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植物在广州市居住区的应用研究

2019-09-10 07:22孙妮冼丽铧翁殊斐冯志坚
中国城市林业 2019年3期
关键词:居住环境保健作用景观设计

孙妮 冼丽铧 翁殊斐 冯志坚

摘要:文章通过对广州市不同年代建设的9个居住区进行调查研究,对常见保健植物的种类和功能进行分析与归纳,结果表明,广州居住区保健植物的树种虽然较多,共记录有55科80种,但能广泛应用的树种较少,常用的只有33科50种。在保健功能应用上,树种多以观赏型、芳香型、环保型植物为主,而听觉型、触觉型和抑菌释氧类的保健植物应用较少,建议加强科普宣传,增加这些保健植物在居住区绿地中的应用,为保健植物在城市居住区的应用提供思路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保健植物,保健作用,居住环境,景观设计

DOI:10.3969/j.issn.1672-4925.2019.00.021

Application of Health-care Plantsto Residential Areas in Guangzhou City

Sun Ni Xian Lihua Weng Shufei Feng Zhijian

(College of Forestrv and Ladscape Architecture,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42, China)

Abstract: The paper analyzes and summarizes the species and functions of common health-care plants in GuangzhouCity after the investigation of 9 residential areas built in different years.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ough there are avarieties of health-care species found in the residential areas, recorded as 80 species belonging to 55 families, lessspecies have been commonly applied, only 50 species belonging to 33 families. In terms of the functions, mostspecies fall in ornamental, aromatic and environmentally-friendly categories, while the health-care plants withauditory, kinesthetic and bacteriostatic & oxygen release functions are rarely used. It is suggested to strengthen thescientific popularization and outreach. and increas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health-care plants to the green spaces inresidential areas, so as to provide ideas and theoretic basi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health-care plants to the urbanresidential areas.

Key words: health-care plants, health benefits, living envlronment, landscape design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的健康问题越来越关注。我国对保健相关的课题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末,程绪珂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生态园林的探索》中提出了一种“保健型的人工植物群落”的分类[1]。康宁等[2]通过对园林绿地景观要素的分析,发现植物群落景观对人体的身心放松状态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杨依婷等[3]从保健植物的功能出发,按照不同分类标准对园林保健植物进行分类和应用分析。林少妆等[4]从“保健”的定义出发,认为园林设计能够利用自然因素创造对人的健康和康复有益的良好人居环境。张彦婷等[5]主要探讨了阴阳五行理念与保健植物在居住区的植物营造的可行性和意义。叶鑫[6]从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等方面对居住区的绿植设计提出了设计意见。丁钰[7]通过对国外流行的感官公园、康复花园、记忆花园等多种园艺疗法进行分析,提出了当代景观设计应更深入挖掘使用者各类感官功能在环境中的体验感。经过对文献的梳理,发现针对居住区保健植物景观的研究较少,而居住区环境是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本研究针对保健植物在居住区的树种选择、应用现状及配置方法,开展对广州市居住区保健植物应用的研究,为进一步科普保健植物知识及今后居住区的绿化设计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保健植物概述

保健植物是指對人们身心健康的保持、保护有着明显功效的植物[8],包括叶、花、果和枝、干、表皮等地上部分含有对人体有用的药用成分、营养成分、抗菌成分等活性挥发性物质的植物。一方面,保健植物会挥发所含有的抗菌素和抗病毒作用的化学成分,经由人的呼吸系统或从皮肤毛孔进入人的体内,对人体产生保健、医治、缓解疾病症状的作用,一些保健植物通过其观赏价值刺激人类的视觉、听觉等感官来舒缓人的不良情绪;另一方面,保健植物能够滞尘减噪、杀菌抑菌。因此,保健植物既具有观赏价值、生态效益,又具有保健功效,如帮助病人或亚健康人群抗抑郁和缓解疲劳,减轻高血压病症和缓解呼吸道疾病等[9].对城市居民健康生活具有重要的保健作用。

1.2研究地概况及调研方法

广州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濒临中国南海,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年平均气温较高,温差较小,年降水量较大,宜人的气候适合大多数华南植物的生长,为广州丰富的植物资源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本文根据居住区建设年代不同,在广州城区选取9个具有代表性的居住区样点进行实地调查,对小区中不同绿地类型保健植物的配置方式、植物生长情况、保健作用、景观效果等进行研究。

