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朗读训练

2019-09-10 07:22王善华
学业 2019年3期
关键词:范读语气小羊

王善华

新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得到情感的熏陶。”

朗读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方法,在指导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策略来帮助学生爱上朗读,学会朗读,架设好朗读这座桥梁,使文章的作者、师、生三者的情感达到和谐共鸣,从而构建师生共奏一曲悦耳动听之歌的语文新课堂。

一、利用范读,激发学生朗读的激情

人们常说:“言传不如身教”。在朗读教学中,教师的“身教”,就是恰到好处地范读,范读就是引读,领读。对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乃至语文素养的达成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教师在学生朗读前要字正腔圆、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范读,学生就会自觉不自觉地去模仿,长此以往,便会积累起大量的朗读技巧,并迁移到自己的朗读中,从而提高自己的朗读能力。如《狼和小羊》,课文中有许多对话描写。通过教师的范读,学生就会明白,狼是贪婪、凶狠、不讲道理的,要用“恶狠狠”的语气去读。语气一读出,学生对于课文中的人物特征也就把握住了。又如,我在教《清平乐.村居》中,因为这是一首词,学生一时间无法把握朗诵时的感情,于是我利用一段恬静优美的古筝音乐去创设情境,同时再配上我声情并地朗诵,先让学生对这首词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然后再去慢慢地揣摩,化为己用。

有时候当学生的朗读停滞在一个高度不再进展时,播放一段音频或视频,或展示其他课件,使学生“直接”见其人、闻其声、观其境、临其景,就会给学生带来新的刺激,重新燃起学生表达的欲望,使朗读达到一个新的高潮。

二、传授技巧,提高学生朗读的水平

加强学生的朗读训练,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教给学生一些朗读技巧。培养学生的朗读技巧要从停顿、重音、快慢、升降四个方面来训练。

1、停顿:(1)标点的停顿:课文中每一个标点都对正确停顿作了很好的提示。一般而言,句号、问号、感叹号>分号、冒号>逗号>顿号,而自然段之间的停顿最长。(2)词语的停顿:如: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扬柳/醉/春烟。(3)情感的停顿:如:“我们愿——愿把这牢底坐穿”,两个“愿”后并没有停顿标点,但如果停顿长一点,就更能体现革命烈士甘愿为后代而牺牲自己的祟高精神。

2、重音:(1)词语: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句子中也有重、轻音之分。如“哆嗦”,“哆”字要重读,“嗦”字要轻读;而在“打哆嗦”中“打”要重读,“哆嗦”要轻读。词语一般是前一个字重读,如喜欢、慈祥、檐子等;如果词语的结构是偏正式,如红花、青草、蓝天、白云,一般后一个字重读。(2)句子:往往重音放在“怎么样”上。如:她的舞跳得真漂亮。

3、快慢:朗读的速度对于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也是很重要的。快慢适当才能表达出作者在文章中所寄托的思想感情。《狼和小羊》一课中,狼说:“你把我喝的水弄脏了!你安的什么心?”读这句话时,速度要稍快些,以表现出狼挑衅的语气,以及它凶狠狡诈的本质。当读到狼大声嚷道:“这个坏蛋!说我坏话的不是你就是你爸爸 ,反正都一样。”要读得更快些、更高些,以表现出狼的气急败坏、恼羞成怒的样子。相反,读到小羊的话时 ,速度就要放慢些,声音温和些,以表现小羊的温文有礼和天真无辜。这样才能突出各自的本性以及作者对狼凶恶本质的憎恨和对小羊的同情。

4、升降:语句里有了声音高低升降的变化,语音就有了动听的腔调,抑扬顿挫搭配得当,听起来就更富有音乐美,更能细致地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和语气。如《东郭先生和狼》中,狼说:“先生,求求你快一点儿!猎人一到,我就完了。”读这段话时,语气要下降,表现出狼在求救时虚伪狡猾的面目。再如狼从口袋里出来后说:“先生既然救了我,就把好事做到底,让我吃了你吧!”读这句话时,要注意读得前低后高语气稍上扬,这样才能充分表现出狼得救后露出的凶相。

三、形式多样,加强学生朗读的感悟

朗读的形式纷繁多样,不一而足,但各种形式的朗读有各自的功能和适用范围。当需要激情引趣或学生读得不到位时,宜用范读指导;当需要借助读来帮助学生分清段中的内容、层次时,宜用引读;当遇到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课文时,宜采取分角色朗读;当需要渲染气氛、推波助澜时,宜用齐读……如:我在教学《小英雄雨来》时就是采用开火车读、分组读、比赛读等读书方式。“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对于这样的阅读课,学生就在读中理解感悟,既养成了读书习惯又理解了文本内容。

但是需要注意几点:

其一,巧用范读。范读只是引路而已,只能起“示范启发”作用,而不是让学生机械模仿,因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必须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因情自得,按“得”去朗读。一节课中范读不能太多,要尽可能多地留些时间让学生自己练读。

其二,慎用齐读。齐读虽然有造声势、烘托气氛之妙用,但也是“滥竽充数”和产生唱读的温床。所以齐读也要因时因地地选择,而不要像齐宣王那样被哄骗,从而杜绝我们的学生中有“南郭先生”。

其三,活用多读。每种形式的读放在不同的环节,它们的作用又有区别,像个别读、火车读、分组读等,这些都体现了教师的不同意图。“教无定法而教有法”这正是我教学中一直追崇的境界。

四、加强比赛,体验学生朗读的喜悦

1、利用阅读课进行背诵古诗、背诵优美片段等朗读比赛活动,并设立相应的奖励制度,以此激起学生有感情朗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

2、要特别重视每天的早读课时间,除了要求学生都有要放声朗读之外,教师也和同学们一起朗读,既可以起示范作用,又能提高他们朗读的积极性,何乐而不为呢?教师和学生进行朗读比赛,可谓有创意。

3、进行积累大赛,读完一课后,让学生说说积累了哪些优美的词句或片段,看谁积累得又多又好,并能用自己的朗读形式背出来,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积累能力,又增强了朗读水平,真是一举多得了。

总之,朗读是一种有声的语言艺术,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只有通过教师们的精心指导,学生们的刻苦练习,才能真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展现它的艺术魅力。当孩子们喜欢上朗读,学会了朗读时,课堂上便会不时地奏起一曲曲悦耳动听的歌。那时,语文课将成为孩子们的向往,成为师生共同奏响音乐、施展才华的舞台。

猜你喜欢
范读语气小羊
新编《小老鼠上灯台》
毛茸茸的小羊
浅谈教师范读的“放”与“收”
小羊不吃菜
语气不对
语气
附加疑问句要点搜索
漫谈范读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回归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