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桥坚强”背后的建造工艺

2019-09-10 07:22
文萃报·周二版 2019年35期
关键词:石拱桥成渝汶川

“两次大洪水,一次大地震,大桥没一点损伤,真的不可思议。”8月初,顶着烈日在桥上巡查过后,已养护成渝铁路王二溪大桥几十年的铁路老职工刘宗全发出感叹。

1950年,成渝铁路全线开工,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开工建设的第一条铁路,3万多名解放军和10万名民工先后参与建设。

一般的石拱桥大多跨度短,且少有彎道,而王二溪铁路大桥不仅长达316米,弯道半径更达382米,好像在王二溪古镇上空划过一道巨大的圆弧。甚至,大桥还有一个缓慢的7‰坡度!

“这对大桥的结构设计和承重能力都是考验。”刘宗全说,这座大桥不仅是当时全国最长的铁路石拱桥,直到现在也仍然保持着这一纪录。

成渝铁路建成后成为了西南的铁路运输大动脉,不断推进着川渝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最繁忙时,每天有近百趟列车往返成渝,这些列车都要经过王二溪大桥。

令人惊讶的是,已经67岁“高龄”的王二溪铁路大桥,经历了两次洪水和汶川特大地震,居然从未经历过大修,是名副其实的“桥坚强”。

“1981年,沱江水位上涨,整个小镇的房子都被洪水淹没,大水淹到了王二溪大桥的起拱线。”刘宗全回忆,当时远远望去,整座大桥屹立在黄色的洪水之中,但一列列火车依然呼啸而过,大桥毫发无损,坚固可靠。

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刘宗全和工友赶忙来到王二溪大桥检修。但大桥甚至连一丝裂缝都没有。

刘宗全说,这得益于当时的建造工艺。“成渝铁路是新中国成立后建造的第一条铁路,当时的建设者精益求精,石砌工艺极高,这是大桥在汶川地震中毫发无损的直接原因。同时,还考虑到了这里雨水多的天气,石头与石头之间用沥青和麻布铺上防水层,大桥特意设计了泄水孔,可以说是石拱桥的最高级别了。”

(据中新社讯)

猜你喜欢
石拱桥成渝汶川
江西“乱石拱桥”曾引全国效仿
轨道上的“双城”之路
成渝中线高铁开工 建成后50分钟通达
2020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大事记
读出民族自豪感来
成渝共振,高质建设双城经济圈
曲奏汶川情花开时代梦
“5·12”汶川大地震10年记(上篇)
家乡的石拱桥
汶川樱桃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