2结果与分析

2.1保健植物的种类组成

本研究通过对广州市9个居住区样地的调研,结合对常用保健植物文献记载的归纳总结[10].结果显示,共记录保健植物55科80种,常用33科50种,以桑科、木兰科、樟科、桃金娘科、棕榈科、天南星科等植物为主,松柏类植物应用较少。灌木树种的种类比较丰富,观花观叶植物及具有芳香气味的植物应用频繁。棕榈科植物在广州居住区应用频率也非常高,它们除了具有较高地域特色的观赏价值之外,同时具有较强大的保健功能。

2.2保健植物的保健功能

2.2.1感官型保健功能

感官型的保健功能主要以视觉类和嗅觉类保健为主。研究表明,不同花色、叶色的植物能给人带来不同的保健效果(表2),蓝紫色能缓解人的精神紧张状态,调节体温;红色热情洋溢,让人精神奋发向上;绿色能缓解视觉疲勞,同时促进思维:黄色能增强食欲;白色能镇静安眠[11]。

保健植物发挥视觉类保健功能作用主要是依靠其花色、叶色的观赏价值,以观花型、观叶型植物为主。在灌木树种中,彩叶植物种类丰富,应用频繁,少量的如美人蕉(Canna indica)、金苞花(Pachystachys lutea)等植物也有应用。

具有嗅觉保健功能的植物常常能散发出芳香气息或者含有有益物质的气体,对人的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起到保健作用(表3)。有些植物的气味具有很强的驱虫功效,有些气味具有抗菌灭菌作用,有些气味可以改善人的食欲、调节情绪[12]。

2.2.2医疗型保健功能

医疗型的保健功能主要利用植物能杀菌抑菌、活性释氧、防尘减噪、净化空气等功能,对人们身心疾病起到一定的疗效,通过杀灭细菌防止病菌的传播,进而达到康体保健的功能[13]。广州市居住区常用的棕榈(Trachycarpus fortunei)、棕竹(Rhapis excelsa)、榕树、紫薇(Lagerstroemiaindica)、苏铁(Cycas revoluta)、斑叶鹅掌柴(Schefflera arboricola‘Variegata’)、一叶兰(Aspi-distra elatior)等植物,能够有效吸收碳氧化物、硫化物等有害物质,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应用较多的香樟、红千层、海桐、柠檬按等芳香植物有抗菌活性成分,对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等具有预防治疗的作用;而竹柏、罗汉松、构树(Broussonetiapapyrifera)等植物能有效利用其挥发的气体,起到舒筋活络、安神凉血、祛风清热等作用。

2.3不同绿地类型保健植物应用情况

保健植物在不同绿地类型,如道路绿地、中心活动绿地和宅旁绿地中的应用随着不同年代而有所不同(表4)。

2.3.1保健植物在道路绿地的应用

居住区道路绿化的要求是遮荫和美观,同时又要有吸附污尘、净化空气的作用,所以大量具有抑菌释氧、滞尘减噪功能的保健乔木常被用于居住区的道路绿地之中。20世纪90年代及以前的广州市居住区基本是以规整的道路分隔楼栋,这个时期的保健植物如白兰、高山榕(Ficus alti-ssima)、细叶榕(Ficus microcarpa)、红花羊蹄甲等都作为行道树种植,再以桂花、九里香等有香气的植物作为中下层灌木或地被。21世纪以后,居住区道路绿化开始采用规则式种植和自然式种植,以常绿乔木为基调树种,搭配棕榈科植物或观花乔木,用常绿植物或者花灌木作为下层植物,充分运用植物的色相、季相及香气达到视觉保健功能和嗅觉保健功能,营造良好的居住区道路景观。

2.3.2保健植物在中心活动绿地的应用

居住区中心活动绿地是居民日常交往、休闲和游憩的主要场地,所以容易造成空气不流通,滋生细菌。因此,在满足观赏、遮荫、围合等功能的前提下,应选择抑菌、杀菌功能为主的保健植物,适当增加栽植密度,以减少病菌的传播[8]。中心活动绿地的保健植物多以乡土植物为主,选用常绿乔木或观花乔木作为骨干树种,同时运用多个种类的彩叶植物或花灌木进行围合,既营造了中心绿地的整体感和秩序感,又做到了景观疏密有致,保证空气的流通,让不同层次植物在季相、色相等方面进行互补,同时让医疗型、嗅觉型保健植物发挥其间接的保健功能,丰富植物景观,提高生态效益。

