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体育新闻的SWOT分析

2019-09-10 07:22朱明江
学业 2019年3期

朱明江

摘要:网络体育新闻优势(S):新闻传播主体多元化、新闻即时更新、网络高度互动性、内容海量承载力;劣势(W):信源可信度低、受众注意力分散、选题角度狭窄;机会(O)和威胁(T):面临新闻传播方式、媒介形态、网络通信技术的更新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从而为网络体育新闻准确定位并提出相应发展对策。

关键词:SWOT;网络体育新闻;传统体育新闻

1网络体育新闻与传统体育新闻的差异

1.1不同的新闻载体

传统体育新闻依靠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进行传播,由于受新闻载体的限制,在信息的传达和表现形式上具有一定局限性;同一条体育赛事新闻,报纸通过对赛事信息加工,展开文字、图表和图像传播;广播通过音频进行传播;电视媒体通过视频软件编辑,整合文字、图表、图像、音频和视频等多种表现形式进行传播。而网络体育新闻通过超链接和组织专题挖掘新闻背后深度背景,克服电视新闻破碎化缺点;打破电视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颇具自主权。

1.2侧重不同的采写方式

网络和传统体育新闻因价值取向,在新闻采写时侧重点有所不同。具体而言,纸媒只能通过文字对体坛大事件发生的来龙去脉详尽叙述。电视则喜欢从赛事中剪切出特别扣人心弦的画面,通过镜头制作,呈现体坛赛事在刹那间带来的视觉体验。网络媒体则能通过文字、图像、音频和视频等多元化体现,信息含量远大于内容质量。

1.3要求迥异的新闻标题

受众在网上阅读体育新闻时,通常是点击标题进入相关新闻的内容页面。因此,网络体育新闻首先要通过一个明晰的标题让受众对其内容形成初步的认定和判断。其次,相比传统媒体网络体育新闻对于标题格式和字数有严格要求。

2 网络体育新闻的SWOT分析

2.1 网络体育新闻的传播优势(S)

2.1.1 新闻传播主体多元化

传统媒体进行体育新闻传播的主体多是专业媒体人,新闻质量和可信度相对较高,但在传播过程中作为主体发挥的作用极其有限。而网络体育新闻传播主体多元化,任何人都可通过网络传播体育新闻。比如体育赛事参赛者或事件的亲历者,可通过更新博客或微博直接向网民传递讯息,这种当事者直接传播新闻的方式不仅能增加第一视角带来的直观性与趣味性,且在传播上还具有更加灵活和即时的优势。

2.1.2 新闻即时滚动更新

传统媒体在出版发行或播出体育新闻时一般都会有出版周期、播出时段等因素限制,而网络媒体可在任何时段对体育赛事和突发事件即时跟进、第一时间进行新闻报道。网络媒体允许记者和作者对同一条新闻不断的进行编辑,加入更多信息。比如美联社提供给雅虎、ESPN英文网的NBA赛后新闻稿一般会在赛后二小时内进行三次滚动更新。

2.1.3 网络高度互动性

与传统媒体单向给受众传递体育新闻信息相比,网络体育新闻传播具有高度互动性。首先,体育新闻从业人员可通过了解新闻网络点击量及评论内容,调整新闻内容以及传播形式。其次,互动性增强将提高受众参与新闻传播的可能性。最后,网民在网络论坛和博客中发表的文章,可作为体育新闻写作素材。

2.1.4 内容海量承载力

传统媒体在媒介属性和内容承载上存在有限性的特点;而网络媒体具有海量的存储信息能力,能对体育事件进行详尽报道,满足受众对于体育事件全面了解的要求;避免电视和广播媒体在短时间内对体育新闻选题、并无法系统解释,而造成的新聞事件碎片化或断面化现象。

2.2 网络体育新闻传播中的劣势(W):

