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哲学大师,体悟智慧课堂

2019-09-10 19:34赵永芝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3期
关键词:哲学痛苦智慧

赵永芝

华东师大教授叶澜认为,教育的核心就是要让智慧走进课堂,让教师具有智慧的素养,使学生懂得智慧地学习。华东师大二附中的孟祥萍老师在其所著的《追求智慧-----思想政治课智慧教学探索与实践》一书中这样描述智慧课堂的内涵:智慧课堂是自主的、灵动的、有情感的、富有生活气息的高效课堂。

何为 “智慧”?“古今中外的哲人、先圣都是“智慧”的探索者、实践者,也是智慧灵光的化身,他们往往从 “传道授业解惑”开始探索“智慧”。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王芳老师所著的《哲学原来这么有趣》一书,以虚拟的方式,以平淡易懂的语言,通过18节神秘的哲学课,向读者介绍了哲学大师的智慧遗产。

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康德老师在主讲“理性”的课堂上提出:知识的掌握是通过感性、知性和理性三种能力而完成的。《哲学原来这么有趣》一书所选取的哲学课,让读者首先从感性角度感知“智慧”,然后再从理性角度领悟“智慧”,为打造智慧课堂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研究路径。

一、故事、漫画------智慧课堂的金钥匙。

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在《我的教育信条》中提到,教育必须从心里学上探索儿童的能量、兴趣和习惯开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故事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一种沟通方式,能够缓解甚至克服学生的紧张心里,能够使师生之间的关系更为和谐,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从而促进课堂上师生之间心灵与思维的互动。

法国哲学家萨特老师在讲何为“爱”的时候,以自己与波伏娃的奇特爱情作为授课实例,让大家很容易领悟“要想爱对方和被爱,就要保持双方之间的自由”这个道理。“她是我的妻子,又不是我的妻子。我们从来没有结婚,但是我们是比夫妻还要更加亲密的朋友、伴侣。我们之间的奇特爱情,并非是由其中单方面所决定的,而是由我们双方独特的个性和想法所创造出来的。”萨特老师认为“人是自由的,人本身的存在就是自由的主体。“爱代表对他人的态度,以他人的自由为基础,尝试着让自己也自由地存在于他人的意识之中。”

王芳老师针对哲学原理设计了幽默、有趣的插图,将抽象的理论以活泼具体的图像呈现出来,使得教学内容更加通俗易懂。为把深奥的理论浅显化、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提供了鲜活的素材,为学生提供了可以直接感知事物特征,寻求思维乐趣的学习载体。

生动丰富、意蕴深厚的趣闻故事、漫画插图,通过对学生视觉和听觉的刺激,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搭建了一座桥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发学生思维,成为开启智慧课堂的金钥匙。

二、对话、辩论、情境------智慧课堂的立体支撑。

(一)、古希腊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老师在讲“哲学是什么”这个话题时,不是直接把结论教给学生,而是用探讨问题的方式与家明同学交谈,从而引导家明同学进行思考。这种授课方式被后人称之为“产婆术”。苏格拉底自己也强调“我不希望你们把我的智慧当成你们的智慧,我只想让我的东西成为你们智慧的‘助产士’,即使是其他哲学家的观点,你们也应该如此。智慧不应该是由别人告诉你的东西,而是你经过深思熟虑、反复斟酌后得到的‘自己的智慧’。”

智慧课堂中的师生关系不应该是上下等级关系,而应是朋友关系,朋友意味着平等和无所不谈,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讨论和质疑,老师才能成为学生获得知识的“助产士”,老师才能引导学生不断挖掘自身,勤于学习思考,才能“腹中有物”。

(二)、智慧课堂中的师生之间存在学术观点上的相互批判和质疑,是很正常的,尊敬老师,捍卫真理,两者在本质上并不矛盾。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他非常敬重柏拉图老师,亚里士多德称“他是我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人,”但亚里士多德喜欢自己创造,他认为创造是所有哲学家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因此,在很多哲学理论上,他与老师的观点相悖。柏拉图认为现实事物都是对“理念”的模仿,他认为在自然界之外存在一个与我们看到的实体一模一样的“模子”,也就是人的理型、理念或者形式,是感官世界无法察觉到的,他认为是叫“灵魂”的东西。“而这种理性是人天生就具备的,以潜在的方式存在于人的灵魂之中,于是,当人们看到某个事物的时候,灵魂便能回忆起那个事物在理念世界里的完美形象。”而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则认为那些“理念”是在人类看到实物之后才形成的概念,并不是在实物出现之前或人类认识之前就已经存在了,那些形式就是所有实物都具备的共同特征。正是因为他们在理论上的对立,柏拉图被认定为唯心主义者,而亚里士多德被认定为唯物主义者。

