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北农集团作物科技产业:创未有之业

2019-09-10 07:22王颖梅
农经 2019年3期
关键词:科技产业种业作物

王颖梅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科技的支撑作用越来越突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农业发展实践中被一再验证。但科技成果的取得并非一蹴而就,尤其在农业行业,需要前瞻的规划、长期的投入和一线科研工作者的潜心研究。以“创建世界级作物科技产业”为目标的大北农集团作物科技产业,十多年来立足产业发展,脚踏实地,不断奋进,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助力行业发展的同时,也赢得了更加广阔的舞台。

“以必成之心,创未有之业。”大北农集团作物科技产业(以下简称“作物科技产业”)总裁阳庆华在1月11日-13日举行的“大北农集团作物科技产业2018年度创业工作年会”上作报告时引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金句,激励全体员工为实现既定目标不懈奋斗。他在题为《凝心聚力决战决胜》的报告里,提出了以“六讲四有”为核心的作物科技产业发展关键词,即“资金讲成本,投资讲回报,运营讲绩效,管理讲效率,人均讲业绩,公司讲价值;未来有信心,发展有战略,团队有核心,产品有重点”。阳庆华的报告再次明晰了作物科技产业当前及未来的运营理念和发展思路。

大北农集团董事长邵根伙博士也出席了此次工作年会,并作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阔步迈向世界级农业科技企业》的主题报告。他指出,大北农集团过去25年的发展积淀为作物科技产业的稳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鼓舞全体作物科技产业人要不忘初心,抢抓行业发展机遇,继续秉承“六个坚持”,以坚强的毅力,昂扬的斗志,打赢2019攻坚战。

大北农集团作物科技产业涵盖水稻种业集团、玉米种业公司、生物技术公司、绿色农华公司及龙科种业公司五大板块,创业以来始终坚持以技术创新驱动发展为导向,聚焦生物技术、绿色良种,生物肥料、环保农药的创新研发与服务推广,建立了从前沿技术研究、技术集成转化到成果示范推广的快速、高效、精确工程化创新体系。

得益于较为全面的布局和前瞻性的规划战略,作物科技产业在发展中取得了一系列不俗的成绩。而今,随着经验的深厚积累,加上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作物科技产业的舞台也越来越宽广。

自种而始

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颁布实施,种业经营开始打破垄断,面向市场。2001年,大北农集团成立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营玉米、水稻大田作物良种。当时聘请了著名玉米育种专家许启凤教授为玉米首席专家,水稻育种专家、国家“863”课题主持人杨振玉研究员为两系水稻首席专家,我国印水型杂交水稻的创始人张慧廉研究员为三系水稻首席专家,并成立了专家委员会。而今金色农华种业已成为中国民族种业企业的优秀代表,在全国建立了多个稳定的科研育种与组合鉴定基地,通过独创的T+2模式,利用亲本鉴定、品种设计、分子技术、信息技术、新品种试验评价体系等建立了快速、高效、精确的工程化商业育种技术平台。目前已建立2个分子育种实验室、6个亲本鉴定中心、8个育种中心(站)、8个试验站、近400个试验点,实现对育种资源的创新和有效利用,实现分子育种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的高效结合。

据全国农技中心数据显示,作物科技产业的水稻品种C两优华占分别在2016年、2017年的推广面积达到326万亩、396万亩,连续两年成为全国杂交水稻第一大品种;水稻品种天优华占,分别在2016年、2017年的推广面积达到323万亩、293万亩,分别成为当年全国杂交水稻第二、第五大品种。

在2018年11月14日开幕的“伟大的变革一一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中,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代表邱军在介绍包括水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蔬菜、油料类等200多个品种的过程中提到:“水稻品种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了六次大的更新换代,例如常规稻龙粳31,它的种植面积在全国排名第二,像这些常规稻品种现在主要更新了大概有五次;杂交稻品种总共大概更新换代了六次,现在主要是华占系列品种,比如天优华占、C两优华占,这些都是全国种植面积非常大的品种,这些品种的推广对于我们水稻生产能力的提高、产量的提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种业取得的一系列骄人成绩,阳庆华认为主要得益于三点:一是拥有一支能吃苦、能沉在推广服务一线的优秀团队;二是整合了一批优秀品种,营销推广策略独到、执行到位;三是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推动。阳庆华强调:“中国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

前瞻布局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与积累,作物科技产业在生物技术、绿色良种、生物肥料、环保农药等现代农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多板块联动,推广服务体系日臻完善。

