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城镇青年对5G的认知和采纳意向分析

2019-09-10 07:22汤茜草
商讯·公司金融 2019年22期
关键词:被访者消费水平受众

摘要:本调查以广西新城镇青年为主要样本,从认知情况、认知渠道、使用意向三个方面进行了描述性的统计分析,发现SG对于受众的价值在于技术带来更强的娱乐性和生活便利性、采用5G最大的障碍在于成本过高等重要结论。

关键词:新城镇青年;5G;认知;科技采纳

一、调查目的

新型城镇化已成为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路径,生活方式变迁是新型城镇化实现的关键路径之一。没有农民生活方式的城市化,就无法实现真正的城市化。信息时代新技术的采纳对农民生活方式的影响巨大。

同时中国孕育着世界最大的5G潜在市场。在5G产业链方面,我国的条件已基本具备。运营商和制造商都已箭在弦上,网络、终端及测试仪器等产品都全面完备,产业链越来越成熟,并拥有一个庞大的国际化团队。然而5G市场的发展主要取决于5G消费市场的接受程度,广大青年消费者对5G认知和使用意向反映了其对5G的接受程度和5G市场未来发展的前景,因此对5G认知和使用意向的调查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有助于了解5G新媒体的市场认知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可以为相关通信机构或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府提供决策依据,同时也将有助于对5G新媒体的理论研究。

二、文献回顾

技术作为推动媒体发展的重要因素,一直为学界所关注。5G技术的应用,将一定程度上改变媒体信息传递的方式和内容,甚至将深远的影响受众的接收信息的模式。因此,5G作为新媒体技术的代表,也引起了理论界的极大关注。但是由于5G牌照发放较晚,最新的研究主要针对手机媒体技术的研究及其对传播的影响。国内的研究者对手机媒体的研究,确切地说应该开始于2003年。近6年来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简要地说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深刻认识到手机是一种移动的多层面的传播媒介,融人际传播、大众传播功能于一体。(匡文波,2011),(朱海松,2015),(童晓渝、蔡估、张磊,2016)等学者对5G新媒体的独特性进行了研究,它的传播方式也不同于以往的各种媒体而具有定向性和互动性;(2)具体探讨了5G背景下传播方式或者说业务形态的特点、现状和发展趋势。(朱家麟,2013),(陈子健,2014)等人分析手机电视等新形式的实现途径。而对5G的调查活动,从运营商和内容提供商角度开展的市场调查较多,而从受众角度开展的5G调查相对较少。

三、研究对象和方法

本调查主要以广西新城镇青年为研究对象,本次调研对象选择了一个特定的群体,抽样主要在广西桂林新城镇进行,采取配额抽样方法,主要按性别、年龄、职业等因素进行配额控制,以保证样本在性别、年龄等层次分布的代表性,然后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样本。本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175份,男性被访者为112名,女性56名,分别占总样本比例640%和32%(有7份问卷在该变量上缺失)。被访者年龄均在17~23岁之间,对其进行细分统计意义不大。

四、数据分析

(一)认知情况分析

1.总体认知率

数据显示,106个被访者知道5G手机,占总样本的60.6%,可以知道超过一半的人对5G有总体的印象,一定程度显示最近几年运营商和相关机构对5G概念的传播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仍然有高达39.4%的人声称不知道5G手机,对于仅仅一个概念认知而言,也是显示概念宣传的不足,说明对于我国5G的宣传和推广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2.总体认知与性别、生活开销的关联

数据可以看出,男性中了解5G手机的比例要远远超过女性,在103个知道5G手机的样本中,有77人为男性,仅26人为女性,男性占了解5G手机样本的74.8%,女性仅占25.2%;而且68.8%的男性声称知道5G手机,而仅有46.4%的女性声称知道5G手机,这一比例差距甚大。

就5G认知与被访者的日常消费水平的交互分析而言,数据显示,被访者的日常消费水平越高,其了解5G手机的比例就越高,每月开支1500元以下、每月开支1501~2500元、每月开支2501~5000元、每月开支5001元以上的被访者中了解5G手机占各自样本数的比重分别为63.4%、59.6%、66.7%、71.4%,总体上呈正比关系,消费水平越高,了解5G手机的人群比例就越高。这一数据印证了创新技术的采用往往最早从高收入高消费人群的开始。

3.5G的价值认知

在被访者的认知里,他们更认同的是5G手机终端功能更加强大、娱乐性更强、网络速度更快、5G比4G有更加丰富的业务内容、使用5G可以更加方便地生活、使用5G可以更便宜地获得服务、实用性更强。这些评论主要着眼于5G技术的本身,带来更强大的功能、更高的速度、更多的内容,而这样变化给受众带来的具有意义的主要在于娱乐性更强和更方便的生活。

4.5G的负面认知

数据显示,被访者对5G最不认同的就是转置成本和使用成本过高。25.7%和22.9%的被访者分别认为5G的数据流量资费过高和需要购买或更换成5G手机的价格过高,同时还有16,6%的被访者认为5G的语音资费高于2G0