叔本华和尼采都是唯意志主义者,但是在“世界是痛苦的还是快乐的?”“人生的意义到底在哪里?”等问题上所持的观点是根本不同的。叔本华认为世界是意志和表象,意志属于操控人生的意欲力量,一切生命现象的本质都归结于痛苦,欲望得不到满足,人就会陷入痛苦之中,如果欲望得到暂时的满足,人们又会感到无聊,人生不过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来回摆动。为了避免痛苦,只有否定和消灭意志。所以叔本华在人生观上持悲观主义,是悲观主义者。然而,乐观主义者尼采则认为“人生的意义来源于肯定而不是否定生命意志。”“痛苦并不是人生的主要部分,只是幸福人生的兴奋剂。”尼采主张:“在你承担生命中的任何困难、危险和毁灭的同时,你的生命力量也在不断地强大和提升,用赞赏的态度承认生命的悲剧和恐怖,这才是对痛苦最美丽的谱写,才会让生命绵延不绝。”

智慧课堂需要学生沉着思考、理性批判、争辩探究、顿悟升华、通过对一个个问题的争辩和探究,获得思维驰骋的满足;智慧课堂需要不同思想的碰撞,在思想碰撞中产生真理,在碰撞中萌生智慧。

(三)教育家陶行知在《陶行知文集中》提到:“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挥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哲学原来这么有趣》一书的作者不仅虚拟了18节哲学大师的课堂,而且巧妙的虚拟了故事的主人公-----林夏。整本书以林夏的生活实际为主线,以林夏在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困惑为情境,同时以家明、余意等同学作为课堂师生互动的学生代表,18堂哲学课结束之后,他们的生活和工作都发生了变化,这充分证明了哲學是“智慧之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是指导人们生活更好的艺术。

林夏与男朋友恋爱了七年,但两个人都奉行“恋爱至上”的理念,这与老妈“婚姻至上”的传统理念相冲突,正当林夏质疑“人一定要结婚吗?”“婚姻等于幸福吗?”柏拉图老师主讲“理念”的一节课让林夏明白不能因为害怕非理想的婚姻而放弃婚姻,相反,应该为了理想的婚姻而努力,这样爱情才能等到巩固。

家明同学原本不能正视自己所遇到的“痛苦”,在人生观上有“悲观主义”的倾向,上完尼采老师主讲的“人生”的哲学课,家明领悟到“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痛苦的存在,又如何才能体会到幸福的甜美?没有痛苦的考验,人性又如何能在承受中彰显美好和尊严?”

“‘面包问题’,换句话说就是生计问题,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不得不出去工作,我们必须劳动,有劳动才有收入。”“工作能够体现我们的自我价值,可以实现我们的理想。”萨伦特老师主讲“生活”的哲学课让余意同学学会了平衡工作与生活的关系。“如果无法彻底改变生活,重新开始,那就尽量让工作、生活之间达到平衡吧。试着从工作和生活中寻找更多乐趣,这样才会让自己感到快乐,才对得起自己。”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教学只有与生活实践交织在一起才能接地气,智慧课堂最终应该以生活为归宿。智慧课堂要求老师将问题置于真实情境中,通过巧妙构思,引导学生在熟悉的事例中探索、领悟,在生活中促进学生的思想进步和健康成长。

王芳老师所著的《哲学原来这么有趣》一书,为读者与18位哲学大师邂逅提供了契机,不仅让读者学到了哲学大师的主要哲学思想,而且教会读者正确地看待生活,积极地筹划生活、热爱生活、享受生活,更可贵的是此书很好的诠释了智慧课堂的必备要素:金钥匙-----故事、漫画;立体支撑-----对话、争辩、情景。王芳老师通过编写《哲学原来这么有趣》一书充分挖掘了哲学智慧的现代价值!

猜你喜欢
哲学痛苦智慧
分担痛苦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暴力和痛苦
酷巴熊的生活哲学
英文目录及摘要
2009中国CEO痛苦榜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
晾衣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