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友》画报中的翻译

2019-09-10 07:16唐依婷
青年生活 2019年29期
关键词:良友画报本土化

唐依婷

摘要:创刊于上个世纪20 年代的《良友》画报,成为当时国内,乃至国际上最有影响的画报之一,它记录了当时上海的都市生活、文艺风向、各国风俗人情。作为一本“百科全书”式的画报,其中的翻译文学也不容忽视,包括民间文学、小诗、戏剧和短篇小说等,这些作品的翻译不以信达雅为追求目标,而是对原作进行本土化的改造,具有明显的时代特色。它的世界视野和民族情怀以及其与时俱进的特点,对现在的翻译也能提供极大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良友》画报;翻译文学;本土化;世界视野

1.《良友》画报基本情况

《良友》画报是中国现代新闻出版史上第一本大型综合性画报,从1926年2月在上海创刊到1945年十月停刊,一共出了172期。它包含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变迁、世界局势的动荡不安、中国军政学商各界风云人物、社会风貌、文化艺术、戏剧电影、名胜古迹等等,可谓是民国社会画报版的百科全书。自创刊以来它始终尊奉弘扬中华文化为宗旨,以图文并茂、雅俗共赏的形式实录见证了中华历史的嬗变、社会的改革和文化的流变,镌刻下华夏民族的心路历程。《良友》画报不仅在国内拥有众多的读者,在国外也享有很高的声誉,尤其受到华侨同胞们的欢迎。美国、加拿大、澳洲、日本等多个国家都有《良友》画报的忠实读者,影响十分广泛,《良友》在世界五大洲都有销路,当年凡是有华侨居住的地方都有《良友》,赢得了“良友遍天下”的美誉。当时有评论说:“《良友》一册在手,学者专家不觉得浅薄,村夫妇孺也不嫌其高深”。

2 《良友》的国际化视野

《良友》画报的国际化视野首先体现在它的选题和内容上。首先,它对时事非常重视,每月发生的重大新闻,几乎都可以从画报中找到如实报道的图片;其次,《良友》也把镜头对准底层,包含许多民间生活的速写和剪影。《良友》涉猎的题材的广泛,为读者建构的是现代世界的全景性的视野,丰富了读者对于大千世界的想象和认知。

另外,在编写方式上也同样体现了《良友》画报的国际化视野,在第十期的号外《孙中山先生纪念特刊》中,《良友》第一次采用了中英文相结合的文字来对图片进行说明,即中文说明下配有对应的英文翻译,这期特刊使《良友》画报达到了一个销售高峰,它抓住了当时的热点,对孙中山先生的事迹进行了介绍,并以图片作传,开中国出版界之先河。该特刊一出即轰动全国,并远销海外各地侨胞,几次再版,共销行几十万册,创下当时画报的销量记录。这也是《良友》画报中第一次出现英文译文,《良友》的国际化趋势慢慢显现。之后,自1928年4月的第二十五期开始,画报的所有图片说明均配有中英两种文字。在十里洋场、外国租界颇多的上海,用中英对照的方式来对图片进行说明既是一种需要,也是一种时尚,更多的体现出了一种国际化视野和世界意识。这样一本文字形式丰富的画报,其受众自然很广,撇开国内的读者不说,《良友》在海外也拥有大量的读者。之后,《良友》画报一直沿袭中英文对照的方式来注解图片内容,据笔者调查统计,《良友》画报中含英文翻译的栏目数量非常之多,这里只列举其中一小部分作为参考:世界新闻、美国时事、华侨新闻、香港时事、世界珍闻、中国天文、国内时事、海外新闻、古迹与名胜、中华民国的国民、世界之事、中日交涉、新奇之物、欧美时事、外交近况、介绍名人、体育界、戏剧界、妇女界等。

3《良友》画报的翻译文学

《良友》在刚创刊的时候,虽然影像内容刊登的是海内外大尺幅的新闻图片和艺术摄影,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文学栏目刊登的却是一些无聊的文言小说和市井故事,对比其他报刊杂志而言也毫无新意。而刊登外国文学翻译是从第二代主编周瘦鹃才开始。他担任主编后,设立了一个新栏目“穿珠集”,用来刊登自己的小说译作,共刊载了7期。《穿珠集》的内容主要是一些由周瘦鹃自己翻译的优秀的外国小说,其中包括了英国许丽南女士的3篇,法国邬度女士的2篇,英国培来潘恩的2篇,且以婚恋主题为多。这些小说宣扬的是男女之间的健康开放和相互平等,这不仅在文学上表现了一种进步性和现代性,而且在读者中也引起广泛议论,并倍受推崇。同时,周瘦鹃的《穿珠集》也开启了《良友》刊登外国文学作品的先河,并从此奠定了翻译文学在《良友》画报中的稳固地位,开阔了文学视野。

