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改编曲《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民族特色探析

2019-09-10 07:22刘晓茵
学业 2019年3期
关键词:红艳艳民族化音色

刘晓茵

中国钢琴音乐作品包括了中国钢琴改编曲和中国钢琴原创作品。而其中的改编曲则包括了古曲、民歌及其创作歌曲、民间小调、民族器乐曲等改编的钢琴曲。本论文要探析的钢琴改编曲《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则是属于由民歌及创作歌曲、民间小调改编创作的作品。

本文首先从创作背景介绍这首曲子的作曲家及作品简介,然后分别从民族化的旋律、民族化的和声以及民族化的音色来介绍此曲的民族特色。

一、创作背景

(一)作曲家

王建中,1993年出生于上海,我国著名作曲家、钢琴家。一生创作改编了许多优秀作品,包括了器乐作品、电影音乐、舞蹈音乐等等。其中器乐作品包括了小提琴曲、大提琴曲和钢琴曲,钢琴曲包括极具中国特色的改编曲《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百鸟朝凤》等,以及创作作品《天山的节日》、《组曲》等,作品融合度高,受到海内外听众的喜爱。

(二)作品简介

《山丹丹花开红艳艳》这首钢琴改编曲,是王建中先生根据同名陕北民歌改编而成,这是一首充满民族风味的陕北信天游,它的旋律线条优美,曲调明亮,保存了原本民歌的风格特点。它凝聚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音乐的审美意识,对发展中的中国钢琴艺术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影响力甚至超出了原曲的影响力。

二、民族化的旋律

作为民歌改编的钢琴改编曲《山丹丹花开红艳艳》,调式为f商七声调式。本曲曲中的主题基本还原原曲,用移植的手法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曲的旋律和乐曲结构。乐曲注重旋律的歌唱性,侧重于利用音区、和声、音色等方面的不同变化来达成新的音响变化。

钢琴改编曲《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的民族化的旋律特点还体现在旋律的节奏上。旋律自身的节奏是中国音乐律动性构成的主要形式,具体表现为在旋律部分中节拍的交替变化。钢琴改编曲《山丹丹花开红艳艳》中的拍子变化就十分多,从一开始的散板以及随后的规整拍子和变化拍子的交替出现,打乱了节拍的重音和节奏的律动性,更好地体现出了深沉而又粗犷奔放的艺术风格。另外在本曲中作者采用了许多切分节奏,多出现在内声部和低声部,在歌唱性的旋律中增加了一種内在的推动力,给人以更热情的感受。

三、民族化的和声

钢琴曲的创作必须要考虑和声的组织以及安排,但是中国的民族调式与西方的大小调式并不符合,因此就需要不断地进行研究创作。在中国钢琴百余年的发展中,作曲家们经过了不断地改良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和声也逐渐发展起来,下面就钢琴改编曲《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的民族化的和声特点中的两点进行简单介绍。

(一)四、五度构成的和声

本曲是f商七声调式,开头引子的第一个和弦就极具民族特色,它是一个带倚音的省略三音的主和弦,由下方五度上方四度构成(见谱例1)。本曲中的四五度和声在全曲均有展现,如谱例2:

四五度和弦的和声进行与中国传统的五声调式中的自然音程相符合,这样的和声效果营造了一种空旷悠远的音响效果,而持续的四五度进行则渲染出了热烈欢腾的气氛。

(二)二度及二度与四、五度构成的和声

除了四五度和声以外,二度和声以及二度与四五度和声的结合则更能表现出欢快活跃的气氛。由于二度音程的听觉效果本身就很紧密,常用来表现热烈的音响效果,与四五度相结合更是表现出一种敲敲打打锣鼓喧天的气氛,谱例如下:

民族化的和声可以由多种手法呈现,以上只是简单介绍了其中的两种,在实际的钢琴作品只要符合中国调式、具有民族特色、符合人民的听觉习惯的和声,就都是值得我们探讨学习的。

四、民族化的音色

钢琴是西方的键盘乐器,因此与中国传统音乐中较为普遍的滑音装饰以及音调游移大不相同。中国的钢琴改编曲及创作大多来源于传统的中国音乐,因此技法上的表现要符合中国的传统审美习惯,在演奏中除了要熟练地运用西洋钢琴本身的技法以外,也要运用能够表现中国钢琴音乐的特殊技法,更好地表现出中华民族文化的神韵。本曲的主要民族化音色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模仿民族乐器的音色

本曲中出现的类似民族乐器的音色很多,如:谱例1中的第一个倚音就类似是模仿竹笛的音色,清脆响亮,后一小节的高音区则奏出类似弹拨乐的音色;乐曲最后一段左手的连续八分音符就像弹拨乐的演奏一样延绵不断,右手的八度大和弦则是模仿乐队中的弓弦乐加吹管乐来演奏主旋律;结尾部分右手的颤音也是模仿竹笛的音色,旋律线在左手出现,简单清澈。

(二)模仿陕北人民生活中的声音

本曲中也有许多模仿陕北人民生活中的声音,包括陕北人民工作生活时相互间的吆喝、山谷间的回音、户外的流水声等等,主要都是通过变化音装饰音来实现模仿。如:谱例1中的倚音就像人们在山间劳动时发出的吆喝,随后出现的和弦则像山间传来的回音;引子中的一连串三十二分音符就像山间的流水一样不断流淌,描绘陕北高原清晨山丹丹花开满山野的情景。

结语

钢琴改编曲《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尽善尽美地保持了原民歌的风格特点,将熟悉的歌声变成琴声,使之在另一领域得到升华。文章探析此曲的民族化特色,是为了更好地了解这首优秀的民族钢琴作品,也是为了在以后的演奏过程中更好地诠释作曲家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参考文献:

[1]杨洪冰.中国钢琴音乐艺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2]王昌逵.中国钢琴音乐文化.[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

[3]黄莉丽.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教程.[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红艳艳民族化音色
荷花
资溪县:畲寨党旗红艳艳 乡村治理走前列
江文也钢琴音乐民族化的创作实践研究
计算机音乐编曲中音色的复合应用
计算机音乐编曲中音色的复合应用
红艳艳的中国年
满山葡萄红艳艳
中国当代动画电影的民族化与国际化
服饰元素在油画创作中民族化意义的研究
从艺术要素看样板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