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核心素养在高中生物科学史教学中的实现分析

2019-09-10 10:26龚丽萍
下一代 2019年3期
关键词:实际教学生物学核心素养

龚丽萍

摘要:在高中时期生物科学史的实际教学中,对知识架构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对学生个体进行全面、有效的关注,使用多种现代化教学模式,来实现生物科学史培养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生物学;核心素养;高中时期;生物科学史;实际教学

在高中时期要怎样才能培养学生个体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是生物学科教师极为关键的课题。文中基于高中时期生物科学史教材中的内容,基于教学日标、内容的制定,学生主体位置的认可与尊重,使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培养高中学生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

一、明确高中生物科学史学科核心素养相关的教学目标

培养并发展高中时期学生个体的核心素养,需要在学生对应的教学时期中,逐渐让学生具备适应自身未来、社会发展的品质和能力。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实际上就是学生在生物科学相关知识的实际学习中获得的知识、技能、思维以及方式,从而获得极为关键的观念、能力与品质,生物科学史相关知识的教学日标符合现代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相关要求。

(一)生命观念方面

高中时期生物科学史教材中包含极为充实的科学思想、世界观、科学精神、态度等相关内容,教学日标则是要让学生能够逐渐产生理解生物学事件、现象等的意识、观念、思想、方式方法等,这样逐渐养成良好的生命观念,并且在此基础之上实现对生物多样性、统一性的认知。

比如,在为学生讲解《细胞的基本结构》相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可基于人体血红细胞相关实验的事实,并且为学生展示荷兰科学家对细胞膜的探究事实,让学生对蛋白质分子在质膜中的位置进行猜测,并且当学生提出各种假设的前提之下,为学生讲解细胞基本结构相关阐述的演变过程,基于科学发现事实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索,为学生阐释冰冻蚀刻电子相关显微法的探究成果,让学生推断细胞膜结构具备哪些生理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结构、功能相关的统一生命观念,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激发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积极性。深化学生对科学探究过程、根本的深入理解,学会使用生命观念对生命规律进行认知与探究。

(二)理性思维方而

高中时期生物科学史中不但有极为丰富的科学知识,更为关键的是,其中包含人类未来不断探索生物科学的精神。所以在高中生物科学史课程的实际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基于对事实、证据的尊重对教学日标进行明确,崇尚严谨而务实的探究态度,使学生在感知生物科学产生、发展过程中逐渐地形成理性思维。比如在为学生讲解《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相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使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萨克斯相关实验。让学生思索萨克斯实验中的假设,思索这个实验设计的初衷,为什么要把选择的植株置于黑暗处24小时呢?这样做的日的是什么呢?植株叶片怎样实现遮光处理的呢?酒精的作用是什么?诸多问题的提出,是要培养学生个体的批判质疑能力,并且让学生逐渐形成理性思维。

二、在教学内容的预制中培养学生个体的学科核心素养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学生个体的主体位置,激发学生参与生物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对学习活动的主动参与,使学生成为自己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为学生布置好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自主选择一位自己喜欢的科学家,搜集这名科学家相关的贡献素材,并且给予学生进行展示。给学生布置这样的学习任务,会让学生有更为充足的选择空间,所有学生都能够自由地进行选择,重视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的不同。并且所有学生搜集相关材料的方式、过程都是不同的,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体验,培养学生对信息资料的搜集、处理、归纳、总结的能力,在学生个体的展示过程中,能够激发学生参与学科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不但能够养成学生个体的核心素养,更能够切实提升学生个体的学习能力。

(二)对知识架构进行合理有效的设置

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所布置的课程内容、任务等会超越本学科,学生会基于对高中生物科学史的兴趣而形成学习的兴趣与热情。比如,基于生物科学史教学的主旨,引导学生对现实生活、身边事物、先进技术等方而的关注,指导学生的职业生涯、职业规划,为未来的生物学探究奠定基础。

三、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要使用多样化的学习模式

小组合作式学习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个体的自主积极性,使所有学生都能够将自身优势、特长等发挥出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而发展。在高中生物科学史课程的实际教学中,可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式学习模式。比如在为学生讲解《细胞的基本结构》相关知识的时候,把班级中的学生划分成几个小组,让每个小组独立进行不同的实验操作,之后选派一位学生对实验结论进行阐释,与其他学生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用这种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交流沟通、团结协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实际教学中也可使用探究性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对生物科学史中的相关实验进行分析,并且提出问题,做出可能与假设,之后让教师对探究过程、方式等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对实验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时期生物科学史相关教学内容的实际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使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度了解与分析,在尊重学生主體位置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个体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而发展,为学生未来更加深入的学习奠定夯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澜.核心素养下物理建模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生物教学,2018(19):14-17.

[2]张雪.高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及其培养的调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8.

[3]周红.生物学核心素养在高中生物科学史教学中的实现[J].生物学教学,2017,42(06):12-14.

猜你喜欢
实际教学生物学核心素养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生物学概念教学研究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技工院校英语教学改革初探
在教学活动中激起幼儿思维的浪花
高中生物学中“一半”的涵义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