翻译文学是《良友》画报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英文原版没有在画报中呈现出来,但各类译文在《良友》中却时常出现,其中包括外国民间文学、小诗、名著等,还有大量影戏小说。同时,也正是周瘦鹃的“国际化”创新,突破性地尝试带领《良友》看向世界,才会出现第十期中山特刊的辉煌成功以及后期几乎每幅图片都带有中英文注解的“国际化”视野。

3.1 《良友》中翻译文学的特点

《良友》画报几乎是当时第一个采用和收录外国翻译文学的画报,作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本画报杂志,同时受当时的时代影响,《良友》收录的翻译文学具有很明显的特点。

第一,从宏观层面上看,文学翻译量较大并且形式多样,不同形式的文学翻译作品在《良友》中都有呈现,其中包含有外国民间文学、小诗、名著、戏剧等,其中名家名作也不在少数,有些作家和作品甚至在现在也有极大影响力。比如说莫泊桑的《父子》、都德的《葛克神甫底酒》、爱伦坡的《阿芒铁拉杜的酒桶》、霍桑的《酣睡中》《红字》、小仲马的《茶花女》、安徒生的《蜗牛和蔷薇花树》、纪伯伦的散文诗《倘若》等都有在《良友》上刊登过。

第二,从翻译的方法来看,《良友》画报中的文学翻译大部分都不以“信达雅”为追求目标,而是对原作进行“通俗化”翻译,这样一种特点在翻译界算是很少见了。因为自从严复在《天演论》中提出翻译应该遵循“信、达、雅”的原则之后,这几乎就称为翻译界的基本信条,基本上每个从事翻译的学者都会在翻译时尊奉并实施这一信条和原则,尽最大程度还原原作的内容及神韵。但摘录在《良友》画报中的文学翻译的译者常常对原作采用的是“通俗化”翻译,对比是否最大程度还原原作来说,《良友》的译者更加重视译作的“本土化”气息,即更加注重译作在本国的接受程度,所以在刊登这些“本土化”译作时,常在作者署名后标注“译述”,即又翻译又讲述,内容夹杂大量译者发挥,更重视故事情节的曲折性和是否吸引人,对是否忠实原作,是否传达作者主旨并不在意。有时译者甚至把故事情节大加改造,将其写成一个本地故事。这种中国话的“译述”的方式反而更加像一种再创作,而不是单纯的对原作进行严谨的翻译。这也是《良友》中翻译文学的一个显著的特點。

第三,從取材方面看,《良友》画报在翻译文学这一块还刊登了很多良友同仁自己翻译编写的“影戏小说”,即译者在观看在影院上映过的外国电影后将其翻译成为一个作品然后刊登出来。影戏小说原本是鸳鸯蝴蝶派作家的发明,在民国时期,电影还是个时尚的新生事物,鸳鸯蝴蝶派作家曾热衷参与一些电影剧本的创作、改写,甚至自编自演,有时会用文言文写一些介绍剧情的短文,就称为“本事”、“电影小说”、“影戏小说”。良友公司当时与电影也有重要渊源,比如出版了当时中国唯一的定期电影刊物《银星》,但良友的“影戏小说”与那些作家的剧本创作不同,不具有原创性质,反而更接近于今天的剧情介绍。有的译者还会采用对照的方法将国外电影与当时国内现存影戏进行对比。影戏剧情多取材于世界小说名著,《良友》从第37期开始系列刊登这些“影戏小说”,也就是配有电影剧照的名著“复述”式翻译,包括《茶花女》《红字》《复活》等。影戏小说的翻译对比原著来说一般篇幅都被大大压缩了,并且一般都是从作者的角度叙述整个故事,按照作者的喜好叙述情节。这些影戏小说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它们不仅仅在翻译影片故事,而在呼唤影视现代性。比起一般西方文学翻译,影戏小说直达感官,且当时译介过来的西方文学大多是十八九世纪的作品,有些影片更及时反映当下域外生活与时尚。作为“技术复制时代”的产物,影戏小说在内容上紧跟时代,尤其是反映现代观众喜好、打造都市时尚的文化产品。

3.2 《良友》中翻译文学的译者

在《良友》发表过译文的译者数量不少,比较稳定的主要有:周瘦鹃、今我、朱维基、梁得所、陈炳洪、海鸥女士等。鉴于读者对周瘦鹃相对熟知一点,这里就以他作为引子来介绍《良友》中译者的共同特点。

上文中有提到,周瘦鹃是《良友》画报的第二任主编,他虽然只有中学毕业的文化程度,但英语水平不错,曾留校作英语教师,后来就以著译为生。他的著译始于1911年,从那时起,周瘦鹃一边创作一边翻译,与其他作家不同的是,他翻译的内容和类型十分庞杂,有译自英美流行刊物的畅销低俗之作,也有世界文豪托尔斯泰、莫泊桑等文学经典。他早期的翻译受到鲁迅的表扬,是近代向现代过渡期中的一位重要的翻译家。而自第四期周瘦鹃在《良友》担任主编并设立“穿珠集”刊登自己的文学译作以来,他一共在《良友》画报发表过七篇译作,分别是《画师的秘密》《别一世界中》《快乐之园》《一封信的一节》《未婚妻》《疗贫之法》《情书》,翻译作品的主题基本围绕家庭、爱情、责任展开。

