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科学实验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2019-09-10 19:43吴明科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3期
关键词:液体科学素养马铃薯

吴明科

摘 要:实验教学是小学科学活动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有举重轻重的作用。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基础性课程。在科学素养中,科学思维能力是重要的一项。教学中利用科学实验激发学生兴趣,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是新课程理念倡导的,而且是切实可行的。教授《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一课时,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同时,笔者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面也进行了一些尝试。

关键词:科学实验;学生思维

小学科学是一门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教学课程,教学内容主要是科学探究活动,需要进行大量的科学实验,让学生在科学实验中获取科学知识、提升动手能力的同时,还要着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和探究能力,防止课堂陷入“实验有余,思维不足”局面。

一、巧设实验,引发学生思维

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精心设计实验,引导学生在动手动脑过程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有效方法之一,科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做好课前实验材料的准备工作,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维发展。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一课的学习目标是让学生明白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有很多。让学生经历一个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通过前面六课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来解释沉浮现象。但学生对沉浮的关注,一般落在物体本身,很少会关注到液体的性质,所以引导关注液体本身对沉浮的影响是本课学生思维落脚点。

本课导入巧设演示实验,教师出示两杯液体A液和B液(A液多,B液少),两个马铃薯(一大一小),演示:把小的马铃薯放入A杯、大的放入B杯液体里,学生观察:马铃薯在A液沉、在B液浮。

生:咦!这是怎么回事啊?

生:小的在水量多的液体不是更容易浮起来吗?

生:老师!两个马铃薯不一样。

……

教师又用同一个马铃薯实验,放入A液和B液中,沉浮结果一样;将两杯液体加到一样多,放入同一个马铃薯,结果仍然不变。这样学生思维点已经集中转移到了“这两杯液体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上。教师教学中精心设计实验,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这就更能调动学生思维,激发他们要寻找原因的欲望。

二、精设问题,促进学生思维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学生思维活动的一个重要体现。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较差,他们不善于组织自己的思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探究问题,引导学生“合乎逻辑地、准确地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这是培养他们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探究问题可以来自学生也可以来自学生,也可以来自他人,无论问题来自何方,都必须与学生探究能力的水平相符。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一课,教师演示后提出问题:“我们后面用的马铃薯是同一个,液体的量是相同的,烧杯的大小也是相同的,那么可能是什么因素改变了马铃薯的沉浮情况呢?”

生抢着说:液体不同!A杯是清水,B杯中是盐水。

这时此时教师提出具有思考性的具体问题:“怎样证明A杯是清水,B杯里装的是盐水呢? ”

生:用火烧;

生:用嘴尝;

生:用鼻子闻一闻;

生:放在太阳底下晒;

……

学生在提出各种方法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说出自己的理由,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方法都可行吗?哪种更科学?用嘴尝和用鼻子闻都有危险,太阳晒效果太慢,用加热方法比较科学。

师:如果是清水加热后有什么现象,盐水呢?

生:清水水分蒸发,没有物质留下;盐水会有白色晶体出现。

师:有加热后有白色物质出现就一定是食盐吗?

生:不一定!也又可能是味精,小苏打……

师:对!我们还要进一步鉴别!怎么鉴别?

……

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思维进行再加工,是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加强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学生在科学认识基础上进行实验验证会更加有效。

三、开放探究,拓展学生思维

“我听说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领会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动手做,不论是在哪个知识领域,都能直接促进大脑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小学科学教学,更应该坚持实验探究为主,为学生提供开放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动起手来,增加经历,这对学习理解学生科学知识,思维拓展起到重要推动。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一课,通过前面探究,学生发现液体里溶解了其他物质可以使马铃薯浮起来;那么在接下来第二个探究活动:“调制一杯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探究材料尽量开放,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不同材料进行实验探究,可以是食盐,白糖,味精或小苏打等,从而更好地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生通过实验得出不单只盐水可以使马铃薯浮起来,还有盐糖水、苏打水……也能使马铃薯浮起来这一有趣的发现。

学生实验成功了,探究还未结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往杯里继续加盐或其他物质,马铃薯会浮得更高?”、“怎么让浮起来的马铃薯沉下去?”进一步开放思路和探究,激起学生强烈的思维活动。

教学活动必定与学生思维活动密切相关,科学探究能力更与思维能力相伴,寻求学生科学思维发展是培植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将科学思维培养贯穿实验教学始终。发展学生科学思维中要努力尋求科学的活动规律,把握科学思维的特点,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科学的思维解决自身学习、生活中遇到问题,会用课堂上学到知识,探索新疑问。

参考文献

[1] 姚赟莉.提升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新课程研究,2018,(12).

[2] 郭瑞海.强化学生思维能力培养[J].科学课,2017,(05).

猜你喜欢
液体科学素养马铃薯
液体小“桥”
让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学科的交叉渗透教学中得到提高
马铃薯有功劳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五颜六色的液体塔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想露露脸的马铃薯
层层叠叠的液体
“火星马铃薯”计划
马铃薯主粮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