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佛教因果业报论的道德意义

2019-09-10 17:55吴静
新生代·下半月 2019年3期

【摘要】:中国佛教哲学是中国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的人生论是佛教哲学理论体系建构的基础,而人生论中的人生观,即因果业报论是佛教学说的核心和基石,佛教用此理论来说明了宇宙中万事万物的联系。在现实社会层面,因果业报论中蕴涵的伦理思想,对我国社会的稳定发展有着道德引导的作用,具有客观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佛教哲学 因果业报论 道德意义

约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国,在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环境中,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融合中,不断地发展、演变着,形成了独特的中国佛教哲学,成为中国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梁启超在《佛典之翻译》中云:“法相一宗,虽然渊源印土,然大成之者实自奘师。其提倡因明,传译之余,讲析不倦;中国人知用‘逻辑’以治学,实自兹始。”可见佛教给中国哲学注入了新鲜血液,直接影响了中国人传统的思想方式。中国佛教哲学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中将其分为三大类:人生论、宇宙论和实践论,其中人生论是佛教哲学理论的建构的基础。而人生论中包含的佛教的人生观——因果业报论,意义尤为重大,东晋王谧云:“夫神道设教,诚难以言辩,意以为大设灵奇,示以报应,此最影响之实理,佛教之根要。”因果业报论是佛教最根本、最核心的理论,是佛教说明对宇宙万物关系的基础理论,这种理论体现了一种道德公正,具有道德意义。

一、 因果业报论的基本内容

佛教中有一句著名的偈颂:“诸法从缘起,如来说是因,彼法因缘尽,是大沙门说。”意思是一切事物都由自已的因和缘而生,当因缘尽时,事物本身也将消失,即因果律,也是因果报应。尤为清楚阐述了因果理论的是《缘起经》和《佛说稻秆经》。《缘起经》中记载,释迦牟尼佛的弟子问佛因果是什么?佛说:“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简而言之,所谓因是指原因,果就是结果,因为有这个事物,所以就产生了另外一个事物,佛教主张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是由这样的因果规律所支配,万事万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生命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對因果律又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理解,广义上指存在于物质世界中的因果律,部分是人的感官能直接认知到的因果规律,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自然现象;部分是抽象的,诸如:左右、上下、长短、贫富等概念,也可通过理性思维理解到这些相对的概念是属于‘有此才有彼’的因果关系。狭义上的因果主要是指佛教讲的业力,“业”,本意是做事,就是行动、行为,佛教中的业是指所有友情众生流转于生死中的动力,分为身、口、意三种业力,行动前的想法,心理活动即意业;行动相关的语言即口业;身体做出具体的行动即身业。这些业的行为体现着不同的功德和过失,被分为善业、恶业和无记业,善的行为造善业,恶的行为造恶业,不善不恶的行为则为无记业,三业中能引起果报的是善、恶两业,无记业非善非恶,力量微弱不会引起果报。众生所造的善恶不同的业就是因,从而引发好的或者坏的果,业力的影响是不能消除的,所造的业必定引起相对应的果报,这种因果律如同自然中的因果律一样都是必然的,无论是佛还是鬼都无法改变。在《佛说稻秆经》中说到:“如来出现若不出现,法性常驻”,意思是不管释迦牟尼佛是否会出现,法性即因果规律都是永远都存在的,佛教的观点是,因果规律本身不是任何神创造的,而且不会以任何神或众生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释迦牟尼佛只是因果学说的思想体系建构者,而非因果的创造者。从这个意义层面上理解,和其他宗教完全不同的一点是,佛教不承认有任何全能的造物主和神的存在,无论外在的物质世界,还是内在的有情众生,一切生命的形成、发展和变化都是因为有自己的因和缘,这就是因果业报论。

二、因果业报论体现的佛教人生观

人的生命从何而来,死后又归于哪里,人为何有种种痛苦,人的命运为何千差万别,这些问题,佛教不认可人的命运由万能的神主宰的观点,也不认可一切事物都是偶然的产物的观点,在佛经中,释迦牟尼佛通过阐述十二缘起来解释了众生的生死轮回,以及生老病死种种苦痛的缘由。经文中讲:“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愁、叹、苦、忧、恼而得生起;如是唯生纯极大苦之聚。”这里讲众生的整个生命过程划分为了十二个环节,即:无明(愚痴,无法理解佛理)、行(意志活动)、识(心识)、名色(精神和形体)、六处(眼耳鼻舌身意)、触(触觉)、受(感受)、爱(爱欲、贪欲)、取(执着)、有(思想行为)、生(来世之生)、老死愁叹苦忧恼。其中包含了前世、现世和来世,‘无明’是生命的缘头,生命在愚痴无知中开始,因为无法认识到人生的是实相,所以在生死轮回中辗转往复,而生命的本质‘纯极大苦之聚’即各种痛苦的积聚。