在1910年代后半期,报纸杂志等印刷传媒也在不断介绍西方电影现状或鼓吹电影的教育功能;周瘦鹃在1914年后的约十年间,在各大报刊杂志上发表了十几篇“影戏小说”(即把当时他看过的欧美影片写成小说),某些方面带来了为晚清文学所缺乏的新景观。他在文学语言与文化价值方面持保守立场,然而同时对于外来文学与文化取吸收与融合的态度。在十九世纪末,电影已传入中国,对传统道德价值和美学趣味造成冲击,当时有许多有识之士把电影和小说一同看作启蒙大众的传媒而加以大力提倡,周瘦鹃则更进一步,他一面看了大量的影片,一面通过外国电影刊物了解电影理论及其发展现状,并思考电影在中国的前途等问题,这是很富于前瞻性的做法,事实上这意味着有识之士对于电影观念的日益成熟。

在世纪之交时的文学界实际上已带着早期的译风向欧西文学学习,这不仅表现在对西方电影业发展的重视并努力将其引入国内上,并且也体现在当时的译者翻译的文学作品中,他们将新的技巧植入传统的文学机体之中;当然,他们的文学功能还属于民族传统的基因,即是在“愉魂悦魄”中发挥文学的教化作用(寓教于乐)。他们是感知时代脉搏的人,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思维,但他们的想法类似于清末的“洋务派”,他们认为中国传统道德优于欧西行为准则,因此他们不愿放弃儒学风范,但同时,他们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顽固分子,着意于改良。他们不是“另起炉灶”,而是一种“借体寄生”,即借欧西技巧之体,寄民族传统文学之魂。他们的作品为读者打开了通往外部世界的一扇窗,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教化和启蒙的作用。

结论

《良友》画报的创办人伍联德先生曾说:“窃以为在文化落后之我国,藉图画作普及教育之工作,至为适宜”,《良友》的主旨任务是“出版印刷,我们也深信出版印刷的职业是开启民智,普及教育唯一工作”。在这里可以看出,伍联德最初便是希望以商业杂志的形式,起到教化民智、富国强民的作用。而事实上,他也正是这么去做的,他创办的《良友》画报通过通俗化、趣味化、可视化的方式,让娱乐与意识达成统一,为读者打开了通往外部世界的一扇窗,让国内的读者看到了更广阔的天地,体现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关怀、对民众的启蒙。《良友》画报作为一份商业性杂志,并没有一味追求利润而迎合受众,始终坚持办刊者最初的办刊理念,致力于打开国人的视野,引导民众,改变国家落后挨打的面貌,救民救国。在民族危机到来之时,并没有放弃在民族救亡之际对国家、人们的关注,并且表现出社会责任感。

《良友》画报作为一份立足都市时尚的大型综合性画报在民族危急之际展现出媒体的民族意识,其内容也随着国内外政治、经济、军事的环境变化而调整时事政治内容所占的比例。随着民族危亡的出现和加重,《良友》画报对于时事政治的报道也在逐步增加。它记录了动乱时代政治、经济以及军事上的风起云涌,发挥着媒体应有的社会责任,实现了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共生互依。《良友》从对现代都市生活的关注,到开阔民众的视野,再到民族救亡中所表现出来的社会责任感,它为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以及民族独立做出了努力。

参考文献

[1]《良友》画报影印版

[2]周允惠,刘晓慧.繁荣与忧患:民族危机中《良友》画报[J].东南传播,2017(07):141-143.

[3]余慧娴. 《良友》画报中的文学与社会视野[D].苏州大学,2015.

[4]陈建华.周瘦鹃“影戏小说”与民国初期文学新景观[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4(02):19-32.

[5]吴晓东. 《良友》的世界视野[N]. 中华读书报,2012-12-12(013).

[6]张洁亮. 《良友》画报的跨文化传播研究[D].中南大学,2012.

[7]宋媛.《良友》画报的文学趣味[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56(04):90-95.

[8]李德超,王克非.译注及其文化解读——从周瘦鹃译注管窥民初的小说译介[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1,34(05):77-84.

[9]郭巍. 《良友》画报研究[D].吉林大学,2009.

[10]范伯群.包天笑、周瘦鹃、徐卓呆的文学翻译对小说创作之促进[J].江海学刊,1996(06):171-175.

猜你喜欢
良友画报本土化
基于“主题语境”的高中英语阅读本土化研究
你有病吗
《黄土地》画报
山东画报2020年2、3期合刊
娃娃画报体育用品认知挂图
国内少儿音乐教育发展的困境与思考
法律移植视阈下英、德民事诉讼制度在山东租借地的“本土化”
“AutoForm金属板料成形仿真软件”市场在中国的开拓及本土化发展
逃离
春的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