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低年级解决问题教学实践与思考

2019-09-10 07:22郭广艳
学习与科普 2019年30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教材信息

郭广艳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引导学生开展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各种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强烈愿望。总目标中也提到要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人教版教材也对解决问题的教学做了很大的改变,特别是把“应用题”转变为“解决问题”不仅是名称上的转变而且在内容结构也扩展了“解决问题”的实践特点,突出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教育观念。在呈现形式也注重学生主动参与,有利于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我们还会发现解决问题的教学多数分散到每个单元的最后一课时,让学生利用本单元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同时,也是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逐步提升的过程。

那么,如何有效的利用教材提供的丰富信息资源,将生动活泼的现实情境展现给学生,使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得到能力的提升?现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思考和做法:

一、整体把握教材的结构,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

由于受学生认知经验和生活经验的限制,我们教材中从一年级让学生学会观察图画到半文字半图画到最后的简单文字信息的解决问题。我们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从刚开始的图画就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画中“故事”,再到半图半文字的解决问题题时,让学生慢慢的从文字中提取有用的信息以及体会数量之间的关系,为后面的学习文字信息提取有用的信息做准备。有了逐步递进的过程,学生数学素养才能得到提高。

二、重视解决问题整个过程,让学生形成好的学习习惯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往往是注重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很少从头至尾的把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坚持到底的。其实,从新人教版的教材中,我们的教材有了很大的改观,教材从“知道了什么?怎样解答?解答正确吗?”三个方面要求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检验问题、进行口答。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就是理解问题的过程,这样学生解决问题就不会盲目的机械模仿、简单的记忆。

检验的过程实际上是解决问题的过程,从我们的教材提供的资源中,也可以体会到检验的过程就是逆推的过程,也是体会运算互逆的过程。检验的过程也是检查的过程这样培养学生做完题目检查的好习惯。在低年级由于孩子识字量有限都是让学生进行口答,到高年级让学生写答。口答的过程也能反映出孩子问题的理解程度,因为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我们的口答才能更好的体现出解决问题的结果,没有口答的过程,学生很有可能只是简单的机械模仿别人的方法没有真正的理解题目的含义。

例如:在一年级下册解决问题:“28个橘子,9个装一袋,可以装几袋?”这个问题中学生会圈一圈,很少会列出了连减的算式。当出现连减的算式28-9-9-9=1(个)有的学生就认为可以装满1袋,还有的学生从圈一圈的方法知道是3袋了,我们继续追问“从哪里知道的是3袋?”学生就不知道了,其实一方面也反映学生对问题机械模仿,另一方面我们体现出我们口答过程的必要性。

三、重视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指导,注重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

首先,我们应该让学生充分的理解情境,才能更好的获取信息。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生活经验少,对问题的理解需要我们利用对问题情境中提炼的相关信息资源要充分利用起来,选择适合学生的方式研究、分析这些信息资源,引导学生通过情境仔细观察、发现并收集一定的数学信息,在收集信息时,我们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工具和实物进行演示,再就是让学生圈圈画画题目中比较关键的信息,让学生充分对信息进行分析、选择与提炼,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细心观察、从数学角度出发分析问题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提炼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例如,在一年级上册解决问题“排隊中的学问?”的问题中,教学中我首先利用学生的座次让学生猜我的好朋友游戏,体会生活中“之间”的含义,再逐步引入“小丽排第13,小刚排第1,9他们之间有几个?”学生前面的基础上对题目中的信息有了充分的理解在解决问题时方法就很多了。还有一年级下学期我们学习的有用信心的提取的题目,让学生充分读题目的基础上画出有用信息,并说一说多余信息为什么没有用。其次,充分利用学生手中的资源,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对于低年级的学生以具体的思维为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手中的学具让学生多动手摆一摆,画一画,分析问题中信息的数量关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也应该充分调动小组的力量进行充分的讨论和交流,学生的思维得到激活,同时也拓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一年级下册,解决“穿珠子——58个珠子,10个穿一串,可以穿几串?”的问题时,学生充分利用手中的学具,有的用小棒代替珠子摆一摆,还有的学生在练习纸上穿一穿,还有的学生圈一圈,更有的学生利用数的组成知识来解决。最后,重视方法的优化,让学生建立模型。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会想到很多的方法,这时需要我们在学生思路打开的同时进行方法的优化,帮助学生逐步建立数学模型,感受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四、重视方法的实践运用,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我们的数学问题来源于实际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解决问题实际上也是在解决生活中的一类问题,所以,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通过现象看本质,找到我们建立的数学模型可以解决生活中的那些问题。这样既可以在巩固知识的基础上,又能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一年级下册“用规律——补珠子”的问题时,看似简单的把手链补充完整的题目背后,让学生学会利用规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我们的练习设计可以让学生补出看不见的珠子,还可以设计让学生补出生活中有规律图案的下一个图形,让学生充分体会我们建立规律模型在生活中处处可见。

总之,数学中解决问题的教学可以锻炼学生的多种能力,如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空间思维的想象能力,新旧知识的联系和问题的切入点等。但要使学生成为有效的问题解决者,既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又是对数学教师的挑战。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应提倡多样化,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把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提供学生更多地展示属于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题策略的机会,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解释和评价自己思维结果的权利。问题的策略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原有经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探索知识的意识,体现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教材信息
浅谈列方程解决问题
教材精读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教学实录与反思
两只想打架的熊
订阅信息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展会信息
智珠
健康信息
健康信息(九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