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文传源:中国第一架无人机总设计师

2019-09-10 07:22
文萃报·周二版 2019年32期
关键词:文传板凳设计师

百岁文传源是我国飞行器控制、制导与仿真学界的泰山北斗,创造过两个“中国第一”:作为总设计师,他研制成功中国第一架无人驾驶飞机“北京五号”;作为总体设计负责人,他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歼击机飞行模拟机。

空白图纸里飞出无人机

1958年6月,无人机研制指挥部成立,北京航空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前身)飞机设备系第一任系主任文传源被任命为总设计师。一张空白的图纸摊在研发团队前,文传源用“三无”总结了困难重重的局面:一无资料、二无经验、三无设备。来支援的苏联专家们都摆起手、摇着头,说是无法为这一课题提供帮助。“这就是‘赶鸭子上架’了!”101岁的文传源噙着笑意,“我这个人有个特点,向来知难而上,别人说我们做不了,我们就一定要把这个东西做出来。”

文传源带着科研人员连轴转了起来,有时连续三天合不上一次眼。着陆系统、发动机控制系统等十二项课题列在计划表上,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文传源采取倒排计划和顺排措施,双线进行,保证万无一失。

无人机的起飞和降落是否顺利、平稳,是研发工作成败的关键,需要大量的试飞来检验。在被问起项目组试飞过多少次时,文传源停顿了一会儿,默默心算,“怎么也要有一百多次吧。”每次试飞,文传源总是一马当先,钻进舱里,亲自调试。

1959年2月,“北京五號”无人机徐徐滑过跑道,拥抱蓝天,爬升、盘旋、下降,安全着陆,中国无人驾驶飞机技术写下新的篇章。对研发组工作表示过怀疑的苏联专家当即承认:“这是苏联三个研究所两年才能完成的。”

奠基系统仿真学科

1975年,文传源担任歼击机飞行模拟机总体设计组组长。我国的飞行模拟机之前只能依靠进口,设计组集合起来,一起去观摩从英国生产的成品。“英国人当了回猫头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老人用了个俏皮的比喻,“他们想和我们做生意,不能做到技术完全封闭,还是要把自产的模拟机卖给我们。但他们其实也放心,觉得就我们那时的科研水平,一时半会儿也造不出来,买回去爱看就看吧。”

设计组攻关8年,1983年研制完成第一台飞行模拟机,经国家鉴定、验收,交付空军使用。我国的飞行模拟机实现了零的突破,它启发了文传源学术生涯后半段的主题。现在,业内将文传源视作飞行器控制、制导与仿真学科的带头人。

“我的学生要敢拍桌子打板凳”

文传源门下精英辈出。当被要求概括自己的教学风格时,慈眉善目、望之可亲的文传源给出了意外的回答:严格。文传源告诉笔者,有的博士生受不了压力,甚至带着妻子找到家里,诉说生活不易,打出感情牌让导师“高抬贵手”。

文传源说:“当老师,是要对得起学生的,不可误人子弟,一点儿不能马虎,高标准才有优质的产出。我让学生们每周汇报,我也会说明本周研究了什么,没人可以不发言。做学术必须坚持创新,‘一指就干’都不够,要主动学习,才做得出真东西。”

文传源有一句口头禅:“我的学生是要敢拍桌子打板凳的”。这句话源自一次争论,一次例行报告会上,研究生马晓军和同学就一个问题提出了相反的意见,两人争了个面红耳赤。马晓军是个暴脾气,说着说着,一只手“砰”地拍上了桌子。猛烈的敲击声把同门吓了一跳,对方不说话了。文传源没批评马晓军的失态,还添了把火:“他拍桌子,你也拍啊!你承认自己错了么!”见导师没有生气,原本沉默的学生也一巴掌打在了椅子上,继续据理力争。看到双方情绪高昂,文传源发了话:“好了,大家文明讨论,有什么都说出来。”在他看来,让学生拍桌子打板凳,不是放任他们动手打架,而是鼓励形成畅所欲言、无拘无束的讨论氛围。

1998年,文传源和校友捐出国家级教学一等奖的全部奖金,设立“驭远奖学金”。2014年,他向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发展基金捐赠10万元,用来资助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

(摘自《北京日报》 崔乐/文)

猜你喜欢
文传板凳设计师
我是小小设计师
百岁文传源:中国第一架无人机总设计师
第三个小板凳
板凳狗
创意设计师
小板凳
赤子心相报滴水恩
板凳狗
一个父亲的生死抉择
天才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