、蚜虫。另外还要注意预防马铃薯生理性病害“六月病”,在发病前喷施爱多收+康朴金+世高,可有效地预防马铃薯“六月病”。

2.6 干物质积累期(终花期-茎叶枯萎)管理

马铃薯生育后期,茎叶生长停止,植株下部叶片开始衰老变黄,茎秆倒伏回秧,茎叶鲜重和块茎鲜重达到平衡,即标志着马铃薯生长进入淀粉积累期。这时块茎体积基本不再增大,马铃薯植株的生长发育转向以块茎中积累储存淀粉为中心,块茎中30%~40%的干物质是在这一时期积累形成的。此时是决定马铃薯品质好坏的重要时期。

这时期栽培管理的中心任务是防止马铃薯茎叶早衰,尽量延长茎叶绿色体的寿命,增加光合产物,使块茎积累更多的干物质,提高马铃薯品质和产量。

2.6.1 水分管理 此时期马铃薯需水量不多,保持土壤水分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50%~60%,防止土壤板结和土壤过湿,否则易造成块茎皮孔突出、开裂,薯皮粗糙,块茎水分过高,品质下降,不耐储存;土壤过湿还会导致块茎感染病害,引起田间烂薯,以致减产。

2.6.2 病害防治 此时到了病害防治的关键时期,特别是针对晚疫病的预防和治疗尤为重要。用耐雨水冲刷、早晚疫病兼治、具有护理叶片功能的易保或金雷或真细菌病害兼治的46%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可杀得叁仟)交替使用全田喷施,重视防治马铃薯晚疫病及其他病害。

2.7 成熟收获期管理

正常情况下,马铃薯植株地上部茎叶自然干枯,块茎进入休眠状态,即达到生理成熟期。马铃薯生理成熟时,品质最好,产量最高,最耐贮藏。成熟后要尽早收获,以免感染病害。

根据市场价格需要非生理成熟时收获,可选择机械杀秧或化学杀秧。收获时注意块茎避免雨淋和机械损伤,收获的马铃薯块茎及时分选、包装、销售或入库贮藏。

在马铃薯成熟或杀秧时,也要注意病害防治,可将46%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可杀得叁仟)与杀秧剂一起使用或在杀秧后全田喷施,可有效保护地下薯块避免病菌侵染,减少收获时及后期储藏时马铃薯的烂薯率。

3 结语

马铃薯作为我国第四大粮食作物,具有耐旱能力强、生长期短、适应范围广等特点。做好马铃薯各时期的栽培管理,可有效地降低马铃薯畸形薯率,大大提高马铃薯块茎产量和品质,对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 方勇,秋旭,吴顺利.马铃薯畸形原因及防治对策[J].西北园艺(综合),2017(1):46-47.

[2] 柏宇龙,金晓珍,张存英.马铃薯畸形薯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分析[J].农技服务,2016,33(16):74.

[3] 李春英.马铃薯畸形薯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2(18):82.

[4] 方贯娜,庞淑敏,李建新.马铃薯畸形薯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J].长江蔬菜,2010(7):37-38.

责任编辑:郑丹丹

猜你喜欢
马铃薯
马铃薯喜欢吃糖吗
马铃薯有功劳
主妇和马铃薯
如何延缓马铃薯发芽
给马铃薯“开窗”
马铃薯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
想露露脸的马铃薯
想露露脸的马铃薯
想露脸的马铃薯
想露露脸的马铃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