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现状的研究

2019-09-10 05:30魏一飞欧阳毅翔
青年生活 2019年31期
关键词:大学生策略

魏一飞 欧阳毅翔

摘要:本文首先對生态文明意识的内在含义进行了解释,然后调查研究了赣南医学院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现状,从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角度,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存在的问题,最后就如何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提出了策略,以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迈向新台阶。

关键词:生态文明意识;大学生;策略

2012年,党的十八大根据我国国情,立足实际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自此,生态文明建设被放在了突出地位。2017年,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并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由此可见,大学生对于当代生态文明建设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群体。要使当代大学生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就必须增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这是重要前提和基础。调查了解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现状,探究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对策,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

一、生态文明意识的含义

人类社会出现了多种文明形式,如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等传统文明,而生态文明与上述传统文明形式不同,其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共同构成现代文明体系的、独立的文明形态[1]。生态文明意识源于生态意识与现代文明意识,其包括生态伦理意识、生态价值意识、生态科技意识和生态审美意识等[2],其作为当今人类社会最高形式的一种文明意识,综合体现了人类意识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二、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现状调查与结果分析

本研究随机抽取300名赣南医学院在读本科生进行调查。我们精心设计了《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现状问卷调查表》,以问卷形式对其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生态文明意识较强,能够充分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与自身息息相关。在“您认为生态文明建设与大学生有何关系”的调查中,有89.33%的人认为“息息相关”,10.67%的学生认为“关系不大”,无人选择“完全没有关系”。这些调查数据表明,大多数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较强,具有较强的主体责任意识。

然而,从问卷调查中关于环境污染和生态保护相关法律、政策法规等问题的答题情况来看,不少被调查的学生这方面相对薄弱,对生态和环境的相关知识储备还不足。另外,有28.33%学生表示,在社会实际行动方面还有欠缺,较少关注媒体对生态环境方面的报道,参加环保活动的频率不高。17.67%被调查者没有养成良好的保护环境的习惯,存在践踏草坪、乱扔垃圾等破坏不文明行为。21.67%大学生还缺少节约意识,对纸张、铅笔、电等随意浪费,没能坚持做到“一水多用”。

综上所述,当代大学生对生态发展理念有所认知,能够意识到对保护生态环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生态文明意识还存在相对淡薄的地方,且生态行为能力尚显薄弱。

三、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策略

高校是教育的前沿阵地,更是生态文明观教育的首选地,应充分发挥生态文明观课堂教学的作用,使当代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态文明思想意识及行为习惯[3]。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无法做到一蹴而就,应认真总结梳理大学生在生态文明意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有计划有方法地加大教育力度,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念意识,并引导其自觉投身参与生态文明建设[4]。

(一)建立全方位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

生态文明教育需要建立全方位的教育体系,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1.合理规划教学,做好顶层设计。高校要树立牢固的生态文明观念,切勿使生态文明教育走形式化,要结合实际编制好生态文明教育专项教学规划,把生态文明教育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写进学校发展规划中。2.合理安排设计课程。为使大学生更加全面深入系统地掌握生态文明观,有必要在公共基础课和通识课中增加与生态文明教育相关的内容。在选修课与必修课的设置上,做相应调整,将生态建设、生态学等方面的课程逐渐由选修课过渡为必修课。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做好对任课教师的专业培训工作,提升教师的生态文明素养。

(二)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实践

生态文明素养的培养,仅仅依靠书本知识和课堂教育还远远不够,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等原则,鼓励大学生积极投入形式多样、成效显著的相关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强化其参与度来加深对生态文明的理解和认识。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共建生态文明的浓厚氛围

各高校还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共建生态文明的浓厚氛围。首先应加强生态文明理念的宣传力度,使人人心中树立牢牢的生态文明观念。可以在设计校训、校服、校徽时融入生态文明理念,并将生态文明相关知识编排于校园宣传栏、校园广播中,以此加深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念,营造积极保护生态环境的浓厚氛围。此外,要充分发挥学生会、志愿者、社团等组织在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养方面的作用,多让这些团体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环保宣传、环保教育活动,如组织大学生发放宣传单、举办签名、开展社会调查、现场服务等活动,感染并引导大学生加强自我教育,改陋习、树新风[4]。

(四)引导大学生发挥主体责任意识

应充分调动发挥大学生的主体责任意识,让生态文明观念在其心中牢牢扎根,提高其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及创造性,使他们真正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坚力量。要激发其对生态环境的平等与责任情怀,强化其对大自然的感恩之情,使其对生态生命给予尊重与保护,督促大学生严于律己,宽以待物,善待自然,努力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5]。

参考文献:

[1]卓越,赵蕾.加强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建设的思考[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3):106-111.

[2]闫喜凤.论生态文明意识[J].理论探讨,2008,6(16):65-68.

[3]李松.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徐州工程学院为例[J].科教导刊,2015,12(5):11-12.

[4]朱艳,何明.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念培养现状与路径分析[J].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6(26):74-76.

[5]杨莱.论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J].劳动保障世界,2017(36):28.

猜你喜欢
大学生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
新学期大学生网球装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