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数学作业的布置技巧

2019-09-10 07:22张文刚
当代家庭教育 2019年36期
关键词:布置技巧作业

张文刚

摘  要:新课改要求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数学教育要充分展现基础性、发展性和普及性,保证数学教育工作面向学生,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数学学科中得到发展。所以此种基础上,教师也要加强对教材的有效研究,保证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合理应用数学知识,实现数学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数学;作业;布置;技巧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36-0007-01

在传统教学观念影响下,教师始终扮演主导者的身份,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教师的安排,成为了听课机器。由于学生主体地位难以得到关注,因此经常出现一些数学理论高手,这些“高手”一旦遇到现实数学问题,就成为了数学低能人群。基于此,强化学生知识培训,帮助其有效应用数学知识也成为了当前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任务。当前最显著的教学实践方式就是布置合理作业,让学生在观察和操作过程中,实现数学能力的有效提升。小学六年级学生已经基本具备了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为此教师也需要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布置一些实践性更强的家庭作业。

1.有针对性的布置作业,做到量“少”内容“精”

小学数学教师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应该避免出现形式化问题,而是应该针对教学目标,针对性选择与教学目标相关的作业内容,避免出现内容过多或是过杂的情况,教师在对作业题型明确之前,应该充分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站在学生角度上对作业内容进行安排,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有效训练内获取更为显著的教学效果,这也是布置作业环节中“少”的重要表现。教学教材中每一章节都会有不同的重点,所以教师也要积极研究教材编写用意,全面掌握教学目标,确保在布置作业基础上达到更显著的优势作用,这也是布置作业中“精”的表现。比如,《圆的周长》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圆的周长知识和生活进行紧密联系,从而实现对实际生活中问题的解决。在这节课完成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相关作业:同学们回到家中对家里圆面物体的直径进行测量,之后计算其周长。有的学生测量篮球的直径,有的测量圆桌直径等等。这种和学生生活更为接近的作业形式,不仅不会造成学生的课业压力,同时学生也会有效提升数学学习兴趣,这对于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提升将起到重要影响,也有助于深化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

2.发挥学生积极性,作业方式要实现多样化发展

传统的家庭作业方式主要是教师留完书面作业后,学生回到家中独立完成作业,第二天上交统一交给教师批改。这种作业方式不仅无法实现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同时还降低学生创造性和观察能力的发展造成影响。所以,教师在布置家庭作业的过程中,更需要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观察,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适当进行家庭作业方式的调整,在多样化家庭作业布置过程中,实现对学生参与性的提升。

比如,作业可以在家长帮助下完成,此种作业布置方式不仅能促进亲子交流,同时还能帮助家长更准确的掌握孩子实际学习情况。比如,《统计》知识进行学习后,教师可以灵活调整家庭作业布置形式,设置两个数学题,学生可以在两个题目中任选其一,以“我家本月开支”作为研究对象,让学生绘制一个圆形比例图,学生回到家中可以询问父母这个月的基本开销,水费、电费、购物消费、加油费等,将其记录下来后,绘制圆形比例图。学生在完成这项作业的过程中,家长只需要为学生提供相关数据,属于作业的参与者,但是主体仍然是学生,因此学生也是作业的主要执行者。此外,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作业安排。同学之间的小组合作形式,往往可以更好的促进学生交流,在不断的合作沟通过程中实现思维发展与创新。

3.尊重学生之间差异性,科学进行作业分层布置

学生是不同的个体,因此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较大差异,这也要求教师在布置作业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和关注学生的差异性特点,合理应用分层布置的方式进行作业安排,这种方式不仅能对所有学生的发展进行照顾,同时也能更全面的体现作業布置人性化。所以教师在布置作业之前,需要对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个性特点进行分析,只有这样才能更合理的开展分层教学。比如,在进行《比例应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针对教学内容,对作业进行分层布置。对于学习能力稍弱的同学可以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八题目,学习能力中等的同学可以在完成练习八的基础上再做几个课外单元练习题目,对于学习能力优异的学生在完成中等作业难度的基础上还可以找出练习题中的难点,并在课堂上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作业经验。这种分层布置作业的方式不仅是对学生个性差异的一种尊重,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在自身知识接受范围内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从而实现对数学知识的有效应用。

数学知识是小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组成环节,对于学生思维发展和能力提升有着重要帮助。教师在此种基础上更需要加强对教育教学改革目标的研究,从而在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实现作业方式的灵活调整,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的接受数学知识,实现生活中对数学能力的稳定提升。总而言之,小学数学作业设置应该充分满足教育需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最终为学生思维发展和素养提升发挥更有效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张碧泉,李小利.新课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问题与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3(11):53-53

[2]杨雪飞.新课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问题与策略[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45):167-167

[3]刘晓春.新课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存在的难题与应对策略探究[J].求知导刊,2016(19):85

本文系2018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循环任教周期下的小学数学作业布置与学习习惯关系研究”成果论文,课题立项号:GS[2018]GHB2977。

猜你喜欢
布置技巧作业
求数列和的几个技巧
快来写作业
特别号都有了
指正要有技巧
提问的技巧
作业
例谈三角恒等变换的常用技巧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坦克的组成和总体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