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定见义勇为亟待出台“国标”

2019-09-10 07:22
文萃报·周五版 2019年37期
关键词:协管员搏斗国标

医护人员工作之余救人,算不算见义勇为?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研究员支振锋带领见义勇为研究课题组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社会公众对见义勇为的认识存在很大的差异,和地方认定标准之间的分歧也不小。比如,在一些地方医务人员遇到突发疾病群众并进行救治,可获见义勇为表彰。对此,超过40%的受访者认为不属于见义勇为。

对于何种行为是见义勇为,在国家法律层面始终没有一个明确定义,都是地方各唱各的调。“不负有法定职责、法定义务或约定义务”,是许多地方认定见义勇为的先决条件。不同的是,2015年4月起实施的《广州市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障实施办法》明确规定,“保安员、辅警、治安联防员、户口协管员、交通协管员等负有约定义务的人员不顾个人安危,与违法犯罪分子英勇搏斗或者实施抢险、救灾、救人行为,应当确认为见义勇为行为。”这意味着,同样是保安和违法犯罪分子搏斗受伤,在广东可以认定为见义勇为,在其他一些地方则可能不能认定。

同时,对于概念的理解不同,也容易引起争议。2016年,成都市民张某、于某因救助一起出游的同伴不幸溺亡,有关部门拒绝认定见义勇为,理由是施救同行好友属于履行特定义务。对此,一些法律专家提出质疑,特定义务应限于法律上的救助义务和职业准则,不能随意扩展。

见义勇为认定标准不统一,一方面容易挫伤见义勇为者的积极性,导致其得不到应有的奖励和保障,造成“流血又流泪”;另一方面,也会混淆公众认知,不利于弘扬见义勇为精神。

考虑到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要求见义勇为奖励标准一致并不现实,但认定标准必须統一起来,一把尺子量到底。有关部门应认真总结地方实践经验,广泛听取公众意见建议,寻找最佳平衡点,尽快制定出台“国标”,更好地推动见义勇为事业发展。

(综合《北京青年报》《新京报》)

猜你喜欢
协管员搏斗国标
密林深处的搏斗
一只与狼搏斗的鹿
美赞臣等19款海淘奶粉不符合“国标”
立案查处首例违法广告儿童安全座椅加“国标”
关于加强文化协管员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靖西县:首次公开招聘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
交通疏导:“协管”还是“邪管”?
你,感动了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