还有不少被访者顾虑早期使用5G的风险,17.1%的被访者担心5G网络覆盖不足、信号不稳定,8%的被访者认为5G手机的选择余地较小。

还可以看出,被访者的消费水平越高,其价格敏感度越低,其对5G的负面认知就相对集中于5G网络覆盖不足、信號不稳定和5G手机的选择余地较小。例如在选择5G的数据流量资费过高和需要购买或更换成5G手机的价格过高等变量方面,低消费水平的被访者比例要远远高于高消费水平的被访者,而且呈递减规律。

(二)5G认知渠道分析

数据可以看出,受众5G的信息来源渠道呈多元化趋势,在多达10多种的信息渠道中分布较为均匀。但互联网、报纸与杂志和电视媒体在信息渠道分列前三,相对其他渠道处于强势地位。在此可以发现一个非常重要的趋势,在受众了解5G的信息渠道中互联网比重高达44.34%,高于报纸/杂志43.4%和电视35.85%(报纸之所以高于电视,与高科技信息的特点有关)。人际传播渠道仅为24.53%,反映了在现代媒介高度发达的今天,大众媒介信息的传递速度已远远超出人际传播的速度。

(三)5G使用意向分析

1.影响选择5G的主要因素

受众在选择5G时,考虑的主要因素有3个,5G网络的通话语音质量、5G增值业务的质量和资费水平,同时服务商的服务态度、更好电话号码的需要和更换手机的需要也被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

2.对5G未来发展的预期

总体而言,高达34.5%被访者对中国未来的5G发展持悲观态度,38%的被访者对5G未来发展“说不准”,而仅有27.5%的被访者认为5G发展会很好。

而从数据看来,高比例的悲观的被访者可能是由于其对5G的认知不够造成的。认为“5G会发展很好”的被访者中,了解5G的被访者比重为66%,远远高于不了解5G的被访者。

消费水平越高的被访者对未来5G发展越持乐观态度,认为"5G会发展很好”的被访者中,有39.5%的被访者是了解5G的,这一比重也是遠远高于不了解5G的被访者。

五、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5G的总体认知程度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调查数据显示,仍然有高39.4的人声称不知道5G手机,对于仅仅一个概念认知而言,也是显示概念宣传的不足,说明对于我国SG的宣传和推广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二)5G认知的性别分布和消费水平分布差异大

男性中了解5G手机的比例要远远超过女性,68.8%的男性声称知道5G手机,而仅有46.4%的女性声称知道5G手机;消费水平越高,了解5G手机的人群比例就越高。因此5G推广过程中,技术信息传递应抓住重点,对已知人群进一步深入,而不仅仅是对5G概念的推广。

(三)5G对于受众的价值在于技术带来更强的娱乐性和生活便利性

被访者最认同的5G价值在于5G手机终端功能更加强大、娱乐性更强、网络速度更快、5G比2G有更加丰富的业务内容、使用5G可以更加方便地生活、使用5G可以更便宜地获得服务、实用性更强。即5G技术带来更强大的功能、更高的速度、更多的内容,而这样变化给受众带来的具有意义的主要在于娱乐性更强和更方便的生活。

(四)受众采用5G最大的障碍在于成本过高以及使用风险

被访者对5G最不认同的就是转置成本和使用成本过高。25.7%和22.9%的被访者分别认为5G的数据流量资费过高和需要购买或更换成5G手机的价格过高,同时还有16.6%的被访者认为5G的语音资费高于2Go还有不少被访者顾虑早期使用5G的风险,17.1%的被访者担心5G网络覆盖不足信号不稳定。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被访者的消费水平越高,就越不在意高成本,因此对运营商而言,应将高消费人群作为推广的主要对象,跨过高成本障碍,但同时需要消除高消费人群对信号和5G手机种类不齐的顾虑。

参考文献:

[1]邵国松.手机电视的发展动力、发展障碍及价值链结构[J].今传媒,2007(12):34-35.

[2]保罗.莱文森著,何道宽(译).手机——档不住的呼唤[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朱丽叶,潘明霞,卢泰宏.感知风险如何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国内消费者知觉风险结构实证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7(8):13-15.

[4]Duysters,G.and Hagedoorn,J.,Technological Con-vergence in the IT Industry:The Role of Strategic TechnologyAlliances and Technological Competencies.InternationalJournal of the Economics of Business,1998,5(3).

作者简介:

汤茜草,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院,广西桂林。

①该文为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广西农村生活方式变迁的内在机制研究”(2017KY0811)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被访者消费水平受众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论网络传播中受众的逆反心理
曲艺受众分析
我国31省城镇居民消费水平(2007)
我国经济增长与国民消费的演进
北京近八成公众支持补贴换购政策
农村消费及消费环境状况调查
八城市调查显示百姓对改革成果评价较高
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状况调查
注意力 约会力 亲和力