佛教这种崭新的人生观,与中国本土传统的儒、墨、道等文化全然不同,正如孔子回答弟子关于死亡的问题所说:“未知生,焉知死?”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对死亡是没有具体解答的,佛教的因果业报论为中国人提供认识人的生死,命运的轨迹、人生的价值和意义的途径,对中国人的心理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强烈的震撼,《后汉记》中记载:“浮屠者,佛也。西域天竺有佛道焉。佛者。汉言觉。将悟群生也。其教。以修善慈心为主。不杀生。专务清净。其精者。号为沙门。沙门者。汉言息心。盖息意去欲。而归于无为也。又以为人死精神不灭。随后受形。生时所行善恶。皆有报应。故所贵。行善修道。以炼精神而不已。以至无为。而得为佛也......故王公大人。观生死报应之际。无不瞿然自失也。”可见,因果业报论在中国形成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的许多中国人的思维和行为中,有关此影响的叙述,此处不再展开,这里主要提出因果业报论在现实社会中的道德意义。

三、 因果业报论对现实社会的道德引导作用

(一)、确立人的主体性。佛教的因果业报论否认全能的造物主的存在,也不承认天命论,人的命运完全是由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决定的,命运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这确定了人的主体性,肯定了人能把握自己命运的主观能动性,这种积极进步的理念,不仅在以“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的天命论主导思想的中国传统社会,具有巨大的革新意义,即使在现代社会,由于因果业报论强调个人的身、口、意均会产生相应的果报,从而决定人当下和未来的命运,从而得出人不是只能安于现状,而是可以按照佛教的道德去行善积德,从而改变命运的结论,这种观念对人的思想和行为具有正向的引导作用。

(二)、树立道德规范。佛教认为佛教提出的善业和恶业的不同果报决定着人今生和后世的命运,是人相貌端正或丑陋;生活幸福或不幸;经济富裕或贫穷等的根本原因。行善或行恶,决定着人的生活不同方向,是活得幸福还是痛苦是由人的自身的行为决定的。这种观念能有效地引导人们“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佛教将善恶分为十善业和是不善业。十不善业是指:杀生、盗窃、邪淫、妄语(撒谎)、粗语、离间语(挑拨是非的语言)、绮语(让人产生欲望或嗔恨心的语言)、贪心、嗔恨心、邪见。与十不善业道相反的就是十善业。认可佛教学说的人会将佛教的戒律等同于自身道德规范,主动去恶从善,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对社会产生了积极的效用。

(三)、利于社会稳定发展。除了众生的生老病死的因缘,社会中的一切不平等现状,也都可以从这一因果论中得到根源性的说明。任何一个社会必定存在不平衡发展和不平等的情况,面对这种社会现实,佛教的因果论承认了社会的不平衡和不平等的合理性,但不将造成人苦难的原因视为社会原因,而是认为这是众生的果报,人们应该虔诚行善,修持佛法,积累善业,这是人们获得未来和来世的幸福的正确途径,这种理念有效地稳定了社会秩序,如宋朝丞相张商英在《护法论》中所讲:“若使天下之人。事无大小。以有因果之故。比不敢自欺其心。善护众生之念。各无侵凌争夺之风。则岂不刑措而为极治之世乎。谓佛无益于天下者吾不信矣。谅哉。”历史也证明,佛教的因果业报论对于社会的稳定发展的确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如上所述,佛教因果业报论在客观上起到了强化世俗伦理的作用,有助于维持国家繁荣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但同时,研究佛教思想,必须秉持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承认作为宗教之一的佛教,其思想中有着落后、消极的部分,对社会的建设、科技的发展有一定阻碍作用。故此,我们应批判性地繼承佛教思想,去粗取精地汲取其思想体系中合理的、对社会具有积极意义的部分。

【参考文献】

【1】方立天.《佛教哲学》.长春出版社,2006。

【2】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西藏人民出版社.2016。

【3】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4】(唐)玄奘.《缘起经》.时代文艺出版社,2008。

项目基金:本文为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少数民族哲学思想与文化传承创新研究基地资助项目“藏传佛教伦理对克服现代文明危机的启示”(项目号2018SZJDS06)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吴静(1984—),女,汉族,四川省绵竹市人,硕士研究生,西南民族大学政治学院伦理学专业,民族与宗教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