2.2.1 信源可信度低

传统媒体上的体育新闻经过专业人员的采稿和审稿,把关较严。而网络体育新闻是多元传播主体,在信源可信度方面差强人意。此外,一些信度低、甚至假新闻和流言避开专业记者和编辑的把关,通过非新闻类网站传播渠道进行传播。

2.2.2 受众注意力分散。网络新闻的海量内容在一方面能够加深对体育赛事和事件报道的广度和深度,但是海量信息堆积,有可能让受众分散注意力,难以找到新闻重点信息。

2.2.3 选题角度狭窄。网络体育新闻在进行选题时常局限在热门竞技赛事和体育明星上,而忽视大众健身体育运动和普通运动员的报道。比如在报道篮球和足球新闻方面,媒体利用网络海量承载力,多维度挖掘不同新闻内容。而对于国家倡导的全民健身运动,网络媒体则缺乏热情,如新浪、网易等大型商业门户网站,很少对全民健身运动进行报道。

2.3网络体育新闻传播的机会(O)和威胁(T)

2.3.1 新闻传播方式更新。新闻传播方式更新是通过定制化方式实现的,有RSS订阅、站内订阅以及邮件订阅等途径。一,RSS订阅具有简洁性的特点,但操作不够简洁明了,运用不易于普及。二,站内订阅只需要通过填写相关材料,向网站提供自己体育运动、球队、球星或专栏作家的关键词,就能在相关网站享受到定制化新闻的服务。对于网民而言好上手、易接受,但目前开通站内订阅新闻服务的网站只有ESPN等少数的网站。三,邮件订阅主要是由作为第三方的搜索引擎网站提供,发展空间大,但存在信息重复和重点不突出问题,传播效果难以让人满意。

2.3.2 网络通信技术更新。三网融合与5G时代的新通信技术,拥有足够带宽,会进一步提升视频新闻传播时的画质和流畅度;而电视媒体的点播定制业务,使体育新闻不再受播出时段局限,由此拥有等同于网络的即时性和海量信息存储能力。

3 SWOT模型分析。

如图一:利用网络媒体信息量大、时效性强、互动灵活及综合性广泛等自身优势与传统媒体相结合,创建独具一格的品牌网站、精品网站、特色网站等。制定严格规范网站的法律制度,曾强网络垃圾信息过滤性,提升新闻报道质量和价值取向,规范网民和新闻传播者的网络用语,维护网络新闻文明互动和传播,培养新闻从业人员的个人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加强管理,规避风险,为网络体育新闻传播营造可持续发展的优质生态环境,以更好地服务于大众。

4 网络体育新闻传播的发展对策

4.1 提升内容可信度

4.1.1加强把关,提高新闻网站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操守。网络记者和编辑不仅仅是互联网上新闻的搬运工,更是新闻撰写的网络把关人,要具有深厚的业务能力和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对于新闻内容是否存在造假进行判断。

4.1.2将体育赛事和事件的亲历者变成新闻记者,鼓励支持并且为他们提供一个比较高的大众传播平台,让亲历者自己通过写博客或更新微博的方式现身说法。比如新浪的明星博客,由热门体育明星亲自撰写文章,内容可信度、点击量和网友评论数都不输于体育新闻专业人员撰文的热门新闻。

4.2 深化体育新闻多媒体传播。

许多网站对体育新闻的报道,已完成由图片+文字向视频+文字的战报新闻的转变;博客、微博也注重多媒体兼容技术的开发,让多媒体内容通过更简单快捷的方式进行传播。对于深化网络媒体的多媒体传播而言,要善于利用文字、图像、视频等多种表现形式给予体育新闻进行传播。

参考文献:

[1]彭兰.点击美国在线[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

[2]Barker,Donald/Terry,Car01.Internet Research. Course Technology Ptr,2006

[3]杜俊飞主编.中国网络新闻事业管理[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陈洁,张健.网络传播学[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7

[5]张英.中西体育赛事新闻报道差异的比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