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与大哥杨振宁

2019-09-10 07:22
文萃报·周五版 2019年30期
关键词:数学系左撇子明灯

《晨曦集》收录了杨振宁先生近期有代表性的文章,既有他放弃美国国籍的声明,也有关于加速器、高能物理等热点问题的专论,兼及研究生培养等多方面的社会议题。本文摘选杨振宁的二弟杨振平(现任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物理系教授)的回忆。

大哥生来是个“左撇子”

1928年,父亲刚从美国留学归国,任教于厦门大学数学系。他、母亲和六岁的大哥常去海滨散步。很多孩子们都在捡蚌壳,大哥挑的贝壳常常很精致,但多半是极小的。父亲说,他觉得那是振宁的观察力不同于常人的一个表现。

大哥生来是个“左撇子”。在中国传统观念里,“左”是不吉利的。母亲费了一番精力把大哥吃饭、写字改成右手,可是他打乒乓球、彈弹子仍用左手。他后来异乎寻常的成就也许和两边脑子同时运用有关系。

父亲常常跟大哥讲历史、科学,并且提到诺贝尔奖金。童年时的大哥曾说他将来要得到此奖。父亲当时觉得这是孩子的无知妄语,岂知几十年之后,儿时戏言竟成事实。

“宁儿似有异禀”

父亲早在1934年、1935年就曾在大哥相片背面写了“宁儿似有异禀”。从1929年到1937年,父亲任教于北平清华大学数学系。我们家就住在清华园教职员宿舍里。大哥比我大八岁,他学力极强,1938年,16岁的他就考进了西南联合大学。

我们家当时有一面黑板。爸爸和振宁常常在黑板上讨论数学。黑板上画了许多几何图形和好些奇奇怪怪的符号。童年的我,对这些高深的学问就有了好奇心。

大哥颇爱唱歌,不论是在校园走路,还是在家里做功课,总是要大声地唱中国歌、英文歌。有一次,大哥的朋友问一个同学:“你认不认识杨振宁?”“杨振宁?哦,是不是歌唱得很难听的那个人?”

大哥进了大学以后开始念古典英文书籍,他常常一面看一面翻译给弟妹们听。每天讲一小段,我们听得上了瘾。可惜他有一个大毛病,在一本书还没讲完之前,他就已经开始讲第二本书了。这样把四五本书的后半段都悬在半空,把我们吊得好难过。

他好象是一盏明灯

父母亲闹意见也时有发生,有一次两人大吵,大哥实在看不过去,就说如此吵法有失体统。父亲听了甚为恼怒,大骂了大哥一顿。当时家里父亲颇具威严,大哥居然敢正面批评父亲,让我们很是佩服。

大哥的兴趣很广泛,他下军棋、国际象棋、跳棋和日本“将棋”,此外他对数学小问题、逻辑问题、桥牌也很来劲儿。我也跟着他搞,他棋瘾来了我就是他现成的对手。

1945年大哥去芝加哥念研究院,记得每次家里收到他的信,就有三项事值得高兴。第一是他的学业进展,第二是他给弟妹的一些有趣的小问题,第三是信封上的美国邮票。他好像是一盏明灯,在遥远的太平洋彼岸发着光彩,给在中国的家人以无限的鼓舞与期望。

猜你喜欢
数学系左撇子明灯
做一盏明灯
明灯
关于狄利克雷积分的三种计算方法探究
没关系
不要纠正左撇子习惯
国际左撇子日
左撇子
浅谈高中数学新课标对数学系师范生提出的新挑战
基于Viewshare的学术群体的可视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