阳庆华在接受《农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的农业主要看大农业,大农业主要看机械化程度和科技含量比较高的东北地区。他提到:“东北是我们粳稻布局的重点,南方是杂交水稻布局的重点,因为我国的杂交水稻世界领先。”

谈及产业布局和行业的发展现状,阳庆华向《农经》记者介绍,无论从作物科技产业五大板块的组成,还是从各板块的全国布局以及各板块已经具备的基础来看,作物科技产业的布局和结构性都比较全面合理。从全国种植业的发展现状来看,无论是商业化还是集约化、现代化、规模化,都落后于养殖业的整体发展水平,这种落后是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但更多是机遇。阳庆华表示,当前及未来,作物科技产业的发展定将紧密结合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紧跟时代和国家发展的步伐,发展壮大。

阳庆华认为,未来农业的发展重点,一是“数字”,二是“精准”。以肥料产业为例,精准合理地施肥不仅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更有利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但在施肥过程中要做到精准、合理,就必须从施肥量、施肥时间、肥料的结构等多个方面进行全程严格把控。对于农民来说,要准确掌握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既需要对农民进行专业的培训,更需要相关企业提供全套的优质服务,进而推动我国精准农业的发展。

阳庆华告诉《农经》记者,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未来的种子服务一定是“水肥药一体化(种子、肥料、农药技术一体化)”服务模式。目前作物科技产业五大板块已基本完成从东到西、从南到北的全国布局,服务范围涵盖了种、肥、药、生物技术多个领域。作物科技產业已具备助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产品供给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

“未来的专业技术推广一定是由企业推动的。无论是中国农业亦或是世界农业,由粗放到精准的发展潜力都很大。以我国农业为例,既要保证产区,还要减少浪费,这就意味着在农业机械、农业设备、农业精准化和农业科技创新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阳庆华说。

随着我国进一步放宽种业外资准入限制,种业竞争更加激烈也更加全球化。阳庆华对此表示,从长期来看,外资的进入对我国种业的产业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是有好处的。对国内的种业企业来说,不能依赖于国家保护,最终还是要靠自身的竞争能力、免疫能力和核心能力赢得市场。

阳庆华同时表示,作物科技产业的相关产品在多年的市场竞争中已锻造出一定竞争力,不惧怕面对竞争并有信心在竞争中进一步成长、壮大。

服务人类

谈及行业发展趋势及前景对企业發展的影响,阳庆华表示,要解决我国十几亿人吃饭的问题,必然需要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突破,对农业企业来说,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作物科技产业历经十多年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但也需时时反观,根据行业发展变化、国家战略规划和政策导向,静心研讨下一步发展规划,充分认知国家战略,积极响应国家政策。

阳庆华表示,对科技企业来说,尤其是农业科技企业,要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核心科技团队,时刻以农户对农产品的消费需求为导向,促进高质量的产品快速产出。而较为稳定的科研团队正是作物科技产业的优势之一。

关于为何提出以“六讲四有”为核心的作物科技产业发展关键词,阳庆华表示,一个企业有没有价值,不在于它有多少固定资产,而在于它的回报率有多高。企业的本源,从大的层面上讲是为人类服务,为用户创造价值;从小的层面上讲,也是最基本的,就是要创造绩效,通俗地讲就是要赚钱。企业赚不了钱就不可能去投资,不可能搞研发,不可能更好地提供服务。所以企业最终要盈利,要讲效益。评价一个企业的效率效益,主要就是看这个企业的产品成本是多少。同样的产品,如果成本高于竞争对手,在市场上就没有竞争力,也说明企业的管理效率低下。所以企业要发展就必须通过科技创新、运营管理、模式创新,让消费者得到物美价廉的产品。只有给消费者创造优质产品的企业,才有真正的市场竞争力。

阳庆华最后对《农经》记者说:“不管是哪个行业,科技进步的目的都是服务人类,让人类的生活更加幸福、更加健康。我们作物科技产业要做的就是把产品和生态环境、生产效益更好地结合起来,更好地服务人类。”

猜你喜欢
科技产业种业作物
为什么要多元
宁波谱写现代种业发展华章
无公害水稻病虫害防治要点
挖掘这些基因,让作物抗各种病(2020.3.27 科技日报)
新媒体时代下体育科技产业发展研究
广东省加快建设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研究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科技产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农业部:深化科企合作加快种业创新驱动发展
地下作物
汪洋在北京考察现代种业发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