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抗规训:现代艺术线与色知觉的流变

2019-09-10 03:13王贵莲
青年生活 2019年33期
关键词:现代艺术克利马蒂斯

王贵莲

摘要:一个艺术家笔下所表现出来的形象必然是有其深意,并且独具魅力。那么,与野兽派画风有着相似之处的马蒂斯和保罗·克利笔下的形象有有着怎样的深意呢?他们是怎样将自己的反抗精神藏进画中的呢?

关键词:现代艺术、色彩、马蒂斯、保罗·克利

一个完整、具体的形象可以使自己的情绪冲破自身的色彩与整体环境所编织的框架,那么,一个局部的、变形的形象呢?通过破碎的局部组合来隐藏背后的深意,却又带给观者强烈的视觉冲击,使观者能无比明显的感受到其中表达的一定情感,进而深思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就像我们在路边看到两个正在争吵的人,我们路过的一瞬间看到的只是事情的一个特定的要表现的瞬间,它与周围的路人、环境、阳光等都是碎片的组合,然而我们在面对这一视觉图像时,能明显感受到其中主角的愤怒或是伤心,许多人会进而会想要知道他们为什么要争吵。

马蒂斯的绘画生涯似乎都贯穿着——莫罗的“美的色调不可能从照抄自然中得到,绘画中的色彩必须依靠思索、想象和梦幻才能获得”——这一理念,将色彩、形式与另类的梦幻相融合,打破纸张或是画布的局限,将碎片的局部有机的组合在一起。鲜艳的色彩,重复、变形的形式,都合适的放置在了宽大的“画布”上。

在1905年的秋季沙龙上,马蒂斯的《戴帽子的妇人》一定使他收获了来自观者的铺天盖地惊叹,以及不解:一位肤白貌美、衣着不凡的妇女,脸上为什么花花绿绿的?同时,观者们应该也会思索:作者这样去表现的意义何在呢?这样的色彩就像野兽派一样,像野兽一样:狂放,不羁,自由!它是如此的令人惊叹!不同的是,野兽派专注于绚丽多彩的色彩本身,马蒂斯则是致力于这狂放色彩背后的“突破”,要突破形象所带来的束缚。所以他用这样豪放的色彩来塑造,来表达自己心中的形象。所有色块之间自成体系,是分散也是聚合。

出生于瑞士伯尔尼的明兴布赫塞的保罗·克利( Paul Klee 1879-1940 )。父亲汉斯.克利是师范学校的音乐教师,母亲依达.玛利亚也是一所音乐学校的声乐教师。来自父母的血脉中的音乐传承,促使保罗在中学时代就成为了业余小提琴手。此时他身上的文艺气息已经无法被人忽视,如果没有“意外”,那么他的或许就一直走在音乐的道路上了。但是在1898年,他通过伯尔尼的文科考试后,到慕尼黑的一个画室学习了绘画,在画过几幅人体素描之后,他坚信自己在绘画上具有发展的前景,决心做一名画家。但是之前人生中所收获的音乐也并没有被完全丢弃,相反,音乐与绘画结合了,或者是,他的音乐才能用另一种方式再次散发出了耀眼的光芒。

如果说原生艺术是艺术家以其自身“封闭”的精神状态为武器,来打碎传统和现实世界对其的束缚,忽略真实世界,遗忘现实生活,那么,保罗克利则是通过与音乐的融合,获得了这种突破。在他的画面中,不同的音符穿插其中,化作色彩与悦动的线条,飘渺的音符成为了具象的符号,就在线条与色彩之间……他的色彩不是另一种规范,要将颜色限制在“色块”之间,他的线条也不是一种束缚,用以圈定某种图案或轮廓,他们在克利的笔下都是有生命的,是跳跃的色彩,是流动的线条,它们都拥有克利所赋予的节奏,以及某种指示意味,不局限于观者的眼睛所看到的画面中的部分,它在向外延申,从不停止,它们在呼吸,在自己的舞台上演绎自己的“生命”……保罗·克利在将音乐转换为视觉的图像表达,是对音乐的图像解读,这是来源于他强大的音乐天赋。

本雅明说艺术品都有“原真形”,作品诞生的即时即地性是独一无二的,但是现当代许多作品的“原真性”似乎越来越弱,它们已经没有了宏大叙事感,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即兴创作,有的作品甚至都没有评论家或者观者所认为的“背后的寓意”,或者说,作品“背后的寓意”已经越来越难懂了,几乎只有作者本人才能明白,这使的艺术的广大受众——观者——不明所以。但是保罗·克利的作品似乎充满了“原真性”,甚至追溯到了原始时期人们对巫术的崇拜,他赋予了作品某种神秘意味,它似乎成为了作者与神灵沟通的媒介,一种原始的、稚拙的形象表达,在传达着作者对生活的不满与压抑、愤怒、绝望与毁灭。他将他的反抗藏在玩偶们褐色的衣衫上,藏在他们不羁的,放纵又克制的弯曲嘴角中,放在天使们沉默不语的哀伤里,这是他的反抗,也是天使们的反抗。世人眼中的天使周身笼罩着神圣的光芒,,“翅膀上彷佛点缀着闪闪亮亮的希望,在风中碰撞会有清脆的声响”,这才是天使,殊不知,有着无数光环加身的天使们也会折翼,会绝望,他们无法承载世人的梦想与希望。于是,天使不再克制自己,他会露出痞子一样的笑容,会向世人传达悲伤绝望等负面信息……卢梭说“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每个人都想要跳出这无往不在的枷锁,自由的做自己,不为任何“光环”而活。而保罗,则是大胆的用自己的方式将所思所想表达出来了。

《新天使》对于本雅明来说也是有着重要意义的,即便是颠沛流离半生却还是不愿舍弃——“保罗·克利的《新天使》画的是一个天使看上去正要由他入神注视的事物离去。他凝视着前方,他的嘴微张,他的翅膀张开了。人们就是这样描绘历史天使的。他的脸朝着过去。在我们认为是一连串事件的地方,他看到的是一场单一的灾难。这场灾难堆积着尸骸,将它们抛弃在他的面前。天使想停下来唤醒死者,把破碎的世界修补完整。可是从天堂吹来了一阵风暴,它猛烈地吹击着天使的翅膀,以至他再也无法把它们收拢。这风暴无可抗拒地把天使刮向他背对着的未来,而他面前的残垣断壁却越堆越高,直逼天际。这场风暴就是我们所称的进步。”

我的双翅已振作欲飞

我的心却徘徊不前

如果我再不决断

我的好运将一去不回

——盖哈尔德·舒勒姆

我们甚至能感受到天使在面对突如其来的不可掌控的暴风,或者說是面对不可预测的“未来”时,有一种目瞪口呆,有瞬间的茫然,有无奈……种种情绪,新天使似乎表达的就是这一瞬间,下一刻,他就要做出自己的决断,不再徘徊。保罗笔下的每一根线条彷佛都有自己的故事,都在表达自己的情绪。

无论是马蒂斯还是保罗·克利,用节奏表达情绪,无论是线条还是色彩,他们都是斗士,是英雄,是挑战风暴的英雄,是挑战束缚的英雄!

猜你喜欢
现代艺术克利马蒂斯
与马蒂斯共用色彩
油和醋一瓶装
和马蒂斯一起去看海
油和醋一瓶装
我和我的好朋友们
特朗普:马蒂斯“有可能”离职
民俗艺术文字符号在现代广告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实验动画与现代艺术语境
浅谈综合材料在水彩画中的应用
传统刺绣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