2.3.3保健植物在宅旁绿地的应用

居住区的宅旁绿地同样也是居民日常交往、休闲和游憩的主要场地,与居民关系密切,宅旁绿地的植物设计更加注重人性化,保健植物的作用更加明显。保健植物在宅旁绿地的作用更多的是医疗保健功能,多应用能够抑菌滞尘、强身健体、驱赶蚊蝇的保健植物,也应用具备视觉保健效果的植物。考虑到架空层的光线、通风等问题,在植物选择上多以疏朗的低矮乔木、灌木和地被植物为主。在20世纪90年代及以前的居住区,居民多是自发地在自家居民楼前绿地种植生活所需或者观赏用的小型保健植物,现在,能吸附有害气体和抑菌滞尘的植物应用得比较多,同时搭配能丰富视觉效果和嗅觉体验的桂花、四季米仔兰、九里香、斑叶鹅掌柴、合果芋(Syngoniumpodophyllum)、一叶兰等,营造有益居民活动的宅旁绿地景观。

3结论与讨论

3.1保健植物在广州市居住区的应用特点

在广州市居住区,保健植物的种类比较丰富。通常情况下,保健植物是作为景观植物应用的,利用它们与其他园林植物以复层结构的植物配置方式形成层次多样的植物景观,同时结合不同绿地类型的实用性,营造不同的空间氛围,从而发挥保健功效。居住区的保健植物多以观赏型、芳香型、环保型保健植物为主。保健植物的保健功能主要体现在视觉保健、嗅觉保健、防尘减噪、净化空气、增加空气负离子浓度等方面,能直接发挥保健功效的保健植物应用较广泛,而像杀菌抑菌、活性释氧、防治人的身体疾病等功效的保健植物则应用较少。

3.2保健植物应用的建议

保健植物功能的发挥能激活居住区的活力,为人和自然之间形成良好的生态系统创造有利条件,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的提高[14]。具体有以下建议。

1)对保健植物的应用应充分挖掘当地乡土植物中的保健树种,既能体现当地景观特色,又能让其发挥最佳的生态保健功能。2)根据居民的行为需求以及对环境的需求,对保健植物进行更好的设计应用,让保健植物充分发挥功效,营造更宜居且健康的生活环境。3)在植物的搭配设计上,应注意多种保健植物的有机组合,结合不同绿地类型、不同活动空间让不同保健植物的功能充分发挥。應针对不同年龄人群进行设计,才能做到“以景养心,以境养人”,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保健功能。4)为了让保健植物更贴近人们的生活,应该加强对保健植物的科普宣传,加深人们对保健植物的了解,让更多保健植物为居民有效利用。

参考文献

[1]程绪珂.具有中国特点的生态同林初探[J].上海建设科技,1990(4):7-9.

[2]康宁,李树华,李法红.园林景观对人体心理影响的研究[J].中国园林,2008,24(7):69-72.

[3]杨依婷,刘席宇,李科慧.简析同林保健植物的分类及其应用[J].现代同艺,2017(14):137.

[4]林少妆,杨培新,王长龙.保健型同林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运用[J].中国园艺文摘,2012,28(7):77-78.

[5]张彦婷,张建华.阴阳五行学说与居住区保健型植物的应用探析[J].上海商业,2012(9):30-33.

[6]叶鑫.适老化居住区景观环境设计研究[D].山东:青岛理工大学.2016.

[7]丁钰同艺疗法在老年社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7(7):122-123.

[8]殷利华,陈春贵,姚忠勇.居住区绿化保健植物的合理运用[J].江苏林业科技,2005,32(4):50-53.

[9]郭祎妮,王健,郝江珊.保健功能植物在私家庭院设计中的应用[J].热带生物学报,2016,7(2):190-198.

[10]邢彩霞.医疗同林之保健植物景观营造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6

[11]刘红儿,邵安领,王璇,等.洛阳城市绿化彩叶树种应用调查[J].中国城市林业,2013,11(1):59-60.

[12]杨金风,刘念.珠三角地区常见嗅觉类保健型同林植物种类介绍[J].南方同艺,2011,22(1):42-45.

[13]王寒冰,邵培芳.保健植物在居住区的应用分析[J].科技成果纵横,2010(6):58-62.

[14]贾平,王广生,黄泽飞,等.观赏型保健植物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2):177-180.

收稿日期:2018-07-26

*基金项目:广州市哲学社科规划2019年度课题(2019GZCJ53)

第一作者:孙妮(1995 -),女,本科,研究方向是园林植物应用。E-mail: 779640847@qq.com

通信作者:冼丽铧(1987-),女,硕士,实验师,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植物应用。E-mail: xianlihua@scau.edu.cn

猜你喜欢
居住环境保健作用景观设计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形式美的研究
豆类食品的营养物质及作用
浅谈太极拳对人体脊柱病的保健作用
城市居住环境中拼贴艺术的应用原则与方法探究
基于多元分析法的人居环境质量研究
伍丹景观设计作品
张鑫、靳政景观设计作品
室内空气监测质量保证
关于市政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探析
香蕉酸奶的加工工艺及保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