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健康生活习惯的培养

2019-09-10 07:22刘鹏
学业 2019年3期
关键词:留守儿童培养

刘鹏

摘要:一片叶子属于一个季节,一抹斜阳属于一个日落,一缕芬芳属于一朵花蕾,一次成长属于整个人生。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初升的太阳,是国家的希望,我们都期望他们身上是满满的正能量。

关键词:留守儿童;健康习惯;培养

习惯是人生之基,习惯是看似小事的大事,它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事业的成败,成就的大小,身体的好坏,生命的长短。好的习惯则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成就一个人的未来;坏的习惯则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毁灭一个人一生的幸福。一个人习惯的养成,是从小就开始的。少年儿童时期是养成良好习惯的黄金时期,因为少年儿童正处在发育成长时期,行为方式还没有定型,喜欢模仿,可塑性很强。

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一大批未成年的孩子被留在家里,在农村出现了一个新的特殊儿童群体——留守儿童,且这个群体的人数正在不断扩大,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这些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外出打工,孩子不得不接受隔代教育或被寄养在亲戚家。这些孩子的生活习惯如何,如何让他们养成一个健康的生活习惯,就成了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目前农村小学的现状,就是面临太多的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监护人大多是爷爷或奶奶,这当中许多人文化程度低,教育觀念淡薄、素质不高、生活习惯较差,对孩子生活习惯方面的指导极为欠缺。要么只抓学习,成天监督孩子读书、写字、做作业;要么娇惯放任,任随孩子干什么,不去引导,或无能力去引导和指导。这一事实说明,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健康生活习惯的培养,需要学校承担起指导义务。

健康的生活习惯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下逐渐养成而不易改变的习惯方式,主要包括饮食起居、讲究卫生、勤俭节约等多个方面。

饮食起居是每一个人不可缺少的生活内容。民以食为天,饮食是人类维持生命的基本条件,饮食除讲究营养,合理搭配之外,还要注意饮食有节,节就是节制、适度。一日三餐在时间上、数量上都要做到定时定量。学校里现在出现越来越多的“小胖墩儿”,高血压、高血脂的发病率在学生中不断上升,这其中留守儿童居多,这些现象主要的原因应该在学生的生活习惯中去找。

睡眠是人生十分重要的生理现象,睡眠是大脑皮层细胞保护性抑制,使得脑细胞不致过度疲劳,是消除脑力和体力疲劳,调节机体的必然的生活内容。小学生的睡眠时间应该在10个小时左右,这样能让第二天精力充沛,还对身体发育有好处。但对于父母不在身边的留守儿童来说,不是课业繁重睡眠时间不够,而是自己瞎折腾。

小A是一名四年级女生,学习成绩一直在班级前几名,是父母的乖乖女。由于看到班里的几个同学有学习机,小A向父母说了自己的意愿,父母想着自己不在孩子身边,买个学习机可以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并且听说可以视频,就果断地买了。事实证明,学习机变成了游戏机。小A对游戏的迷恋一发不可收拾,等到奶奶睡觉了,都钻被子里偷玩游戏,久而久之,长期熬夜的小A变成了精神萎靡的“小眼镜儿”,学习理所当然也就一落千丈。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从小就应该树立这种理念。通过长期的观察,我们发现,不尊重他人劳动成果、不懂得感恩的学生里,留守儿童占绝大部分。

小B现12岁,也是留守儿童,父母均在外打工,并且收入不错。他父母打算再挣两年钱,回来买房子,做小生意,就不再出门打工。小B留在爷爷奶奶身边读书,爷爷奶奶对这个孙子格外宠溺,说什么是什么。父母也觉得不能陪在孩子身边是一种缺憾,所以在物质方面就想着弥补孩子,对孩子格外大方。于是,小B从四年级开始学会泡网吧、打网游,请客吃饭、上网,甚至多个同学过生日,都是他安排KTV,更甚至学抽烟、学喝酒、说脏话、讲谎话……身上完完全全染上了一种痞子气。这时,爷爷奶奶更是管教不下,父母痛心疾首,无力可施。这种以“爱”的名义造就的叛逆,这种叛逆造就的结果,我们不敢想象。

如今,小学生身边的零用钱较多,有些学生不知道如何正确合理地使用这些钱,老师要适当加以引导。如有的同学花钱大手大脚,每天吃许多零食。老师可帮助他统计一下一天或一个星形吃零食所花的钱,并建议他用同等的钱买一些自己喜欢的书或学习用品。通过对比,学生就能形象、直观地感受到不乱吃零食的意义,从而很乐意、主动地节约用钱,多买、多看书,形成良好的习惯。

“环境好一点,心情美一天”,讲究卫生,对自己和他人都很重要。但我们经常遇到有学生手、脸、衣服没有保持清洁等问题,学校卫生保持难度大,乱扔垃圾现象时有,这其中尤以留守儿最为严重。

例如小C,她今年10岁,父母常年外出打工,家里有弟弟还有奶奶,由于奶奶年岁已高,并且身体欠安,所以这个三人留守之家,有时全落在10岁的孩子身上。小C她们租住在离校不远的地方,平日里的一日三餐,不少时候都是小C来解决。她得照顾奶奶,得照顾刚上一年级的弟弟。15平方米的出租房里,并不像电视剧里演的那样井然有序,目所能及的是泱泱凌乱。敞开的面袋米袋、倾倒的拖把笤帚、散落的洋芋包菜、乱躺的锅碗瓢盆……留守,让孩子多了一份孤僻,让老人多了一份自以为的溺爱。小C的奶奶说,孩子爸妈不在身边,孩子就担起了大人的责任,做饭、洗衣、辅导弟弟作业……所以对于目所能及的凌乱,老人心疼孩子,就不再要求。久而久之,这种凌乱,就成为常态了。留守儿童生活里的脏乱差,便成了固疾。

针对留守儿童不讲究卫生的这种习惯,我们从学校入手做努力,力图把好习惯延伸到家庭。以班级为单位,每人当一天值日班长,并且挑选十名优秀的值日班长担任值周小干部,值周小干部每日中午放学必须组织检查其他同学的“每人一岗”,自己的桌子、座位四周的卫生。重视学生责任心的培養,把“学校是我家,教室是我家,清洁靠大家”的理念在学生幼小的心灵根植。定期家访,和监护人一起监督培养学生讲究卫生的好习惯。

总之,要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健康生活习惯的培养工作,就要走进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心灵,循循善诱,逐步使学生意识到健康生活习惯的重要性。

猜你喜欢
留守儿童培养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论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的生存写照与人文关怀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
武术搏击训练的运动反应能力探讨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