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首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带协同创新机制研究

2019-09-10 01:17王凤娟姜阀
商讯·公司金融 2019年32期
关键词:农业科研廊坊市现代农业

王凤娟 姜阀

摘要:环首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带概念的提出和发展是新时期发展的必然归宿,其发展应当以京津冀三地区协同发展为基础,创建先进的农业科技示范带。本文以河北省廊坊市为例做具体分析,其在发展过程中充分利用其地理位置优势,经过深入分析和探究,不断对其发展功能、产业规划等进行完善,加强与北京市多方面的沟通与交流,并借助北京农业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发展时机,不断促进本地经济的快速发展。本文详细阐述环首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带与创新机制的有效融合发展的主要方式与策略,希望能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农业示范带:创新机制:协同发展:产业规划:地理优势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将临近北京的河北省以及其他县市在三产融合理念的引导下创建融合生态、城市以及智慧农业为整体的环首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带。该示范带内以廊坊市为主,位置与北京距离较近,地理优势明显,具有明显的产业特点。在深入凋查中发现,此地区在长久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初步形成农业发展科技示范带发展的萌芽和基础,在未来的发展中必将逐渐发展和壮大。在环首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带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时机下,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缩小与北京市的发展差距,为其开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增强与北京多角度的沟通与联系,努力建设完善的农业产业科技先进成果转化重要发展基地。

一、发展基本思路

在深入分析廊坊市地区的产业特点以及发展优势基础上,联合省委以及相关部门管理者的主要讲话精神,其发展思路具体表現在以下几方面:其一,充分确认“科技”在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借助龙头企业的模范作用,建立先进的环首都农业科技示范承载区域。其二,深入分析相关产业在新时期的发展动态,并明确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产业优势以及可能面临的困境。其三,对关联成功企业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并归纳其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为日后发展提供充足的经验。其四,深入分析廊坊市地区在环首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带发展过程中可能遭遇的困境以及其他外在因素,并根据本地区实际发展情况合理规划产业发展布局以及发展机制。

二、环首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带协同创新机制研究

(一)协同创新机制研究

北京周边14县市农业科技与产业的发展是环首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带发展的重要内容,其承载着京津冀三区农业科研发展的重要力量,对促进周边县市的农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廊坊市地区在此区域内大力创建产业示范带,其对省内以及省外的产业发展与协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北京周边地区的协调机制研究

廊坊市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京津地区的农业科学技术、科技人才方面的优势,结合建设环首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带的重要发展时机,不断协调和完善本地区的产业规划和发展,促进产业的发展和繁荣。同时还要加强与北京相关农业科研机构以及高校的沟通与交流。除此之外,借助京津两地优势农业产业的发展经验,带动本地区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逐渐提高本地区产业在市场中竞争能力以及产业地位。

2.北京周边地区内部协调机制

环首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带的建设主要依靠北京周边14个县市,其农业产业带多达数十个,因此在产业带的创建和发展过程中,内部协调是重中之重。第一,重视科技的力量,加强技术创新中心、检测中心以及农业科技园等机构的建设,提升自身科研力量,保障将示范带建设中的高科技力量汇集在一起,建立面向京津冀地区乃至华北地区的高科技产业集群。第二,引进高科技技术力量。在产业示范带创建过程中不断吸收和借鉴国际、国内的先进科学技术,并吸纳北京科研高校和科研机构进驻,充分发挥这些产业和机构的科研优势和特点,在示范带内实现多方面合作,创建一流的农业科技工程项目,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效率。第三,创建合理的科研人才引进体系。环首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带应当根据本地区的实际发展情况创建合理的科研人才引进体系,利用多种形式吸引高科技人才和具有丰富经验的管理者加入其中,提升示范带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廊坊市协同创新机制研究

廊坊市地区在创建环首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带时应当构建科学化的协同创新机制。将农业作为发展的主要中心并创建联合攻关协作组,充分吸收和借鉴我国农业先进科学技术,并在国家需求的带动下创建平台资源共享以及协同创新机制。根据环首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带的发展需求以及优势资源条件进行有效发展,并逐步对农业高科技产业和实验机构等进行完善和创新,利用农业科技带动产业发展,巩固示范带的发展格局。

(三)廊坊市技术扩散机制

廊坊市地区在农业高科技的引导下不仅要加强广大农民与市场、科研人员之间的紧密联系,还要创建以农业科研机构为技术指导,农业产业为发展主体,科研机构以及各种中介机构为农业科技推广者的发展新体系。另外,示范带要充分发挥市场的示范与带动作用,逐步将示范带内所取得科研成果推广至省内和全国范围。具体操作如下。

1.在廊坊地区建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增强科技的研究效率

该平台的创建连接了示范带与全国农业科教系统,有效提升了示范带与全国农业系统的沟通与联系,加强了农业科研成果的转化速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云计算技术,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科研的研究效率,实现了科研成果转化以及新型农民培育工作的进行。

2.提升示范带内农业科研人才的整体素质

环首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带要想实现高效发展,必须建立完善的科研人才培养方案,创建科研实验室、科研项目以及产业建设体系,有效提升科研人才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利用优惠政策以及其他方式不断吸引高层次人才的加入。另外还要组织示范带内优秀的科研人员出国学习,不断吸收和学习国外的先进科研成果和经验,加强科研人员队伍建设。

3.提升示范带内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专业能力

农业科研取得的各项成果需要借助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进行普及和传播,才能让示范带以及省市的农民了解和应用农业科研技术。因此在建设推广人员队伍时,需要设置严格的招聘条件,并对在岗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与讲座,提升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知识掌握能力以及专业技能。另外,还要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实施有效的奖惩制度,提升他们的责任意识和工作热情。

三、结束语

环首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带的建设应当充分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时机,利用其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以科研机构为引导,以农业企业为主体,用新型的发展理念和经营理念吸引高科技人才的加入,创建全国农业科技示范带协同创新发展的样板。

参考文献:

[1]杨丽雪,梁金凤,彭硕.曹妃甸:以园区建设撬动现代农业大发展[N].北京日报,2015.9.21.

[2]孟娜,车生泉,王玲,李玉红.农业科技示范园的特征定位及功能分区研究:以山东高青绿色农业科技示范因为例[J].中国农营通报,2014.1.30.

[3]孟娜.农业科技示范园的规划设计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4.

[4]石华灵.试论河南农民工就业长效机制的构建[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1(4):283-284.

[5]王俊奎,张剑,廊坊市文化产业在环首都经济圈中的地位研究[J].宁夏农林科技,2011,52(6):91-92.

[6]张冰,殷海善,刘洪炳.农民家庭小规模土地经营条件下农业现代化发展探讨[J].山西农业科学,2011(3):95-98.

作者简介:

王凤娟,姜阀,廊坊燕京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廊坊。

猜你喜欢
农业科研廊坊市现代农业
2020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公示公告
我省3园区入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
拟入选“互联网+”现代农业百佳实践案例公示名单
农业科研单位档案管理现状及改进方法初探
计算机技术在农业科研中的应用
浅析农业科研院所后勤工作的发展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廊坊市实施转型发展打造产业新支撑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