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差”班,如何当好“后妈”

2019-09-10 05:11曾荟茹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27期
关键词:管理工作班级班主任

摘 要:受多种因素影响,小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班主任替换频繁的问题,对班级管理效果影响极大。接班班主任的工作压力与工作进展难度大,尤其是接收问题较多班级时,如何快速投入并展开有效的班级管理成为其主要任务。本文对此问题进行研究,简要分析接收“差”班的后继班主任如何有效进行班级管理。

关键词:“差”班;接班班主任;班级管理

各学校常出现个别问题较严重的班级,影响整体教学成果。为加强对该类班级管理,经常频繁更换班主任。学生与班主任的心理都存在一定的接受适应问题,使得管理工作无法快速展开。学生对新班主任的接受存在问题,会影响班级治理效果的提升。为此接班班主任必须从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管理工作快速落实。

一、接班前有效了解班级的主要问题

在接班前必须积极向多方进行调查,掌握班级的基本状况,了解班级的主要问题[1]。一方面为面对班级各种问题做好心理准备,一方面是为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提供有效的参考信息。首先,接班班主任要与前班主任进行良好的沟通。前班主任与班级学生的接触最多,对其情况的了解度最深,可得到最多的有效信息。在交流过程中要了解班级中的“重点人物”,以确定管理的切入点。要了解学生的实际特点,包括学生的优点、特长与问题。其次,从任课教师处了解班级情况。大致了解班级学生对各学科的喜好,及其与科任老师间的关系。再次,从其他班级学生处了解相应的状况,更好的掌握学生的特点。最后,接班班主任必须亲自进行观察,对班级情况进行客观了解,保证对班级情况了解的正确性。从而为制定正确的管理策略提供有效参考。

二、为学生留下较好的第一印象

接班时班主任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很重要,会影响学生对其接受程度,并对后续管理工作开展的有效性有极大影响。所以班主任必须在首次正式接触的过程中,为学生留下较好的第一印象,为后续的接触与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以下几点值得注意;接班班主任不应过于的平易近人,以免降低学生对教师的信服力度,导致管理工作无法有效落实;也不要过于的严厉,避面与学生的距离过于疏远,不利于与其展开有效沟通;接班班主任不应对前班主任的工作与學生之前的状态进行过多的评价,以免学生产生的强烈的逆反情绪,影响师生间的沟通与关系的建立;要引导学生对未来的学习生活产生向往,并引导学生进行班级新目标、新文化与新风气的建设。从而促进学生提高对班级建设与学习的向往,推进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与展开。

三、积极与各类学生沟通了解班级问题根源

班级问题的存在主要根源在于学生,学生具体问题的不同导致班级管理问题的多样性。为此教师应通过多种途径对不同学生的问题进行了解,明确学生的基础状况。教师要及时与各类学生进行私下沟通,了解学生的真时情况及其内心真时的感受与想法。经过多方调查了解班级内主要的“问题学生”有学困生、家庭问题严重的学生、自身思想存在问题的学生。这几种学生是导致班级问题的主要因素,接班班主任必须做好管理工作,有效解决班级管理问题。此次,接管班级管理难度大的另一项原因,是学生与前班主任的感情极好,导致其对新班主任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这也会影响接班班主任与学生间关系的建立,影响班级管理的有效性。

四、针对具体班级具体问题做好专项治理

对于班级同学与前班主任间的关系,接班班主任必须予以理解,并帮助学生与前班主任进行沟通。这样可利用前班主任的影响,促进自身与学生建立深厚友好的师生关系,促进班级管理水平的提升。

接班班主任必须做好“问题学生”管理工作,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采用相应的引导教育方式。其一,对待班级内的普通学生,班主任要给予及其正确的引导,使其认识到班级和谐与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带领其积极投入到和谐、友爱的班级环境建设建设中,积极、主动进行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的学习成绩。同时,引导成绩较好的同学对其他同学的帮助,建立合作,和谐、进取的班风。其二,对于学困生,班主任与学生沟通,了解其成绩提升困难的原因。帮助其找到合适的学习方式,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同时,与科任老师及其他同学沟通,共同帮助其提升学习成绩与能力。其三,对于家庭问题严重的学生而言,教师要及时学生具体的家庭问题,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促进学生与自身情感的建立。尽可能与其家长进行沟通,使其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以此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解决其为班级管理带来的问题。其四,思想问题学生常希望建立自己的班级地位,对班级其他同学较大影响。教师应与其建立良好的关系,培养其班级责任感,使其承担班级建设主要的责任。以此培养班级荣誉感、班级管理责任意识及领导能力。发挥此类同学的影响作用,促进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与展开[2]。

五、加强情感教育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接班班主任必须加强对班级学生心理情感的正确引导,以保证其身心健康发展树立正确的学习意识。同时,通过心理情感教育,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情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对其进行引导,解决学生问题的同时与其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小学生的心理就发育还不完全,所以教师必须的对其进行有效地心理疏导。通过情感教育使学生接收自己,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化。为此接班班主任必须对学生进行切实关注,尽力为学生提供所需帮助,解决学生的相应问题。同时,教师要与学生进行沟通,使其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将重点的放在学习上,以达到最终的教学管理目的。在人际交往方面,教师应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交际观念。引导学生正确的与班级同学、与科任老师进行交流,营造和谐、稳定的学习环境,促进班级管理整体水平有效提升。

结论

接班班主任的压力是极大的,想要做好接班工作必须面对工作中存在的各种困难。为此,班主任必须及了解班级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造成问题的根本原因,针对具体问题做好处理工作。同时,培养自身与学生的情感,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为学生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

参考文献

[1] 石猛.中途接班过程中班主任的心理应对策略[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4,(12):44-45.

[2] 吴效奇.怎样当好“后娘”——班主任就中途接班的感悟[J].学周刊,2013,(9):97.

作者简介:曾荟茹(1990—),女,四川省成都市人,汉族,教师,在读研究生,公共管理。

猜你喜欢
管理工作班级班主任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班级“无课日”
城市路灯精细化管理工作探讨
我的班主任①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
以牙还牙
我们的班主任等
我的班主任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